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幾年來輕質泡沫塑料引起了很大的注意。由於材料愈重,移動起來所需的能量愈大,所以減輕材料的重量就成為很重要的問題了。但在減輕重量的同時還需保持一定的强度,泡沫塑料一般是符合這種要求的。 泡沫塑料種類很多,一股製備的方法有五種: (一)均匀地把空氣通入樹脂或樹脂的溶液中,搅拌後,加入催化劑或加熱使其硬化,聚脲甲  相似文献   

2.
(一)松香酸的精製 取松香(碘價129.5、酸價162.5、軟化點54℃)700克,置於一升的圓底燒瓶中,並加冰醋酸500毫升。瓶上裝一冷凝管,加熱迴疏2小時,趁熱濾去不熔解物質,靜止過夜(或加數粒松香酸晶體,1、2小時即能結晶)待晶體析出,過濾。在濾液中再加數粒松香酸晶體,放置1小時,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在工業上應用的環氧樹脂都是二元或多元酚和環氧氯丙烷的縮合產物。雖然所有的二元酚都可用来製備二環氧醚,但是在工業上生產的二元環氧樹脂都是用4,4′-二羟苯基-2,2-丙烷——簡稱二酚丙烷(Dian)——在礆性水溶液和環氧氯丙烷縮合而成。變化縮合  相似文献   

4.
因此,在製備甲基丙烯酸甲酯過程中如不加甲醇,即可獲得甲基丙烯酸,但如有廢弃之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供應時,可以此為原料而製得甲基丙烯酸。將有機玻璃之碎片在鐵甑中加熱300℃以上進行乾餾,高分子即裂解為粗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係黑色有大蒜臭之油,經過水蒸氣蒸餾後即得無色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其沸點為100℃,故水蒸氣蒸餾極迅速,在寻常实  相似文献   

5.
用高速接觸裂化法處理石油氣體或石油重餾分時,焦生成量此在其他的熱裂化過程中少這是它的特點之一。因此,就需要解决這樣一個問題,即選擇一個加熱焦粉(熱載體)的方法,使在加熱過程中燒掉的焦粉很少,而且一氧化碳的生成也希望最少。本文報導了對下列幾種可能的預熱焦粉法所進行的研究結果。 (1) 在沸騰床中,通入空氣及燃料氣體預熱焦粉; (2) 在沸騰床中,通入空氣使部分焦粉燃燒預熱焦粉(和催化裂化的催化劑再生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6.
不飽和煙類及其衍生物的聚合引起研究工作者們的注意已有好幾十年,而且國內外已發表了許多專論和幾百篇研究報告。聚合過程是作為製造這些國民經濟重要物,例如合成橡膠、塑料、合成纖維、潤滑油添加劑等的基礎。最近幾年來,氣態不飽和煙聚合的固體物,特別是聚乙烯——乙烯的聚合物——具有巨大的意義。由於聚乙烯的特性,在許多新型高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二甲基乙烯乙炔基甲醇(液態甲醇膠)是一種重要的單體,以過氧化苯酰作引發劑聚合後,可以成為對多種金屬及非金屬物質都具有巨大膠粘力的玻璃狀固體。由於這種性質,在現代工業中,尤其是在光學工業,機器制造工業及工具製造工業中,它得到了廣泛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間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全國纖維和塑料研究工作協調會議,在會上有好幾個進行合成離子交換樹脂研究的單位參加討論工作。鑒於最近國內有關離子交换樹脂的研究、應用和生產都已先後開展起來,在新的大躍進形勢下,發展一定極為迅速,而已知的離子交換樹脂品種規格不下一二百種,其中一部分在國外已有商品而都標有牌號,各國的牌號並不統一,主要是根據各生產單位自己規定命名,因此有在一個國家之中,幾家工廠製造同一種的離子交換樹脂有完全  相似文献   

9.
Euchner漏斗(見圖甲)為化學實驗室中常用儀器之一,在抽氣過濾時必須用它。然而在使用後,尤其在熱過濾後漏斗孔中及多孔磁盤底下常有結晶或殘渣貯於其中,雖外面  相似文献   

10.
强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當以聚苯乙烯磺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優良。外國的商品如Dowex-50;Permutite Q;Amberlite IR-120(美國製);Zeokarb 225(英國製);Woftit KPS-200(德國製);Ky-2(蘇聯製)及SK-1(日本製)等均屬此類。它的製造方法一般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兩個物質在熱色譜過程中的分離問題,我們認為可用(C_(max))/(C_0)來代表該物質對的分離效能.並且認為可用指標H代表熱色譜柱選擇性,用指標F代表熱色譜操作效能。此時 以細孔硅膠作吸附劑,用體積熱色譜法分析C_3H_8,C_3H_6,n-C_4H_(10),α-C_H_3的混合物,誤差一般在0.1%以內,最大不超過0.3%。試驗證明在同一操作條件下,對不同氣體,甚至在採用選擇性相差很大的硅膠時,F值仍保持為一常數。由測定不同氣對的H值得到了選擇熱色譜柱吸附劑的原則——即能使氣對中最低的H值為最大的吸附劑是最好的吸附劑。用指標H、F我們可以闡明用不同吸附劑及不同操作條件時各物質分離難易的原因。α愈小,F值愈大,故有利於分離。η、ω對F與H值都無影響,因而不影響熱色譜本身的分離效能。  相似文献   

12.
異丙苯与分子氧作用生成異丙苯過氧化氢在1944年為Hock等所發現。近來此過氧化物已成為烯類聚合常用的引發劑;實驗室製法多採用1946年Armstrong所介紹的在水相乳液中氧化的方法。我們參考了近年來工業專利,加以改進,使製法簡化,並得到比水相氧化法更高的過氧化物集積,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苇漿精製     
亞硫酸鹽(鎂基)葦紙漿用熱碱法、冷碱法、酸法精製与各法之聯合,使其α-纖維素含量和糠醛值適於人造絲漿的要求。熱碱法、冷碱法精製,對提高α-纖維素含量是有效的,但對降低糠醛值至5%以下沒有效用。酸法(60% H_2SO_4)对提高α-纖維素、降低糠醛值是有效的。对於降低灰分適當的熱碱法是有效的,但有其極限值,灰分僅能達到0.307%,已接近人造絲漿的要求。如用適當的酸法與熱碱法之聯合,對提高α-纖維素含量、降低糠醛值与灰分是最有利的。此葦漿与Jayme和Biefeld所用工業草漿及Jayme和Nimetullah所用在温和條件下蒸煑之燒碱法小麥桿漿比較,对於各種精製處理更為抗拒。  相似文献   

14.
脫二甲胺金黴素(II),經稀鹼溶液處理,得到脫二甲胺異金黴素(V),它也可從異金黴素(IV)經鋅粉醋酸氫化製得,熱解後產生3-甲-4-氯-7-羥隣苯甲醇甲酸內酯(VII)。金黴素經稀鹼液處理變為異金黴素,呈多晶形,其鹽酸鹽亦有多晶現象。異金黴素經鋅粉真空蒸餾或熱解皆得到隣苯甲醇甲酸內酯(VII)。脫二甲胺脫羥金黴素(III)經稀鹼液處理變為脫二甲胺脫羥異金黴素(VI),它經鋅粉真空蒸餾或熱解亦得到隣苯甲醇甲酸內酯(VII)。  相似文献   

15.
硅酸乙酯     
硅酸乙酯是最早被工業生產的有機硅化合物之一。在有機硅化合物中,雖然聚烃基硅氧烷現在亦已廣泛用於工業材料,並在應用上有一部分已代替了硅酯乙酯,但是硅酯乙酯在工業上仍然有重要的價值。這是由於硅酸乙酯和聚烃基硅氧烷在應用上有所區別,它的重要的工業應用在於它在適當條件下能够經過水解縮合而析出有高度粘結性及高度耐熱性(1600℃)的二氧化硅的性質。  相似文献   

16.
現時代,各工業部門對高分子化合物製品提出了極其繁雜的要求:高度的抗熱性,優良的機械加工性能与介電性能,抗水性与抗化学腐蝕性,長期使用中性能的穩定性,耐寒性以及耐油耐汽油性等。但在現有各類型聚合物中,還沒有一種能充分滿足上述綜合要求。因此有必要將各種不同類型的聚合物進行配合,使其相互作用,以求生成兼具多種要求性能的物料。  相似文献   

17.
銻的三種無定形硫化物在250°以內的差熱效應,曾於熱處理實驗、硫的提取實驗與粉末法的結果的配合下取得了鑑定與解釋。五硫化二銻與四硫化二銻在160°附近進行一放熱的、析出容易脫去的硫的析硫作用,並在220°附近進行無定形Sb_2S_3的晶化作用。析硫作用主要是下列變化: 1/xS_x→1/8S_8+~3千卡而從硫代銻酸鈉製得的、含有~8%容易脫去的硫的五硫化二銻樣品基本上是下列複雜的無定形體系 [Sb_2S_3+S_μ+S_λ]Currie按照Bunsen方法製得的、不含容易脫去的硫的五硫化二銻樣品可能是下列複雜的無定形體系 [Sb_2S_3+2S_μ] 合成樣品[Sb_2S_3+S_μ]的差熱曲線與所謂五硫化二銻和四硫化二銻者並無二致。文中最後還曾指出了從差熱曲線來檢驗五硫化二銻質量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18.
聚合反應中的立體化學問題,近年來由Ziegler的合成結晶性的聚乙烯開始,Natta的合成結晶性聚苯乙烯,聚丙烯及在美國進行的製備全順式聚異戊二烯,顯示出很快的進展,這個問題被認為在今後工業上、理論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 由具有取代基的乙烯類單體的聚合所得到聚合物中的不對稱碳原子雖然在以前已經注意到,但由於這些不對稱碳原子排列的不規則,是使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只能得到非結晶性聚合物的原因。對於游離基型的聚合,曾進行過認為採用適當的方法,以使不對稱碳原子的排列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1859年,Hallwachs在試驗室中製得了有機鋁化合物,一直到1924年Grignard才分離和鑑定出這些化合物。后來Grosse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有機鋁化合物的製備研究,至今仍是最詳盡的文獻之一。但總的看來,在有機金屬化合物中,有機鋁化合物過去是研究得很少的一個,也沒有什麼應用。  相似文献   

20.
於一2升的圓底短頸燒瓶中,置隣-苯二甲酸酐400克(2.5M),加入較計算量過量30%的全乾正丁醇及反應物總量的0.10—0.1%的硫酸。瓶口装分餾柱及一分液濾斗,分餾柱与直形冷凝器連接。加熱,使隣-苯二甲酸酐逐漸溶解,並繼續加熱至沸騰。保持分餾柱出口溫度在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