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机床导轨材料——FQ-1导轨板。该导轨板是由钢背、青铜球粉、聚四氟乙烯及填料复合而成。性能试验证明,它具有减摩、防爬、抗振等优越性能。经15种200余台机床的装机试用,结果表明,该导轨板用于数控、精密机床和测量机上,可以提高机床定位精度、调整灵敏度、运动平稳性以及有减少机械摩擦损耗的效果。应用FQ-1导轨板还可简化机床结构、缩短装配周期、降低机床的制造与维护费用。并可部份代替静压导轨与滚动导轨。推荐首先在中、小型机床的各向导轨和大型机床的横梁刀架导轨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导靴是连接轿厢和导轨的纽带,本文从轿厢导靴导轮-导轨及挡板-导轨的接触出发,推导了接触刚度系数用于计算接触力.建立了一种较为实用的电梯轿厢、导靴和导轨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系统在导轨支架多点激励作用下的水平振动响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导轮-导轨及挡板-导轨的接触分离现象;电梯运行时,导轨刚度变化产生的参数激励明显放大导靴与导轨的接触力及脱离量,运行速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电磁轨道发射状态下导轨侧面的局部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磁轨道发射时,导轨和电枢都有强电流通过,从而在导轨间形成强磁场并在电枢上作用有强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流经两侧导轨的电流方向相反而产生相互作用的斥力,电枢由于强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热使得电枢膨胀,考虑到导轨对电枢横向位移的限制,则电枢对导轨的侧面形成压力。通过通入的直流电流的密度来计算两导轨间相互作用的斥力的集度,根据电枢电流密度计算自由电枢的净膨胀量,将导轨简化成受有一段均布载荷和一个刚印作用的半平面的力学模型,利用柯西积分可求得电枢与导轨接触面附近的局部的应力场,其计算成果可为导轨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定量分析了"瑞利球"实验的动力学过程。"瑞利球"实验中构建了一个"怪坡",通过对两导轨的控制,使均质圆球看起来像在"爬坡"。文中据刚体运动原理构建了物理模型,并分析系统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导出了均质圆球"爬坡"的最大高度的公式。在忽略空气阻力与摩擦力情况下,当两导轨杆初始距离远小于圆球半径、小球刚好不能掉落时突然合拢两导轨使其平行、两导轨初始夹角等于两倍导轨倾斜角时,均质圆球可以达到最大高度和最远距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定量分析了"瑞利球"实验的动力学过程。"瑞利球"实验中构建了一个"怪坡",通过对两导轨的控制,使均质圆球看起来像在"爬坡"。文中据刚体运动原理构建了物理模型,并分析系统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导出了均质圆球"爬坡"的最大高度的公式。在忽略空气阻力与摩擦力情况下,当两导轨杆初始距离远小于圆球半径、小球刚好不能掉落时突然合拢两导轨使其平行、两导轨初始夹角等于两倍导轨倾斜角时,均质圆球可以达到最大高度和最远距离。  相似文献   

6.
半自动球面磨床的铸铁导轨工作条件较差,不易实现良好的润滑,导轨寿命仅3~4个月。作者将聚甲醛薄板粘结在导轨面上,並以MoS_2油剂润滑,提高了工件磨削精度和工作效率,使导轨寿命比以前提高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将方口径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导轨及壁板在发射状态下的力学分析简化为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同步作用下双层弹性地基梁的动力响应问题,在建立双层弹性基础梁的动力学平衡方程的基础上,依据边界约束条件设定振动模态,得到了导轨(上梁)和壁板(下梁)的动位移和动应力的解析解,并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及运动参数对导轨和壁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轨宽度及厚度、壁板厚度、上下梁之间支撑的弹性常数、发射速度的变化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较大;导轨和壁板的弹性模量、壁板宽度、导轨和壁板的密度、下梁与地基间的弹性常数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方口径电磁发射装置的动特性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梯导轮和导轨相互作用产生的高频振动是电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导轨、导轮和电梯框架等各柔性构件的频响函数,建立了耦合振动系统的频域计算模型。分析了导轨表面粗糙度、导轮偏心和扁疤等激励对电梯高频振动的影响。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从而为电梯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丁建宁 《摩擦学学报》1995,15(4):318-323
针对金属切削机床等机械设备中工作台沿着导轨低速运动时发生的爬行现象, 模拟滑动导轨副的试验台架。利用这种试验台架分别在干摩擦和46号油润滑条件下,对滑动导轨副的爬行性能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与考察,并且讨论了接触压力对具有固体润滑涂层的滑动导轨副防爬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在轨分离载荷动力学分析未考虑实际导轨的实时接触,无法准确分析分离时刻载荷的速度和角速度。针对半圆形双导轨,研究了空间导轨与定向器接触的特点及形式,基于分离装置的几何构型提出了一种确定发生相对轴向运动时导轨与定向器潜在接触对的方法,所提方法考虑了载荷轴线与导轨轴线的空间夹角,保证了分离后期接触检测的准确性,并可推广至多导轨接触计算。基于Lankarani与Nikravesh的连续接触力模型计算法向碰撞力,采用修正的Coulomb模型计算切向摩擦力。最后对飘浮基挠性航天器在轨分离载荷模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导轨间隙增大了接触碰撞力,且随间隙的增大垂直于载荷分离方向的速度和角速度增大,导轨间隙使基座的转动与挠性附件强烈耦合,对航天器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金属切削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等机械设备中工作台沿着导轨低速运动时发生的爬行现象,建立了模拟滑动导轨副的试验台架.利用这种试验台架分别在于摩擦和46号油润滑条件下,对滑动导轨副的爬行性能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与考察,并且讨论了接触压力对具有固体润滑徐层的滑动导轨副防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引起法向接触振动导致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下降是产生爬行的直接原因,不同接触压力下固体润滑涂层滑动导轨副发生爬行的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用L=μ静/μ动作为评价滑动导轨副防爬性能的准则:L>1.00时的防爬性能差,L在0.96-1.00之间时的防爬性能一般,L≤0.95时的防爬性能良好.此外,还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爬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冲床过去一直采用机械油润滑,但效果不佳,润滑部位磨损严重或咬伤,且经常漏油。 基于冲床的转速低(500~700转/分)、冲击大、间隙要求不高(0.02毫米以上)、机床导轨垂直储油条件差的特点,采用二硫化钼润滑脂来润滑滚动及滑动部位(铜婆司、垂直导轨)是可行的。我厂将上海胶体化工厂生产的2~*二硫化钼锂基脂先后应用到10吨、25吨、35吨、40吨、50吨、80吨、100吨冲床的传动轴、曲轴、垂直导轨、飞轮等需要润滑的部位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考虑间隙反馈控制时滞的磁浮车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晗  曾晓辉  史禾慕 《力学学报》2019,51(2):550-557
常导磁吸型(EMS)磁悬浮列车在悬浮控制中的每个环节,时滞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滞超过一定程度后,系统有可能失稳.本文针对EMS磁浮列车控制环节的临界时滞与车辆参数(如运行速度、反馈控制增益、导轨参数和悬挂参数)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磁浮车辆/导轨耦合动力学模型,车辆包含1节车辆和4个磁浮架,考虑车辆的10个自由度,每个磁浮架上包含4个悬浮电磁铁.导轨模拟为一系列简支Bernoulli-Euler梁,采用模态叠加法对导轨振动方程进行求解.采用传统线性电磁力模型实现车辆和轨道的耦合.采用比例-微分控制算法对电磁铁电流进行反馈控制,实现车辆稳定悬浮,并假设时滞均发生在控制环节,且只考虑间隙反馈控制环节的时滞.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编写了数值仿真程序,计算得到车辆导轨耦合系统在考虑间隙反馈控制时滞时的响应.将系统运动发散时的时滞大小视为临界时滞,开展了参数规律影响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提高时滞条件下车辆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增大导轨的弯曲刚度和阻尼比,减小间隙反馈控制增益并增大速度反馈控制增益,以及增大二系悬挂阻尼.   相似文献   

14.
常导磁吸型(EMS)磁悬浮列车在悬浮控制中的每个环节,时滞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滞超过一定程度后,系统有可能失稳.本文针对EMS磁浮列车控制环节的临界时滞与车辆参数(如运行速度、反馈控制增益、导轨参数和悬挂参数)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磁浮车辆/导轨耦合动力学模型,车辆包含1节车辆和4个磁浮架,考虑车辆的10个自由度,每个磁浮架上包含4个悬浮电磁铁.导轨模拟为一系列简支Bernoulli-Euler梁,采用模态叠加法对导轨振动方程进行求解.采用传统线性电磁力模型实现车辆和轨道的耦合.采用比例–微分控制算法对电磁铁电流进行反馈控制,实现车辆稳定悬浮,并假设时滞均发生在控制环节,且只考虑间隙反馈控制环节的时滞.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编写了数值仿真程序,计算得到车辆导轨耦合系统在考虑间隙反馈控制时滞时的响应.将系统运动发散时的时滞大小视为临界时滞,开展了参数规律影响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提高时滞条件下车辆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增大导轨的弯曲刚度和阻尼比,减小间隙反馈控制增益并增大速度反馈控制增益,以及增大二系悬挂阻尼.  相似文献   

15.
将基于N-S方程求解的流动模拟与求解导弹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和控制律相结合,进行静不稳定空空导弹导轨发射分离轨迹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静不稳定导弹,如果不施加控制,载机的横侧向气动干扰会使采用导轨发射的导弹在离轨后滚转姿态很快发散,俯仰和偏航姿态快速改变,施加姿态控制后,导弹离开载机的过程中姿态比较稳定,改善了发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光学目标模拟器是光学成像制导仿真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在介绍圆弧导轨式和框架式两种光学目标模拟器机械结构方案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框架式机械结构的诸多优点。最后,总结了框架式目标模拟器研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厂大型机床BQ2020六米龙门刨床的导轨两次严重拉伤。第一次于1981年2月,拉伤断续总长5.910mm,最宽处20mm,最深处1.35mm。第二次于1983年8月,在其它部位又发生拉伤,断续总长3400mm,最宽处20mm,最深处2mm。两次都用AR-5耐磨胶粘补,并经刮研后使用。但这样严重的拉伤很可能使机床报废,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在1984年底对该机床导轨进行了专门修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火炸药撞击感度测定中对落锤运动状况进行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监测落锤运动的方法和装置。在不同的落锤重量、落高和润滑条件下,利用落锤运动监测系统实测了落锤经过导轨上两定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将△t(?)与△t(?)理想自由落体相对应的理论计算时间△t进行比较,分析与探讨各种不同因素影响的规律和机理,从而提出撞击感度测定中选择落锤重量、润滑条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速度迭代弹塑性大变形动力半显式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速度迭代的弹塑性大变形动力半显式算法,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拟弯曲膜单元,结合有模卸载方式数值模拟了U形弯曲以及S形导轨回弹过程,着重比较了动力半显式算法与动力显式算法和实验的回弹结果.给出了动力半显式算法的迭代格式和收敛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一台专用的真空摩擦试验装置,并给出了真空度为10~(-3)托下,PTFE-花岗石、PTFE—镀铬铜和PTFE—钢球三种摩擦副材料的f-v实验曲线;给出了接触压力为不同数值时PTFE—花岗石的动、静摩擦系数,并比较了它们在大气和真空下的f—v曲线。试验结果表明,PTFE—花岗石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是三种摩擦副中最低的,仅为0.02。而PTFE—镀铬铜的动摩擦系数最低(0.067),但其动、静摩擦系数之差最大。故选用PTF正-花岗石作为真空中低速、低负荷工作台导轨面材料有可能收到减小低速爬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