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平面桁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优化设计是一种寻找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的技术。本文探讨了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ANSYS软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一个平面桁架结构工程实例的优化设计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效率,研究了影响桁架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因素.供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分析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条形基础设计时,按规范公式得出的宽度没有考虑纵横墙交叉处基底的计算面积重合,因此,最终确定基宽时需要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文中分析了上部结构的刚度对荷载的传递以及地基中应力分布的影响,使计算和修正基础宽度的方法更接近实际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并考虑了设计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地区多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乌鲁木齐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设计,包括结构体系选型及结构布置,主要构件,围护结构,节点和基础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对数周期偶极天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对数周期偶极天线(LPDA)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阻抗矩阵计算方法的选择和高频段方向图的优化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各种阻抗矩阵计算方法的优劣,确定用Galerkin法求解Poclinton方程是最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改变天线的结构参数,改善天线高频段方向图的性能,并以Galerkin法为基础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效果良好,而且在整个频段上提高了天线增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的加肋穹顶索杆结构是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空间结构,为深入了解该类结构的特性,使其能应用于工程实践,对它的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文中采用于空间迭代法及时程法对结构进行计算.首先分析了各种布索下的结构频率及布索但不施加预应力情况下结构的动力性能;接着对结构在7种布索工况下的动内力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不同位置的索对结构刚度影响的差异;最后,为进一步探讨该种结构的动力性能,分别就5种矢跨比下结构的动内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取得了结构内力变化相对平缓的结果.由此得出了索的不同布置对结构频率有明显影响;结构布索时应施加预应力,否则将遭到动力破坏;以及斜向索对提高结构刚度作用明显,而矢跨比影响别较小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杂交结构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索、杆、梁混合体系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类张弦结构即为张弦柱面巨型网格结构.在平衡矩阵理论基础上提出索、杆、梁混合体系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的确定方法为优化分析法,并用此方法计算了类张弦柱面巨型网格结构的初始态预拉力最优组合.此外,此方法还可通过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结构整体预应力分布,无需再进行自我编程求解,为结构的分析设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程序重用的自动程序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因表达程序设计(GEP)基础上,从自动程序设计方法学的观点出发,对程序重用的程序表示方法进行了研究.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因结构:头+身+尾,使计算机自动设计的程序具有必要的复杂性,又便于引入学习机制;②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源基因结构,它不仅可实现子程序的调用,还具有很强的编程能力;③提出了异族同源基因的概念:一种多细胞结构,它能描述复杂的多层次程序结构,实现可重用程序的复杂调用;④提出了分布估计变异方法,将统计学习机制融入算法,既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又提高了解的质量.计算实例表明了这种新的自动程序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法对挠性摆式加速度计中挠性杆的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挠性杆转动特性以及转动中心的后移问题,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加工及装配工艺性得出方形杆圆弧形关节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结构。计算得出的挠性杆应力场表明,挠性关节所受的应力是比较小的,而实践中挠性杆易折断,这说明挠性关节在加工时已受损伤,应将提高挠性杆可靠性的重点放在制作工艺上。  相似文献   

9.
使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虽然能大大减轻计算工作量,但不能取代人的设计概念,只有在设计人员具备较全面的设计概念;有一定设计经验;同时深入了解程度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工程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折板式网壳结构的抗震及减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折板式网壳结构的动内力作了分析,计算了结构厚度、坡度等参数对动内力的影响,另外对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的结构动内力作了比较。最后,探讨了采用粘弹性支座对四肢腿折板式网壳结构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立地图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矢量地图数据基本流程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压缩、数据传输、数据表达与空间查询等.基于Java语言.论文从底层实现了基于socket协议连接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地图数据的组织、传输与数据可视化表达,实现了网络地图发布平台.论文主要讨论了Java环境下具体地图服务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传统手工定制IP的开发瓶颈,加快IP的设计与确认的进程.引入了基于模型的自动定制用户IP的新思想,给出了自动生成IP的完整工具链.即在System Generator可视化开发平台上,给出进行算法模型的功能验证、自动HDL代码的RTL级验证、定制IP前的硬件协同仿真,用户IP的自动生成及定制IP后的硬件测试等的方法.并以Fibonacci数列的IP定制为例,介绍了其IP的定制及软硬件验证与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GIS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辅助卫生部门在处理城市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构建了基于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并着重对该平台的功能模块、关键技术和数据库进行科学设计,且通过实例对平台运行路线进行了分析展示,并对该平台解决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现今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对可信平台模块进行测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测试效率分析不足.本文基于自动机理论和中国邮递员问题,提出了可信平台模块改进的有限状态机模型与相应的优化测试方案,通过寻找一条遍历有限状态机模型中每一条转移至少一次的最短路径的方法,从而生成费用优化的测试序列.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方案能够简化有限状态机状态的测试.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ADSP21062开发出了一个用于高频地波雷达在线频谱监测仪的通用标准化硬件平台.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进行高速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可以正确显示频谱;并能对4个频段进行监测,以满足雷达对不同探测距离的选频要求.该频谱检测仪和雷达同时工作,能完全反映雷达工作时的干扰情况,突破了传统频谱监测仪“分时”工作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可信计算平台中的设计缺陷,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攻击.该攻击能绕过完整性度量对可信计算平台进行攻击.针对这种物理攻击,提出了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芯片改进设计方案.在TPM中增加模拟参数度量子模块TPM-APM(TPM-analog parameter measurement),TP-APM子模块通过对可信硬件平台特定网络的模拟参数进行度量与验证,进而保证整个可信硬件平台系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态技术的PLC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实验箱进行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时的缺点,提出了利用MCGS组态软件开发PLC实验项目的方法实现了一个基于组态技术的PLC实验教学平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动画配合实物协同运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编程技巧和动手能力,丰富了PLC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GIS技术和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引入到了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应用中,系统定义了防汛GIS支撑平台,制定了平台实现的技术路线,阐述了平台的设计思想,论述了平台的构建过程.其中,创建了汛情Web数据服务及其空间数据服务,在此基础上,建了一个面向web数据服务的开放式的防汛平台,实现了应用功能与汛情信息数据的分离,统一了汛情发布功能的展现方式,提高了平台的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为三维WebGIS技术在防汛减灾中的应用及建立类似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设计思路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摄像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32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网络摄像机设计思路,并从硬件结构、软件框架方面介绍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采用台湾智源公司的FIC8120作为系统主控芯片,省去了设计专门音视频压缩编码模块,显著减少了系统复杂性.该软件平台采用可移植、裁减和实时多任务特性的Linux操作系统,可用于处理复杂的网络传输协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字预失真技术作为一种功放线性化的关键技术, 可有效提高功放线性度. 为高效实现短波功放数字预失真算法, 改善功放线性度,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以ARM+FPGA为核心的短波功放数字预失真硬件平台, 该平台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和扩展性. 在对设计的整体硬件框架进行阐述的同时, 着重讨论了模拟电路模块的设计, 并分析了短波功放预失真线性化采用的方案. 整机测试结果表明, 设计的新平台能够满足数字预失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