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报道四个地区,三种成因类型冰洲石矿床的岩石、矿物及工人合成方解石热发光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不同成因类型的冰洲石和方解石具有不同的热发光性质;(2)由于蚀变与蚀变围岩受热的不均一性导至热发光性质有明显的差别;(3)同一地区的冰洲石和方解石由于热历史的不同致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热发光表现;(4)在矿液沿倾斜裂隙上升成矿的过程中,由于上、下盘受热的差异,同样导至它们的热发光性质的截然不同;(5)人工合成样品的热发光测量验证了天然样品所测得的热发光结论。  相似文献   

2.
方解石脉在断层新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发育在断层带内的方解石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显微镜下观测、同位素测年法相结合,对许多重大工程区的断层活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南盘江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场址区F_8断层最后一次强烈活动时间为200ka B。P。左右,150ka以来断层无活动:河北省阳原县石匣里水库坝区五条主要断层最后一次强烈活动时间为200—300ka B。P。,200ka为断层活动的时间上限。  相似文献   

3.
泥河湾层中叠层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描述了泥河湾层中发现的二层叠层石,指出它们是蓝藻(蓝菌)活动造成的生物沉积结构,分别形成于距今13万年和9万年左右,是末次间冰期温暖气候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用热释光年龄研究大同火山活动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石英的热释光技术测定了大同火山群中8个具有代表性剖面的烘烤层的年龄,其值分布在(0.98±0.02)×10~5年到(2.9±0.2)×10~5年之间. 根据年龄值并结合火山分布的地层关系,大同火山活动时代具有四个典型剖面,即:余家寨,距今 30万年;园沟,距今 20万年;黑山南沟,距今15万年;黄家洼,距今10万年。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材料学》报道一种制造简便、强度硬度高的陶瓷材料,这种陶瓷材料可模拟天然珍珠质(包在珍珠外层的一种坚硬物质)的实体结构。这种陶瓷材料在600℃高温时仍可保持其性质,可应用于能源相关和运输安全相关的结构材料。陶瓷属于易碎物质。为了增强韧性,可在其成分中添加变形后不会发生断裂的聚合物和金属。但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聚合物与方解石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 模拟计算了三种水溶性聚合物阻垢剂[聚丙烯酸(PAA)、聚甲基丙烯酸(PMAA)、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MA)]与方解石晶体的作用. 结果表明, 聚合物与方解石两晶面结合能的大小均为PAA > AA-MA > PMAA, 聚合物与(1 0)面的相互作用远比与(104)面的作用强. 对体系各种相互作用以及对关联函数g(r)的分析表明, 结合能主要由库仑作用决定. 与方解石晶面结合的聚合物发生扭曲变形, (1 0)面上的形变能约为(104)面上的2倍, 但均远小于相应的非键作用能. 聚合物中不同位置羧基的动力学行为差别很大, 链端羧基的运动翻转比链中部羧基剧烈得多, 后者与方解石晶体的结合比前者牢固而能更有效地抑制垢晶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Mg-Gd-Sc-Mn耐热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Mg-10.2Gd-0.8Se-1.7Mn合金在温度为573~773K、应变速率为0.001~1s^-1、最大变形程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高温压缩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合金流变应力和应变速率及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了高温变形时的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为选择这种合金的热变形加工条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压缩变形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的稳态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恒定应变速率的条件下,合金的真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别是在723K时迅速增大。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合金再结晶组织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实验分析,合金的热加工宜在673~723K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NaREF_4的纳米颗粒已经被广泛应用于X射线激发发光的相关应用,如X射线激发光动力学、 X射线激发光学断层成像等,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掺杂Tb~(3+)和Eu~(3+)作为发光核心,鲜有对其他发光中心进行研究。采用油热法合成分别掺杂Tm~(3+)和Er~(3+)的NaLuF_4类圆球形纳米颗粒,通过掺杂一定比例的Gd~(3+)进行粒径大小与均匀性调控。利用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粒径约为50 nm左右、球形呈六方相晶体结构。在X射线激发下,测试了其发光特性,并详细地对发光中心掺杂比例对发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当Tm~(3+)和Er~(3+)的掺杂比例分别为1%和0.75%时,该纳米颗粒的发光最强,并对其发光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酸钠(NaPA)作为一种阴离子聚电解质,它的COO-基团可以和碱金属阳离子(Ca~(2+)、Mg~(2+)等)发生交联作用,因此被用作阻垢剂、水处理添加剂和矿物分散剂。本文将磷酸盐P17作为链转移剂添加到NaPA中,改变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测试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NaPA+P_(17)对含钙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NaPA+P_(17)对方解石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白钨矿表现出较小的抑制作用;当矿浆pH值为9,NaPA+P_(17)用量为20~30mg/L时,白钨矿与方解石的分离效果最佳。并将这种抑制效果的差异归结为:NaPA+P_(17)对方解石的化学吸附强于白钨矿。该研究对分析聚合物类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三斜结构的低温相GdBO3,并与用常规的固相反应制备的类球方解石结构的样品作了比较.在高于1000℃时发生了三斜相向常规相的相变.三斜相GdBO3:Eu的荧光光谱表明阳离子在基质晶格中占据了两种格位,用A和B来分别标明.选择激发A、B格位上Eu3+,结果揭示了GdBO3结构上的变化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在较高的Eu3+掺杂浓度时,两个格位均有较强的发光;在低温和低浓度条件下,得到了可分辨的相应于不同格位的发光,并观察到了两个格位间不同几率的能量相互传递.  相似文献   

11.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系列混合稀土草酸配位聚合物Nd_xEu_(1-x)(C_2O_4)_(1.5)(H_2O)_3·2H_2O,配体α-酮戊二酸经过原位分解生成了草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稀土Nd~(3+)能够替代Eu配位聚合物中的部分Eu~(3+)。当引入Nd~(3+)为3.66%时,配位聚合物中Eu~(3+)的发光发生能量转移淬灭;当Nd~(3+)为16.63%时,配位聚合物中Eu~(3+)的发光发生能量转移淬灭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防垢剂对碳酸钙晶形分布影响的角度研究防垢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防垢剂的作用机理, 收集了不同防垢剂加入前后出现的碳酸钙垢. SEM分析表 明, 加入防垢剂前, 碳酸钙垢的SEM表现为方解石的六方柱和菱面体; 加入防垢剂后, 碳酸钙垢的形态发生变化, 且防垢剂的效果越好, 垢的形态改变程度越大. 进一步通过FT-IR, XRD对碳酸钙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发现加入防垢剂后, 垢中除方解石外, 出现了六方方解石和文石, 且防垢率越大, 垢中六方方解石的含量越高. 上述结果说明, 加入防垢剂后垢形态改变的本质原因是垢中碳酸钙晶型分布发生了变化. 结垢过程主要包括不稳定相的生成和消失、介稳相的生成和消失、稳定相的生长三个阶段. 不出现防垢剂时, 介稳相可以转变为稳定相, 碳酸钙垢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加入防垢剂后, 防垢剂阻止了介稳相的生成和转化, 导致碳酸钙垢中出现了六方方解石和文石. 防垢率越大, 碳酸钙垢中六方方解石含量越高, 说明防垢剂主要通过将结垢过程控制在第二阶段或第一阶段而起到防垢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钙/镁基矿物吸附剂的主要组分CaO、CaCO3、MgO在500-800 ℃下对Se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天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研究其对Se的吸附效果,且对矿物煅烧所得CaO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中CaO的吸附效果最佳,800 ℃时单位质量CaO对Se的吸附量可达368 mg/g。CaCO3对Se的吸附在700 ℃时效果最佳且其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镁基吸附剂仅在中温段对Se具有一定吸附效果。方解石对Se的吸附效果随温度变化趋势与CaCO3相似,因其较好的孔隙结构,吸附效果略优于CaCO3。煅烧方解石得到的F-sor对Se的吸附效果优于CaO和CaCO3煅烧得到的C-sor,这与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与抗烧结能力有关,且F-sor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F-sor对Se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03 mg/g。  相似文献   

14.
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和荧光光谱研究BaFCl:Eu中铕的价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BaFCl:Eu是一种优良的X射线发光材料,最近我们发现:虽然它的发光起源于Eu~(2+)离子的4f~65d→4f~7能级间的电子跃迁;但是晶体中同时存在的Eu~(3+)离子的电荷转移跃迁对发光有很明显的增强作用。因此在研究Eu~(2+)和Eu~(3+)离子在发光过程中的作用时,必须首先要知道它们在发光材料中的浓度。我们提出了一种准确测定BaFCl:Eu中Eu~(2+)和Eu~(3+)离子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依据Eu~(2+)离子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以及Eu~(2+)和Eu~(3+)离子的发光光谱。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Eu~(2+)/Eu~(3+)浓度比的BaFCl:Eu,并初步讨论了它们的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有机闪烁体     
一、闪烁体发展的简单历史有许多物质当受到某些不可见的射线的作用时能够发光。一般地把这种发光现象定性地区分为快速的荧光和较慢的燐光。事实上荧光和燐光不只是在发光时间上而旦在发光机构上也是有所不同的。不过现在对这两个名词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定义。闪烁体的发光应该完全是或者差不多完全是荧光。任何物质,当它和一个高能带电质点或能量子作用时发出一次极短的闪光,就可称作闪烁体。因此,闪烁体的应用和发展是和对射线的研究探测以及原子能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最初利用α-粒子对ZnS引起闪光以计α粒子数,这就是闪烁计数的开始。从1908年到1930年间,用肉眼观察的闪烁计数  相似文献   

16.
BaFCl:Sm晶体的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在X射线辐照及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过程中,BaFCl:Sm晶体中钐离子的价态变化和F色心的产生和湮灭过程。提出了如下的BaFCl:sm晶体的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过程:在X射线辐照下,晶体中产生F色心,同时一部分Sm~(3 )俘获空穴形成Sm~(4 ),还有少量的Sm~(3 )得到电子形成Sm~(2 )。在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过程中,从F色心中电离出来的电子与Sm~(4 )复合转变成Sm~(3 )激发态,随后发出Sm~(3 )的特征光辐射。同时在热释发光中,Sm~(2 )还可以与空穴复合,转变成Sm~(3 )的激发态,也发出Sm~(3 )的光辐射。  相似文献   

17.
羧酸共聚物与方解石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石文艳  王风云  夏明珠  雷武  张曙光 《化学学报》2006,17(17):1817-1823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计算了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MAE)、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AA-HPA)、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AA-MA)及水解马来酸酐(HPMA)四种聚羧酸类阻垢剂与方解石晶体(110)晶面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聚羧酸与(110)晶面结合能的大小排序为AA-MA>HPMA>AA-HPA>AA-MAE; 对体系各种相互作用以及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表明, 结合能主要由库仑作用(包括离子键)提供, 并含少量氢键成分. 与方解石晶面结合的聚合物发生扭曲变形, 但形变能远小于相应的非键作用能. 聚合物中不同位置羧基的动力学行为差别很大, 链端羧基的运动翻转比链中部羧基剧烈得多, 故后者与晶面的结合比前者更牢固而具有更强的阻垢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羊八井热田浅层热储及下伏花岗岩基温度场的分析,阐明了热田南北两部分热储特性的差异性和热液补给的同源性,进一步得出:念青唐古拉山前断裂带和唐山山前断裂带是热田的边界控制构造,而热储内的第四系岩性分布则是热储特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依热田内深孔温度资料,建立了深及3.3km的基岩区传热模式,应用非稳定热传导和热量平衡原理,粗略估算出最近一次热液侵入浅层热储的年代约为距今数万年左右,是青藏高原最新的深部热活动在近代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地表显示。  相似文献   

19.
将铕取代的多金属氧簇引入手性液晶体系是构筑多功能手性发光软材料的有力工具。圆二色谱表明手性两亲分子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诱导非手性多金属氧簇显示出超分子手性。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变温X射线衍射证实这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多金属氧簇复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质。复合物的薄膜显示出本征发光,并且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调控复合物的发光性质。用手性介晶阳离子静电包覆多金属氧簇是构筑多金属氧簇基手性发光液晶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6722热液型铀矿床位于东西向南岭构造和北东向武夷隆起交汇部位的禾草坑铀矿田内。本文利用采集于该矿床花岗岩型矿石中的8件方解石进行Sm-Nd年龄测定,确定了成矿年龄为113.4±6.9 Ma。这期发生在花岗岩中的铀矿化早于隐爆角砾岩中的矿化。我们推测前期花岗岩中的矿化为后期隐爆角砾岩中富矿体的形成提供了预富集。白垩纪时6722矿床所在会昌地区处于岩石圈伸展的地段,伸展作用为铀成矿创造有力条件,岩石圈伸展与铀成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