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纳米SiO2表面羟基与7-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间的偶联反应,在纳米SiO2表面引入可聚合双键。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使SiO2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考察了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二硫代苯甲酸苄酯、(1,2,4-三氮唑)基二硫代甲酸苄酯和二硫代新戊酸苄酯等对SiO2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的速率决定于RAFT试剂的Z基团结构。二硫代新戊酸苄酯调控的SiO2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的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芳氧基苯基硫代膦酰基酮腙与三氯化磷的环化反应, 成功地合成了2-N上带有硫代膦酰基的3-氯1,2,3-二氮磷杂环戊烯(3)及二配位磷化物2-硫代膦酰基1,2,3σ^2-二氮磷杂环戊二烯(4)。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两种单晶化合物二硫代酯1 和2,并对其经行了表征.二硫代酯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1/n; 二硫代酯2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是Pbca.此外,分别研究了两种二硫代酯在液态和固态中的荧光性能,发现二硫代酯1和2在乙腈溶剂中有很强的荧光,而在固体状态下没有荧光.这可能是由于在固态下分子间的堆积造成了荧光团发生迅速的π-π碰撞,从而导致荧光的自身淬灭.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进行萃取与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鉴定出16种成分,经分子蒸馏后,得到4种主要成分:二烯丙基二硫、3-乙烯基-1,2-二硫代环己-5-烯、2-乙烯基-1,3-二硫代环己-5-烯及二烯丙基三硫。  相似文献   

5.
发展了一种适用范围广、高效且高选择性的官能化二硫缩烯酮的α-溴代反应.在少量水存在下,在四氢呋喃溶液中,以溴化铜为溴代试剂,经由官能化二硫缩烯酮(1)的α-溴代反应制备了结构多样的α-溴代二硫缩烯酮(2).  相似文献   

6.
非对称双稠合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W itting偶合反应合成了两种非对称双稠合四硫富瓦烯衍生物:2-(4,′5′-二乙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叉)-5-(4,′5′-二腈乙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叉)-1,3,4,6-四硫并环戊烯(7a)和2-(4,′5′-二丁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叉)-5-(4,′5′-二腈乙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叉)-1,3,4,6-四硫并环戊烯(7b)。7a在室温下呈现半导体状态(σ=2.17×10-7s.cm-1),而7b是绝缘体。通过UV-vis,1H NMR,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及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及讨论,从而验证了合成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蒋华江  张永敏 《有机化学》1995,15(5):481-486
室温下SmI2-THF-HMPA-t-BuOH体系可顺利地将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还原断裂得到二硫醚和硫代甲酰胺; 同样条件下, 硫代氨基甲酸酯还原断裂得到二硫醚篅34The reductive cleavage of dithiocarbamic esters are promoted by the SmI2-HMPA-THF-t-BuOH System successfully to give disulfides and thiocarboxamides at room temperature in good yields; The reduction of thiocarbamic esters are also promoted by the same system to give disulfides and carboxamides.  相似文献   

8.
从2-氨基苯硫酚出发制备二硫代二苯胺,以此为原料与重铬酸钠在低温溶液中合成聚二硫代二苯胺,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9.
从2-氨基苯硫酚出发制备二硫代二苯胺,以此为原料与重铬酸钠在低温溶液中合成聚二硫代二苯胺,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9,10-二蒽醌和1,3-二硫代环戊烯-2-硫酮(1和3)为原料,利用亚磷酸三乙酯为偶联剂的Wittig交叉偶合反应合成exTTF化合物9-(4,5-二氰乙基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亚甲基)-10-[(4,5-亚乙基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亚甲基]-9,10-二氢蒽(4).在氢氧化铯存在下,化合物4与2-氯乙氧基乙醇反应得到exTTF化合物9-[4-氰乙基硫基-5-(2-(2-羟乙氧基)乙基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亚甲基)]-10-[(4,5-亚乙基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亚甲基]-9,10-二氢蒽(5).利用Mitsunobu反应,在偶氮二甲酸二乙酯和三苯基膦催化下,化合物5与对硝基苯酚反应得到exTTF化合物9-{4-氰乙基硫基-5-[2-(2-对硝基苯氧乙氧基)乙基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亚甲基}-10-[(4,5-亚乙基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亚甲基]-9,10-二氢蒽(6).同时,X射线衍射分析了exTTF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化合物6呈现准可逆的两电子转移过程.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exTTF化合物6与四氯对苯醌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行为.结果表明,非氧化性金属阳离子Sc3+,Al3+和Pb2+可以有效促进电子供体6与电子接受体四氯对苯醌的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11.
袁金伟  杨亮茹 《有机化学》2022,(4):1262-1264
<正>S-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具有抗肿瘤、抗真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也被用作DNA拓扑异构酶II型抑制剂,是药物分子研发中的一种重要的骨架结构(图1)[1].此外,S-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也被用作除草剂、驱虫剂和杀菌剂等[2].因此,发展新型高效地合成S-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方法引起较大关注,一些有效的合成策略也相继被报道[3].S-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传统合成方法是以二硫化碳、胺、与卤代烷烃、  相似文献   

12.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直接测定香辛蔬菜化学指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技术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对香辛蔬菜如韭菜、洋葱和大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快速检测,并对部分成分进行了二级串联质谱分析。 结果表明,韭菜叶片挥发性主要成分为2-甲基-2-戊烯、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等,其中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产生较强的M+H2O·+信号。 未切开的洋葱鳞茎挥发性成分质谱信号较弱,质谱图中主要是一些电晕放电产生的初始离子信号。 切开后的洋葱鳞茎挥发性成分质谱信号明显增强,主要是丙烯基次磺酸、丙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和二丙基硫代亚磺酸酯。 大蒜鳞茎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 切开后的大蒜鳞茎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丙烯基次磺酸。 实验对韭菜的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洋葱的丙烯基次磺酸、大蒜的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进行了二级串联质谱分析。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技术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且对样品不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技术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对香辛蔬菜如韭菜、洋葱和大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快速检测,并对部分成分进行了二级串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韭菜叶片挥发性主要成分为2-甲基-2-戊烯、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等,其中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产生较强的M+H2O.+信号。未切开的洋葱鳞茎挥发性成分质谱信号较弱,质谱图中主要是一些电晕放电产生的初始离子信号。切开后的洋葱鳞茎挥发性成分质谱信号明显增强,主要是丙烯基次磺酸、丙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和二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大蒜鳞茎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切开后的大蒜鳞茎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丙烯基次磺酸。实验对韭菜的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洋葱的丙烯基次磺酸、大蒜的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进行了二级串联质谱分析。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技术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且对样品不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4.
应用乙基二硫化磷可制取O-烷基乙基二硫代膦酸酯[1];从而可以进行此类杀虫剂的合成[2].G.Schrader先后合成S,S-(3,4二氯苯基)三硫代乙基膦酸酯及S-乙基S-乙硫乙基三硫代甲基膦酸酯,生物试验证明它们是很好的杀虫剂,且对温血动物毒性低[3].我们对乙基三硫代膦酸酯的制备进行了一些试验,最后以乙基三硫代膦酸铵和N-取代α-氯代乙酰胺反应,制取S-烷基S-(N-取代氨基羰甲基)乙基三硫代膦酸酯.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二乙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以及三苯基氧化锡与2-(3-吡啶甲基硫代)苯甲酸和2-吡啶硫代乙酸的反应,3个四核有机锡羧酸酯以及2个单核三苯基锡羧酸酯被合成。它们的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得到确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四核二丁基锡2-吡啶硫代乙酸酯以及单核三苯基锡2-(3-吡啶甲基硫代)苯甲酸酯对西瓜炭疽病菌、花生褐斑以及苹果轮纹菌等具有高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使用3,3′-硫代二丙酸、4,4′-联吡啶和硝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锰配合物,即{[Mn(DPA)(4,4′-bipy)]·H_2O}_n(1)(DPA=3,3′-硫代二丙酸,4,4′-bipy=4,4′-联吡啶);然后又利用3,3′-硫代二丙酸、1,3-双(4-吡啶基)丙烷和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铜配合物,即{[Cu(DPA)(bpp)(H_2O)]·H_2O}_n(2)(DPA=3,3′-硫代二丙酸,bpp=1,3-双(4-吡啶基)丙烷)。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由3,3′-硫代二丙酸配体和不同氮杂环分子以及金属离子构筑,形成了二维层状的结构。氢键和π-π作用进一步将二维结构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7.
N;N'-二(糖基硫代亚脲基)芳基硫代膦酰二胺的合成;糖基异硫氰酸酯;硫代膦酰二肼;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α 乙酰氨基 β [4 (1,2 二氢 2 氧代喹啉 ) ]丙酸乙酯以五硫化二磷为硫化剂 ,经选择性硫代反应合成新化合物α 乙酰氨基 β [4 (1,2 二氢 2 硫代喹啉 ) ]丙酸乙酯 ,并使用IR、UV、NMR、GC/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圆二色光谱, 核磁, 等温滴定量热法和化学滴定方法研究单-6-马来二氰二硫代酸钠-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的自包合性质。化学滴定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Cu2+和Co2+可以破坏单-6-马来二氰二硫代酸钠-β-环糊精的构象, 并且得出单-6-马来二氰二硫代酸钠-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自包合的结论; Cu2+可以作为打开单-6-马来二氰二硫代酸钠-β-环糊精的自包合结构的"钥匙", 使其构象改变后可以与中性红发生包合作用; 加入EDTA与Cu2+配位后, 单-6-马来二氰二硫代酸钠-β-环糊精恢复自包合结构, 同时释放中性红客体分子。  相似文献   

20.
N,N'-二取代一硫代草酰胺的合成及其与二元胺反应的研究陆忠娥,邹建平,袁于人,陈克潜(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215006)关键词N,N'-二取代一硫代草酰胺,咪唑啉,四氢嘧啶N,N'-二硫代草酰胺可与多种金属络合,而N,N'-二取代一硫代草酰胺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