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引言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这一概念,在物理教学中无疑是很重要的。因而定量地、形象地反映原子能级的存在,在近代物理实验中就成为不可缺少的课题。早在1914年J·Franck和G.Hertz就用电子碰撞原子的方法,使后者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从而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为原子的Bohr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此即著名的Franck—Hertz实  相似文献   

2.
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在许多物理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转动激发截面的研究是确定原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想方法,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理论和实验数据.本文用密耦近似计算了惰性气体He、Ne、Kr与h2、D2、T2碰撞的弹性和转动激发截面,原子入射能量分别为0.05 eV、0.15eV、0.20eV和0.25eV.  相似文献   

3.
用多重差分的方法,从双原子分子跃迁谱线的普遍表达式出发,已经建立起了预言双原子分子P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解析物理公式。采用同样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下测定的部分振转跃迁谱线数据,文章建立了预言双原子分子Q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物理公式。使用该公式和一组经过物理筛选的(15条)精确的实验跃迁谱线,研究了IrN分子A1Π—X1Σ+跃迁系统中(4,1),(3,1)跃迁带的Q支发射光谱。结果表明,该公式不仅很好地重复了所有已知的实验光谱数据,且正确预言了实验没有获得的很多高转动量子态的未知发射谱线,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预言高转动量子态的未知跃迁谱线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潘广炎 《物理》1997,26(3):182-182
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碰撞激发原子碰撞物理实验是在研究微观粒子的结构、能级、碰撞过程、能量输运过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粒子与原子的碰撞,使我们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例如:卢瑟福由α粒子的碰撞实验发现原子中心有一个核,从而他提出了核式原子模...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的近代物理实验中双原子分子光谱的实验,多用CO、C_2放电管作为光源,或用纯碳棒在空气中激发而产生CN光谱。前者曝光时间较长,后者谱带较少。我们用纯铝棒在空气中用交流电弧光源激发,在可见光波段得到AlO的带状光谱,使用小型棱镜摄谱仪用于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AlO双原子分子在3000K—4000K形成,因此,Coheur F.P.等人曾利用AlO带状光谱来测量电弧温度。西德气体放电光谱学专家W.Lochte-Holtgreven于1980年在复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模式对弗兰克-赫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参数下给出的F-H曲线都比较光滑。为了得到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我们分别利用Origin 8软件和最小二乘法理论公式对峰位序号和对应扫描加速电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发现和其他文献及理论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快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分子结构是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光谱实验和碰撞实验是获得原子分子结构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当前原子分子的激发态结构和碰撞动力学仍然是原子分子物理的最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特别是原子分子高激发态、原子超精细结构和原子团簇更是十分活跃.原子分子及离子的碰撞过程不仅与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及其状态密切相关,而且普遍存在于天体、星际空间、地球大气、等离子体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因此这些碰撞过程的基本数据和实验技术对于能源项目、军事技术和许多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学科包括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化学物理、分子生物学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科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的原理理解困难,思路分析不清等难点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先进的OBE教学理念、对实验过程采用量化的BOPPPS进行具体实施。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了原子存在能级。对大学物理及实验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启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原子的高激发态一般包括无数个里德伯态和无数个自电离态.里德伯态指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处于里德伯态的原子对于磁场或碰撞等外界影响非常敏感,具有很高的反应能力,很容易与微波辐射发生作用.当前在原子分子、光学物理等领域人们所感兴趣的各种实验中常常涉及到里德伯态.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以飞秒脉冲激光为激发光源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QDs)的稳态荧光光谱和纳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实验发现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峰值位置随激发波长变化发生明显移动,激发脉冲波长越长,荧光峰位红移越大.荧光动力学实验数据显示,在400nm和800nm脉冲激光激发下,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中均含有激子态和诱捕态两个衰减成分,两者的发射峰相距很近,诱捕态的发射峰波长较长.在800nm脉冲激光激发下的诱捕态成分占总荧光强度的比重比400nm激发下的约高3倍,其相对强度的这种变化导致了稳态荧光发射峰位的红移. 关键词: CdTe 量子点 时间分辨 荧光光谱 上转换荧光  相似文献   

11.
在不可约张量法基础上,利用二次量子化方法计算了原子的双光子激发截面.作为一个实例,计算了Hg原子的双光子激发截面.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在数量级上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2.
汞原子较高激发能级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行设计与制作的充汞四极式管成功地测得了汞原子的较高激发能级,其中包括用光谱方法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亚稳能级6~3P_2。最佳的实验结果是在汞蒸汽压为1—2mmHg和收集极电流为10~(-9)A条件下获得。本实验方法可以充实近代物理实验教程中现有的夫兰克—赫兹实验。  相似文献   

13.
张秦榕  王彬彬  张孟龙  严冬 《物理学报》2018,67(3):34202-034202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中不可或缺的物理资源,制备稳定可操控的量子纠缠是研究的热点之一.里德伯原子具有不同于普通中性原子的特点,长寿命和原子之间强烈的偶极相互作用,使得它成为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的最优候选者.本文在稀薄里德伯原子气体中,构建了空间四面体排布的里德伯原子模型(空间等距的四个原子模型),通过数值求解主方程来研究两体纠缠和里德伯激发的稳态和瞬态动力学性质,发现偶极阻塞机制下的量子纠缠最大,其他满足反偶极阻塞条件的高阶激发引起的纠缠较小,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下量子纠缠的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14.
张鹏飞  许忻平  张海潮  王育竹 《光学学报》2007,27(11):1929-1934
在中性原子的磁囚禁实验中,磁阱线圈的电流噪声会激发磁阱中的原子运动,势必对原子团的温度和寿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非简谐阱,这种激发具有能量选择特性,它又取决于电流噪声的频谱分布。选择了实验中常用的四极阱为研究对象,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来模拟四极阱中原子运动的参变激发现象,得到了原子温度与原子数损失随激发频率的变化关系,并进一步计算了两个共振峰处原子温度随调制时间和调制深度的变化曲线。此外,还研究了弹性碰撞速率对参变激发过程中原子温度上升的影响。这些结果对四极阱参变激发的实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利用自制的Kr-U脉冲空心阴极放电管作为金属原子蒸气源,并用空心阴极放电管本身作为探测元件研究铀原子的共振双波长激发三步光电离过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中学、大学物理实验和课堂表演的需要,国际上已广泛流行一系列原子、电子物理教学实验用的管子。为充实我国大、中学物理实验内容,我们试制了贝兰管、电子偏转管、激发电位管等几种管子。一、贝兰管(阴极射线管) 它是一种用来说明电子的性质和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实验管,适合于中学的物  相似文献   

17.
<正>《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  相似文献   

18.
夫兰克-赫兹实验中Hg的第一激发电位的测量个人计算机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潘玉莲,王煜,潘振元(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33)一、原理和装置夫兰克-赫兹实验利用低能电子和汞蒸汽原子的非弹性碰撞证实原子能级的量子化.当电子具有的动能为二个能级的能量差...  相似文献   

19.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1.开设栏目1.1研究论文:透彻、完整、清晰地报导具有学术价值的新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