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总结@吴承康¥ISPC-13组委会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总结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lasmaChemistry)是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系列会议.其内容包括低温等...  相似文献   

2.
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п? 《力学与实践》1997,19(6):74-75
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总结@吴承康¥ISPC-13组委会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总结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Sympo siumonPlasmaChemistry)是低温等离子体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系列会议.其内容包括低温等...  相似文献   

3.
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简介@吴承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十三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简介吴承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1概况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Sympo siumonPlasmaChemistry,ISPC...   相似文献   

4.
【摘 要】<正> 六十年代开展起来的流体降阻研究目前已获得蓬勃的发展。已开过多次国际会议,例如,一九七四年五月由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在布雷斯特组织的高分子与润滑会议,一九七四年九月由英国水力学研究协会在英国剑桥组织的第一届国际降阻会议,一九七六年六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湍流结构与降阻专题会议,一九七七年九月在剑桥组织的第二届国际降阻会议,均以流体降阻为中心议题。水文介绍一九七四年及一九七七年第一、第二届国际降阻会议。   相似文献   

5.
黄克智  余寿文  杨卫 《力学进展》1997,27(3):431-431
第九届国际断裂会议简介黄克智余寿文杨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1会议概况第九届国际断裂会议(9thInternationalConfer enceonFracture,ICF9)于1997年4月1日~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会议由悉尼...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激光科学会议和美国光学学会86年年会。会议是由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召开的。我们以邓锡铭教授为首的一行八人,接受这次会议国际主席Rolf,W.F、Gross的邀请,参加了会议。下面对这次会议中个人感兴趣的一些课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第12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SPC-12)简介及ISPC-13预告(1995年8月21—25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97年8月17—23日,北京)1概况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SPC)是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及应用方面最有影响的国际会议,自1...   相似文献   

8.
第7届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简报(1995年5月28日-6月2日,荷兰,海牙)1会议概况国际材料力学行为学会为一国际学术组织,每4年举行一次大会并进行学会机构改选。前6次会议在日本京都(1971)、美国波士顿(1975)、英国剑桥(1980)、瑞士斯德...   相似文献   

9.
作者参加了一九八三年在西德Frdburg举行的断裂力学在材料和结构中应用国际会议。现主要根据这次国际会议成果介绍断裂力学的一些发展情况。(1) 一九八三年国际断裂力学会议概况断裂力学在材料和结构中应用国际会议(简称AFMMS)在西德Freiburg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近三十个国家的二百余名代表参加。作为中国的代表,作者在会上宣读了论文题为"断裂力学在预裂爆破中的应用"。这次会议的目的是鼓励各国学者交流他们在断裂力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应用这些成果进一步改善结构设计和掌握材料的性质。在大会上宣读了九篇特邀报告,内容包括: ...  相似文献   

10.
第5届应力波理论在桩基上的应用国际会议(1996年9月11—13日,美国佛罗里达)第5届应力波理论在桩基上的应用国际会议于1996年9月11—1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举行.该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头两次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并均由瑞典土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于1991年7月4—7日在友谊宾馆举行.来自加拿大、印度、意大利、日本、瑞典、美国、苏联、伊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蒙古、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的14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位爆破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国内外学术报告共90篇,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会议的目的是使为参加会议的各国爆破  相似文献   

12.
《力学情报》1973年第1期和第3期刊登了1970年秋在法国凡尔赛举行的第4届国际传热会议有关传热学发展圆桌会议的一个报告的译文《七十年代的传热学》。1974年秋在日本东京举行第5届国际传热会议。会议期间再一次举行有关传热学发展的圆桌会议,现根据会议文集摘译如下三节。   相似文献   

13.
<正> 1990年lO月国科联(ICSU)在索菲亚会议上决定成立“国际减灾10年(IDNDR)专门委员会”,由英国J.Lighthill爵士任主席.该委员会确定以“热带气旋灾害”为减灾10年活动的3个重点研究项目之一,随后征得世界气象组织(WMO)同意,决定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国际热带气旋灾害研讨会”,作为ICSU 1992年的IDNDR活动计划内容之一. 召开ICSU/WMO国际热带气旋灾害会议是1990年8月在由Lighthill代表ICSU所属IUTAM(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和IUGG(国际测地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的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IUTAM理事郑哲敏教授应邀参加该会议,并参与此   相似文献   

14.
张双寅 《力学进展》1993,23(2):288-288
<正> 国际尖端材料技术协会(SAMPE: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aterial and Process Engineering)于1992年10月20—22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了两个国际学术会议:第24届国际SAMPE技术会议(24th Int.SAMPE Techn。Coaf。)和第3届国际金属与金属加工会议(3rd Int.SAMPE Metals and Metals Processin Conf.)。两个会议同时举行,全体会议(Plenary Session)在一个会场举行。前者的主题是“先进材料迎接经济的挑战”;后者的主题是“合成与加工的新进展”.尽管此二会议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很不景   相似文献   

15.
力学中的计算方法已经成为许多国际会议的题目。但是作为一个国际会议的议题,似乎忽视了该方法的传授问题。本次会议有三大特点:(1)会议内容不仅涉及计算方法的实践,而且涉及它的传授和推广。(2)着重于小型计算机,因为小型计算机在世界许多国家正日益普及,而要普及大型计算机是相当困难的。(3)会议举行的地域特征,EPMESC第1和第3次会议在澳门召开,第2次会议在广州召开,第4次会议将在大连召开。 本次会议于1992年7月30日~8月2日在大连棒棰岛宾馆召开,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钟万勰教授为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6.
????????  ??? 《力学与实践》1992,14(1):75-75
<正>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于1991年7月4—7日在友谊宾馆举行.来自加拿大、印度、意大利、日本、瑞典、美国、苏联、伊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蒙古、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的14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位爆破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国内外学术报告共90篇,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会议的目的是使为参加会议的各国爆破  相似文献   

17.
《力学进展》2001,31(1):157
第三届国际实验力学会议(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t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ICEM 2001)将于 2001年10月15日~17日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是中国力学学会自成系列的实验力学国际会议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CSTAM)主办;日本机械工程学会材料与力学分会(JSME-MMD)、英国应变测量学会(BSSM)、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国际测量协会(IMEKO)协办.伍小平院士为本届大会主席.一、征文范围 实验方法:数…  相似文献   

18.
国际非均匀材料力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Mechanics,简称ICHMM)于2004年6月21日至26日在重庆市及长江“神州”号轮船上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传统性的国际会议,它通过11个大会报告及32个分组会议以揭示当今非均匀材料力学的进展.第二阶段则分8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进行专题讨论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兆顺 《力学进展》1998,28(3):431-431
第一届国际直接数值模拟和大涡模拟会议(AFOS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NS/LES)是由美国空军科学研究部(AFOSR)资助组织的国际会议. 会议于1997年8月4日至8日由美国路易斯安那技术大学主办, 在路易斯安那州罗斯顿市举行. 来自17个国家的9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交流论文73篇, 其中大会报告14篇. 我国学者提交论文4篇, 张兆顺应邀在大会上作了“近壁湍流的流型和湍能耗散”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每二年召开一次。第十五届会议于1982年8月21日至2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城举行。这是一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共有17个国家四百多名代表参加,与会报告186篇。我国提交报告15篇,报告数在与会国中名列第4。我国代表团由7人组成,西安光机所副所长候珣代表龚祖同教授作为我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任代表团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