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中国化学会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一书发行以后,笔者曾建议把有关配位化学的名词尽量地统一到《原则》的规范中来。《原则》把由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命名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最近,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无机化学命名座谈会讨论了这个命名,报道是:“对  相似文献   

2.
曹桐源 《大学化学》1992,7(4):27-28
配合物这部分内容,在无机化学及普通化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且可以预期,其重要性及内容篇幅将会逐渐增加。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是学习配位化学的入门基础,因此对于初学者有必要正确地、规范地进行传授,使之正确掌握。国际上IUPAC无机化学命名法委员会制定了1970年规则;中国化学会于1982年公布了“无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以下简称为“原则”)。在这些规则或原则未作修改以前,理应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以1960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公布的《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以下简称“60年《原则》”)为依据。通过近廿年的实践证明,“60年《原则》”,对统一我国有机化合物命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本身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的化合物被大量地发现或合成,必须对“60年《原则》”进行修改和扩充,以适应当前需要。为此,中国化学会在1978年年会上,专门召开了“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座谈会”,并成立了“有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立体化学的概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方面发展很快,“60年《原则》”(即1960年《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中关于立体化学命名的规则已不够全面和准确;而各个化学领域由于对同一现象的着眼点不同,应用了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位次编号和取代基的列出(一)“最小原则”必须修订 1960年《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以下简称“60年《原则》”)指出:“链烃、对称环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在有几种编号可能时,应当选定宫能团及取代基具有最小数目的那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俄中英无机化学物质名词草案印发全国各大学化学系、化工系及有关单位后,收到了许多宝贵意见,于1954年11月提交本小组审查。本小组在研究了这本草案及各方面的反映意见后,认为原订的化学物质命名原则修订本[1953]——本文下面提到原则,均系指1955年修订本而言——尚有些地方应予以补充,同时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也拟于无机化学名词审查后,修订无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故在今年年初本小组乃将我们的补充建议写出,题为“无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已出版发行(以下简称《原则》)。此《原则》重点修订了“杂环化合物”的命名,这将对杂环化合物中文名称的统一具有规范作用。但由于杂环化合物内容繁杂,此《原则》比较简单,实际上仍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科学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原则》是结合我国文字特点,并适当照顾长期使用的习惯,参考IUPAC 1979年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法》而修订的,故本文以条环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  相似文献   

8.
朱淮武 《大学化学》1988,3(6):20-21
目前我国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拟应以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为依据(以下简称“80年《原则》”)。但是,笔者在使用近年来出版的若干本高校使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时,仍发现有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80年《原则》”的精神不相符合。现仅就有关卤代烃命名中取代甚列出顺序的问题,提出来向同行仔]i青瀚及商榷。一、支链和取代墓列出顺序的两种方法目前,对含有支链和取代基的化合物的命名,就其支链和取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育》1984,5(3):63-63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办公室,于1983年12月2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无机化学命名”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名词小组负责人张青莲教授主持,其他在京委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孙希骥 《化学教育》1988,9(1):62-62
根据中国化学会制定的《化学命名原则》(1980)规定:1.“惰性气体”.改名为“希有气体”。而《大纲》中仍使用“稀”字表示为“稀有气体”。2.“络合物”改名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大学化学》1988,3(2):49-49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吉林大学化学系联合筹办的“无机化学研讨会”于1987年10月10—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北大,复旦等16所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无机化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加了会议。大会报告的内容有:《国内外无机化学概况》(徐光宪)、《三个面向与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曹庭礼)、《南开大学无机化学教改情况》(申泮文)、《元素化学教学情况介绍》(严宣申)、《十年来坚持元素教学改革的体会》(刘翊纶)、《定性分析并入无机化学问题的探讨》(汪葆浚)、《复旦大学化学系关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平行教学改革方案的设想》(谢高扬)等。无机化学界老前辈顾  相似文献   

12.
编者 《大学化学》1992,7(4):56-56
在1990年IUPAC发行的新版本《无机化学的命名》中,列有铯、铝、硫的英文为“cacsium”、“aluminium”、“sulfur”。对于硫的拼写,鉴于在各种英语出版物及各类标准中,用“f”比用“ph”的拼写正在增多。因此,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命名委员会最近建议:自1992年开始,在RSC的全部出版物中一律采用“f”的拼写。  相似文献   

13.
(一)1960年发表的《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中,列出了以下的介词:主要介询备用介询  相似文献   

14.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自1983年4月1日开展工作以来,在化学名词方面,曾于1983年12月27日和1984年4月18日分别举行了“无机化学命名”座谈会和“化学用字及读音”讨论会。 (一)  相似文献   

15.
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过去对命名原则意见分歧,用音译,还是用汉栖-魏德曼法的引伸法(extension ofHantzsch-Widman system)来命名,不能统一。 60年《原则》(即1960年《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命名比较混乱。这次修订过  相似文献   

16.
俄文版Н.С.Ахметов著“ОбшаяиНеорганиче-скаяХимия”,УчебникдляВузовc-М,ВысшШкола(1981)一书,经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审定,作为高等工业学校化工类专业的教科书。这本1981年版《普通和无机化学》,是作者H.C艾哈迈托夫(Н.С.Ахметов)在他所著的几经出版的(哈萨克1965年版、1967年版,莫斯科1969年版、1975年版)《无机化学》基础上写成的。  相似文献   

17.
卫建琮 《大学化学》2011,26(5):43-47
就卤代烃的系统命名法,考察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等专业的现行有机化学教材共18部,发现13部没有积极对待《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确定了按照《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命名的基本办法,辨析了“最低系列”,对《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没有涉及的内容提出了命名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陆根土  林皞 《大学化学》1988,3(3):34-36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测定配离子的电荷数,已成为简便、准确、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此实验的基本原理,请见《中级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实验十六离子交换法测定二草酸二水合铬(Ⅲ)酸根离子上的电荷数”及王伯康、钱文浙等编《中级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实验三十配离子电荷的测定。”上述二书中的实验,对交换出来的Cl~-离子或H~+离子的含量分析,都采用指示剂确定终  相似文献   

19.
化学名词工作目前分为三部分:(1)化学及化工术语(即就已在『化学』上发表的化学名词草案予以删改补充);(2)化学物质命名原则;(3)化学物质名词。关于化学物质名词的编订工作本小组在中国科学院编译局领导之下曾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召开化学物质名词编订座谈会,邀请在京化学专家三十余人讨论此项问题,决定了编订工作的范围和原则。现将会议决定的编订范围和原则报导如下:现在,化学物质命名原则有一部分尚未完全确定,化学命名原则审查小组建议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于适当时期召开化学物质命名原则扩大座谈会,多方面交换意见。下面所提及的命名原则扩大会议,即指此而言。  相似文献   

20.
编者 《大学化学》1992,7(4):65-65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于1992年4月2日发出教高司[1992]32号文件。关于推广使用《高等化学试题库》的通知”已送发各高校教务处或化学系。《高等化学试题库》是经国家教委批准,高等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简称“中心”)的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从1986年底开始,在国家教委高教司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160多位教师的通力协作,经过五年的努力,现已完成研究工作并通过鉴定,可推广使用。《高等化学试题库》无机化学、化学分析和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