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椭圆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形华  郭旗 《物理学报》2005,54(7):3183-3188
研究了傍轴椭圆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其各参量的演化方程 及其精确解析解.通过对束宽演化方程及其精确解析解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傍轴椭圆高斯光 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时,两横向方向束宽作周期性变化.不管初始功率为多大, 光束都将周期性的由椭圆高斯光束演化为圆对称高斯光束,再由圆对称高斯光束演化为椭圆 高斯光束;并且在演化的过程中,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会作周期性交替变化.另外,在一 定初始功率下,傍轴椭圆高斯光束可以保持某一横向方向的束宽不变,得到光孤子. 关键词: 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椭圆高斯光束 参量演化方程 空间孤子  相似文献   

2.
李少华  杨振军  陆大全  胡巍 《物理学报》2011,60(2):24214-024214
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热扩散的泊松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算法以及多重网格法对厄米-高斯光束在不同形状的热非局域介质铅玻璃中的传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低阶厄米-高斯光束可以较为稳定地在铅玻璃中传输. 高阶厄米-高斯光束在铅玻璃中传输变得不稳定,并且阶数越高,稳定性越差. 样品的形状对于厄米-高斯光束的影响很大. 在正方形样品中,厄米-高斯光束的传输与Snyder-Mitchell模型符合得相对较好. 在矩形样品中厄米-高斯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强度分布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厄米-高斯光束 光束传输  相似文献   

3.
季小玲  汤明玥 《物理学报》2006,55(9):4968-4973
研究了一维(1D)线阵离轴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的传输特性,推导出了其光强传输方程. 研究表明,1D线阵离轴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在近场其光强分布为类似于入射光的锯齿状分布,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逐渐变为平顶分布,最后在远场成为类高斯分布. 湍流的增强会使光束传输经历三阶段的进程加快. 并且,湍流使得不同子光束数的1D线阵离轴高斯光束的归一化光强分布相接近. 此外,子光束数越多的1D线阵离轴高斯光束受到湍流的影响越小;1D线阵离轴高斯光束较高斯光束受到湍流的影响要小. 关键词: 一维(1D)线阵离轴高斯光束 湍流大气 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4.
从标量Helmholtz方程出发,推导了对数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光场满足的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NLSE)。通过与梯度折射率下的光场满足的方程比较,发现高斯光束在对数型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可自诱导梯度折射率。利用数值计算,详细地讨论了自诱导梯度折射率对高斯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发现高斯光束在其自诱导的梯度折射率的影响下,呈振荡形式的准稳定的传输。光束注入介质中的初始状态,直接影响着光束的振荡形式(先发散还是先聚焦)、振荡深度(幅度)、振荡周期。得到高斯光束形成孤子的条件,以及若使高斯光束在对数饱和非线性介质中保持小损耗、高稳定的传输,应该使光束在阈值(孤子条件)附近注入介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矢量非傍轴离轴高斯光束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曾辉  吕百达 《物理学报》2005,54(11):5144-5148
基于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公式,得出了波动方程的一个解,它代表矢量非傍轴离轴高斯光束,其在自由空间的传输方程表示为解析的结果.矢量非傍轴离轴高斯光束的轴上和远场公式,矢量非傍轴高斯光束的传输方程,以及傍轴的结果都可作为一般表达式的特例而得出.研究表明,f参数对光束的非傍轴特性有重要影响,而离心参数也影响非傍轴行为.与共轴情况不同的是,对离轴情况,在y方向存在场的纵向分量. 关键词: 激光光学 矢量非傍轴离轴高斯光束 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 f参数 离轴参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Snyder-Mitchell模型,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1 1)维光束传输的厄米-高斯型解析解.比较厄米-高斯型解析解与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解,证实了,在强非局域条件下,该厄米-高斯型解与数值解完全吻合.对厄米-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束束宽会出现周期性的压缩或者展宽现象.并且得到了实现厄米-高斯光束稳定传输的临界功率、厄米-高斯孤子解及传输常量,临界功率与厄米-高斯光束的阶数无关,但传输常量随阶数的增加而增加.高斯呼吸子和高斯孤子就是基模厄米-高斯呼吸子和基模厄米-高斯孤子.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空心光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蕾  蔡阳健  陆璇辉 《物理学报》2004,53(6):1777-1781
提出了一种用来描述空心光束的新理论模型——空心高斯光束模型,通过控制光束参数可以方便地调制空心光束黑斑的大小.导出了空心高斯光束经傍轴光学系统的解析传输变换公式.利用导出的公式计算分析了空心高斯光束在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在实验上利用矩阵本征值方法设计了能输出空心高斯光束的光学谐振腔,对实验上得到的空心高斯光束进行了传输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和实验相吻合.该空心高斯光束产生的光势阱为控制冷原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空心高斯光束 光学谐振腔 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8.
厄米-余弦-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衍射积分出发对厄米-余弦-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作了研究,给出了厄米-余弦-高斯光束通过近轴ABCD光学系统的解析传输公式,以厄米-余弦-高斯光束通过自由空间和薄透镜系统为例做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厄米-余弦-高斯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时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厄米-双曲余弦-高斯光束、余弦-高斯光束、厄米-高斯光束的传输公式可作为厄米-余弦-高斯光束的特例得出。  相似文献   

9.
非傍轴矢量高斯光束的传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泉 《物理学报》2005,54(4):1572-1577
运用非傍轴光束传输的矢量矩理论,对非傍轴矢量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阶矩定义的横向光束宽度在光束传播过程中满足简单的双曲线变化规律,并且给出了光束传输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就高度非傍轴情形,进一步给出了简洁的计算公式,在高斯光源线度趋向零的极限情形下,横向的最大发散角为90°.同时,还推广到了傍轴情形,得到了与原有傍轴公式稍有区别的结果,而且光束传输因子始终保持略大于1最后,对非傍轴矢量高斯光束和非傍轴标量高斯光束的传输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于线度在两个波长范围之内的高斯光源发散 关键词: 矢量高斯光束 光束传输 非傍轴 二阶矩  相似文献   

10.
从描述强非局域介质中光束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研究了(2+1)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介质中的传输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给出了双曲余弦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的解析表达式和二阶矩束宽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对两束双曲余弦高斯光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解析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单光束入射强非局域介质时,存在一个临界功率,当入射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二阶矩束宽可以保持不变;当入射功率不等于临界功率时,光束的二阶矩束宽呈周期性变化。两束双曲余弦高斯光束共同传输时会相互吸引,并且横向强度分布变的较为复杂,给出了两束光传输时相互作用后的强度分布和轴上光强演化等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光在类锥形梯度折射率纤维中的传播——波动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廷弟 《光子学报》1993,22(3):256-264
本文从近轴波动方程出发,寻求光在类锥梯度折射率纤维中传播的解析解。研究了在纤维中传播的高斯光束光斑半径、波面曲率半径、光束强度分市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准锥形近似及准几何光学传播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杜功焕 《物理学报》1989,38(6):873-878
文中提出弛豫媒质中有限束非线性声波方程,并采用微扰法求得由非线性传播畸变产生的高次谐波的一般解.研究表明,对高斯型声波,其谐波畸变解可以解析给出,而且其径向分布始终维持高斯函数.虽然其频散量大小会影响各次谐波的振幅,但其相速的变化却仍与对在频率的小振幅波相同.文中还用Blackstock算子将所得的结果应用于任何吸收-频散媒质,包括只能从经验得到其吸收与频率关系的一些生物媒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弱波导近似,本文建立了处理高斯光束在任意分布的径向梯度折射率介质中传输的计算方法,并具体计算和讨论了高斯光束腰斑在沿径向呈抛物型分布的介质中随传输距离的变化情况,其数值结果与解析近似符合。  相似文献   

14.
杜功焕 《物理学报》1988,37(5):769-775
当一束受正弦调制的激光入射于光声腔中的固体样品上时,由于非线性的光声效应,在光声腔中不仅能接收到基频成份的声信号,还能接收到其二次谐波成份。本文提出一个非线性热波束方程及其相应的非线性边界条件。借助于逐步近似法在光源为高斯径向分布的情形下,求解这一方程。利用Hankel变换获得这一方程的一级与二级近似解。解析结果表明,二次谐波的热波束仍然维持高斯径向分布,而其高斯半径比基频成份小。分析还表明,二次谐波的振幅不仅与线性热参数,而且也与非线性热参数有关。后者或许能提供样品的更多的有意义的信息。综合其各种特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廖廷弟 《光学学报》1994,14(5):94-498
从近轴波动方程出发,导出在梯度折射率纤维中传播的高斯光束振幅与光斑分布的解析解族。从这一结果可得到高斯光束在抛物型、锥形、类锥形梯度折射率纤维中传播的一系列特解。  相似文献   

16.
双偏心椭圆高斯光束在一阶ABCD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强  曹长庆  曾晓东  安毓英 《光子学报》2006,35(12):1912-1916
通过求解时谐条件下的亥姆霍兹方程,得到一个特解双偏心椭圆高斯光束,该光束由两个偏心椭圆高斯光束叠加而形成的,可用于描述大功率激光二极管远场分布双峰特性.分析了该光束的光场模型,运用惠更斯-菲涅尔广义积分公式,得到了该光束在一阶ABCD光学系统中的传输场分布和解析表达式,在此理论基础上,数值计算得到光场分布和远场发散角,并运用该光束模型模拟了新型激光二极管光场分布,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7.
The conventional cavity for a free-electron laser (FEL) oscillator usually forms an optical beam of Gaussian mode, which undergoes transverse spread along the interaction region. The transverse divergence of an optical beam will induce reduction of the FEL gain from three aspects: degenerating filling factor, causing diffraction loss and limiting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distance. Bessel optical beam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diffraction-fre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propagation, which provides a possibility of improvement of FEL gai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nceptual design of a Bessel beam cavity for the free-electron laser oscillator. This cavity generates nondiffracting optical beam in the wiggler, resulting in improving the filling factor, decreasing the diffraction loss and elongating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distance.  相似文献   

18.
李庆辉  刘上乾 《光子学报》1999,28(8):752-755
本文从有象差时的衍射积分出发,导出高斯光束中心点亮度与波象差方差的关系,依据斯特列尔判据,采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讨论了高斯光束球差及轴外象差的最佳校正形式,并以表格方式给出了最佳校正形式.  相似文献   

19.
We propose the backward phase flow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Fourier–Bros–Iagolnitzer (FBI)-transform-based Eulerian Gaussian beam method for solving 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in the semi-classical regime. The idea of Eulerian Gaussian beams has been first proposed in [12]. In this paper we aim at two crucial computational issues of the Eulerian Gaussian beam method: how to carry out long-time beam propagation and how to compute beam ingredients rapidly in phase space. By virtue of the FBI transform, we address the first issue by introducing the reinitialization strategy into the Eulerian Gaussian beam framework. Essentially we reinitialize beam propagation by applying the FBI transform to wavefields at intermediate time steps when the beams become too wide. To address the second issue, inspired by the original phase flow method, we propose the backward phase flow method which allows us to compute beam ingredients rapidly. Numerical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