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了一种用于高灵敏检测葡萄糖的新型荧光纳米传感器.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下,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具有强吸光性质的TMB多聚体,导致1-氧-1H-非那烯-2,3-二腈(1-Oxo-1H-phenalene-2,3-dicarbonitrile, OPD)分子的荧光发生淬灭,基于此实现H2O2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80 μmol/L和1~10 μmol/L,检出限(3σ)为0.02 μmol/L.由于葡萄糖氧化酶(Gox)可催化葡萄糖分解产生H2O2,基于此可以实现葡萄糖分子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1~3.0 μmol/L和4.0~30 μmol/L, 检出限(3σ)为0.02 μmol/L.将本方法用于实际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定量检测,结果与临床检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制备了金纳米簇-牛血清白蛋白(AuNCs-BSA)荧光探针,构建了一种无酶无标记检测芦丁的荧光传感分析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表征了AuNCs-BSA的形貌和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存在芦丁时,由于BSA与芦丁的亲和力强于AuNCs,AuNCs从BSA中释放出来,导致体系的荧光猝灭。在优化实验条件下,AuNCs-BSA荧光探针对芦丁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60 μmol/L,检出限(S/N = 3)为0.63 μmol/L。实际样品在低、中、高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9.0%~1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荧光探针制备简单、无需任何标记、灵敏度高,为实际样品中芦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构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亚硫酸盐荧光探针(CQ)。该探针以N-甲基喹啉三氟甲磺酸盐片段为识别基团,通过乙烯桥键与4-氰基苯乙腈片段连接。在与亚硫酸盐作用后,探针CQ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同时,探针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色,该过程可被肉眼直接观察。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详细研究了探针CQ与亚硫酸盐的反应机理。该探针对亚硫酸盐具有较快的荧光响应(20 s),适于亚硫酸盐的实时检测。在PBS缓冲溶液(DMF∶H2O = 1∶9,体积比,pH 7.4)中,探针CQ的荧光强度与亚硫酸盐的浓度在0~10 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25 nmol/L。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探针CQ对亚硫酸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重要的是,该探针可用于糖、酒等真实样品和活细胞中亚硫酸盐的检测,为食品中亚硫酸盐的监测及生物体内亚硫酸盐的成像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法快速合成了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的荧光碳点(CDs),并将该碳点与二氧化锰纳米片(MnO2)混合形成纳米荧光探针用于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的检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碳点和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形貌、成分、表面基团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MnO2纳米片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猝灭CDs的荧光,而加入的INH可与MnO2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后者降解,进而使CDs的荧光得以恢复,基于此构建了一种定量检测INH的纳米荧光探针。该探针对INH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INH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 ~ 60 μmol/L,检出限为0.02 μmol/L,并成功地应用于血样、尿样以及片剂中INH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4.8% ~ 116%,99.0% ~ 105%和96.8% ~ 1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果令人满意。该探针为INH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生物样品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建立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结合微顺序注射-阀上实验室荧光猝灭测定肠灌流液中H2S含量方法。本研究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以100μL 0.1mol/L Na OH溶液为载液,荧光素汞浓度为5.0×10#5mol/L、体积50μL、进样体积50μL、流通池检测流速25μL/s,根据H2S猝灭荧光素汞521 nm处荧光,对样品中H2S浓度进行测定。本方法检测H2S的浓度范围为5.0×10#6~8.0×10#5mol/L,检出限为5.4×10#7mol/L。测定肠灌流液中H2S含量为3.8×10#5mol/L,RSD=3.1%(n=3)。本方法能有效在线测定样品中H2S含量,为实时在线测定生物样品中的H2S含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Al~(3+)。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此聚合物荧光探针(L64-BTPA-SHMA),用 ~1H NMR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荧光光谱对聚合物探针的识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聚合物荧光探针检测Al~(3+)的荧光响应信号受温度影响显著,温度越高,荧光强度越低。聚合物荧光探针在25℃和pH 7.4的缓冲溶液中对Al~(3+)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且基本不受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此聚合物探针对Al~(3+)的荧光检测方法,响应信号与Al~(3+)浓度在2.0~18.0 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7,检出限为1.43 μmol/L。此聚合物荧光探针可应用于检测农产品中Al~(3+)残留,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邻苯二胺修饰的[c][1, 2, 5]噻二唑-5, 6-二胺作为一氧化氮(NO)识别基团和电子受体,芴衍生物作为荧光基团和电子供体,合成了一种新型检测NO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探针分子的光谱学性质及检测NO的可行性。该探针与NO反应后生成苯并三氮唑结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加强,在近红外区的荧光明显增强。相较于传统的增强型或猝灭型NO荧光探针,该文制备的荧光探针通过比率计量荧光检测信号,实现了背景荧光低、抗干扰能力强的NO近红外荧光检测。该荧光探针受外界干扰小,且不与其他活性氧、活性氮反应,能够对不同浓度的NO产生快速、灵敏的荧光响应,对NO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0 μmol/L,检出限为28.88 nmol/L。选择性实验表明,该探针对NO的响应具有专一性和抗干扰性。该文制备的比率型荧光探针能实现NO近红外荧光分析和检测,具有背景荧光低、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可用于生物样品中NO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甲醛是一类无色无味的致癌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甲醛的灵敏检测在环境监测、毒物评估、临床诊断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合成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效应的荧光探针四羟基四苯基乙烯(Tetra(4-hydroxyphenyl)ethylene, TPE-4OH),在1,2,4,5-苯四胺四盐酸盐(1,2,4,5-Benzenetetramine tetrahydrochloride, BTA)存在条件下,TPE-4OH与溶液中的甲醛分子发生曼尼希反应,从而发生AIE,引起荧光增强,荧光强度变化与体系中的甲醛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测定TPE-4OH的AIE强度可检测水溶液中甲醛浓度。优化了反应物浓度、溶液pH值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本方法检测甲醛的线性范围为1.0~2000μmol/L,检出限为1.0μmol/L。将本方法应用于血清样品中甲醛浓度的检测,回收率为93.7%~106.4%,显示了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水溶液中甲醛浓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灵敏的荧光化学探针[Ir(bzq)2(L1)](PF6)(bzq = 苯并喹啉,L1 = 4''-甲基-2,2''-联吡啶-4-甲醛肟)并进行了详细表征。将该配合物用于对次氯酸盐(ClO-)的荧光测定,发现加入ClO-后,探针溶液的荧光显著增强,在365 nm紫外灯下由暗棕色迅速转变为明亮的橙黄色,可能是配体L1中的肟作为反应位点被ClO-氧化为羧酸,抑制了非辐射衰变过程从而使探针发射出强荧光。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探针[Ir(bzq)2(L1)](PF6)的荧光强度与ClO-浓度在0.1 ~ 21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8 nmol/L。荧光探针对ClO-的选择性较好,其它可能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当地河水中的次氯酸盐,加标回收率为92.4% ~ 103%,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lO-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基于S2-对金纳米棒(AuNRs)纵横轴溶出速度的差异性所引起的红移量(△λ)和颜色变化,开发了AuNRs溶出比色探针.探针线性范围(10~ 10000.0 μmol/L)宽、灵敏度高(检出限为7.9 μmol/L)、选择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S2-含量的测定和人体疾病诊断,其结果与亚甲基蓝法相吻合.此外,探讨了探针测定S2-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