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Wagner极化法研究了掺杂K4[Fe(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的溴碘化银T 颗粒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并与未掺杂的晶体样品进行对比,分别考察了实验温度、掺杂剂用量、掺杂位置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杂剂用量的增加,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都相应增加,这说明浅电子陷阱掺杂剂的掺杂有效地抑制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但其抑制作用却因掺杂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当掺杂量一定,掺杂剂掺在碘区附近时,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的变化较明显.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乳剂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都下降.  相似文献   

2.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乳化仪,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一定时间内,加入一定量的草酸盐,制得了草酸根离子处于晶体颗粒次表面的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乳剂.对其实验过程的考察和感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草酸根掺杂于次表面的溴化银乳剂与未掺杂乳剂相比较,无论是原始乳剂,还是经过化学增感,或用染料进行光谱增感后的乳剂,感光度都有明显提高(Sd/S0≥1.5),有明显的增感效应;(2)无论是原始乳剂,还是经过化学增感,或光谱增感后的乳剂,草酸根掺杂立方体溴化银乳剂颗粒的灰雾水平都不高;(3)草酸根掺杂立方体溴化银颗粒与甲酸根掺杂的溴化银乳剂相比,产生的增感效应相差不大;(4)与甲酸根掺杂立方体溴化银颗粒相比,草酸根掺杂立方体溴化银颗粒的制备方法明显较前者要简单得多,颗粒形状也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硫加金化学增感后的T 颗粒掺杂乳剂晶体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直接测得了晶体颗粒的大小和厚度.颗粒表面精细结构观察显示样品表面并不平整,存在很多突起.这些突起呈线形平行排列,接近网格状.经曝光后突起变得更高,更集中.表面吸附足量的防灰雾剂后,晶体表面突起不明显.曝光后表面高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双注仪制备出中空立方体碘氯溴颗粒乳剂并研究其感光性能.结果表明:由于中空颗粒具有独特的孔洞结构,使位错、缺陷增加,填隙银离子浓度增加和电子陷阱增多,潜影形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乳剂感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表面显影、Dember效应、化学成熟、光谱增感等方法,对照实心立方体溴化银乳剂研究了中空卤化银微晶的结构与光物理性质及感光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中空卤化银的潜影在孔洞处优先形成;(2)中空卤化银微晶中位错、缺陷较多,其填隙银离子浓度较大,电子陷阱较多;(3)中空颗粒表面反应活性高,感光度高,光谱增感效果好;(4)中空颗粒乳剂其反差较大,最大密度较高;(5)上述结果均可归因于中空卤化银微晶所特有的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有关高氯乳剂稳定剂和防灰雾剂概况,尤其是近 20年的文献报道.主要介绍了杂环化合物和磺酸盐化合物这两大类稳定剂和防灰雾剂,其中较为详细地分述了氮杂茚类和含巯基类杂环化合物作为稳定剂和防灰雾剂在高氯化银乳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硫氰酸金溶液对硫敏化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分别进行潜影加强和过敏化处理,并与硫加金敏化的乳剂进行感光性能的比较。硫敏化的乳剂经过潜影加强处理,感光度有明显提高,表明金具有促进乳剂颗粒显影的作用。另一方面,硫敏化的乳剂经过潜影加强处理,感光度虽有提高,仍达不到硫加金敏化的效果,而硫敏化的乳剂经过过敏化处理能达到甚至超过硫加金敏化的效果。这暗示着金对于硫加金敏化乳剂颗粒在曝光过程中潜影的形成是有贡献的。 本文采用Dember效应测量了乳剂的离子电导率,并进行了信号衰减速率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硫加金敏化的乳剂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和一级衰减参数与硫敏化的乳剂颗粒的相比有减小的趋势。硫敏化的乳剂经过金盐溶液过敏化处理后,乳剂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和一级衰减参数明显减小,从而验证了金盐法过敏化效应是由于增加了颗粒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测定了碘含量对板状碘溴化银微晶的光吸收的影响,并利用Dember光电效应、低温荧光、高低照曝光等光物理方法研究所制备微晶的固体物理性质,发现微晶中碘含量的增加使光吸收增加。在低照曝光时,所有的乳剂均发生低照互易律失效,而在高照曝光时仅是碘含量为18 mol%的乳剂发生高照互易律失效。板状碘溴化银微晶乳剂的Dember效应和低温荧光的实验结果表明,微晶中的碘含量增加使Dember光生电压值下降,光电压表减时间变短,荧光强度下降,说明碘离子掺入量的增加使微晶中的缺陷数目增加,导致电子陷阱数和填隙银离子的浓度增加,造成光电子被捕获。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前文中[1]报道了轻基四氮茚化合物(以下简称TAI)对氯化银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它不仅能提高硫增感氯化银乳剂的感光度,而且也能提高未经硫增感的氯化银乳剂的感光度,同时,还能抑制灰雾的增长.通过对其增感机理的研究表明:TAI增感作用不是发生在显影阶段,而是发生在潜影形成阶段.由于TAI的吸附成盐作用,降低了乳剂的间隙银离子浓度及影响了颗粒表面的空间电荷分布导致了增感作用的发生[2].  相似文献   

10.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乳化仪,在晶体生长过程特定时间内,加入一定量的草酸盐,制得了草酸根离子处于晶体次表面的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乳剂,并对其进行传统的硫加金化学增感、Zn(Ⅱ)-EDTA或Cd(Ⅱ)-EDTA增感以及光谱增感.对实验过程的考察和感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Zn(Ⅱ)-EDTA或Cd(Ⅱ)-EDTA对细微粒溴化银颗粒乳剂均有显著的增感效应;Zn(Ⅱ)-EDTA或Cd(Ⅱ)-EDTA增感可在传统硫加金增感基础上与光谱增感协同作用,三者具有兼容和可加和性;Zn(Ⅱ)-EDTA或Cd(Ⅱ)-EDTA增感可在传统硫加金增感与光谱增感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与草酸根内部掺杂增感兼容,实现四者的协同作用,而不引起乳剂灰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双注法制备片状卤化银微晶时,pAg值对所形成的卤化银片状颗粒的尺寸、纵横此、碘离子分布以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随着pAg值的升高,片状颗粒的尺寸和纵横比都相应地增大和升高,且越来越多的碘离子从颗粒中心向外层迁移,直至到达表层,这说明存在晶体的重结晶过程。表面层的溴碘原子比是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定的,并测量了不同pAg值下制备的不同尺寸的片状卤化银乳剂的介电损耗频谱。其结果表明,片状颗粒的尺寸影响其离子电导率,表层碘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80 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卤化银微晶已在新开发的各种高质量感光材料中得到应用.近十年来在国内外文献中又出现新型中空卤化银微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文着重研究一种表面有许多小孔及凹坑的中空卤化银T颗粒的制备方法和感光性能.由于其独特的孔洞结构,使位错、缺陷增加,填隙银离子浓度增加和电子陷阱增多,潜影形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乳剂感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敏化中心的形成是Ag2S的聚集过程, 一般包括两步[1]. 在第一步中, 增感剂中的硫离子与银离子在AgX晶体表面生成Ag2S分子, 然后, 多个Ag2S分子接合(coalescence)形成敏化中心.  相似文献   

14.
李智  郑彤  慈颖  彭必先  陈丽娟 《化学进展》2006,18(10):1278-1287
高氯化银{100}面扁平颗粒(T-颗粒) 乳剂结合了高氯化银乳剂和T-颗粒乳剂的独到优势,在当代传统照相与数字影像激烈竞争的时期,它的制备与研究有助于提升传统银盐感光材料的竞争力。本文综述了高氯化银{100}面T-颗粒乳剂的制备原料、制备工艺过程、化学增感、光谱增感及该乳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卤化银乳剂微晶体制备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宏观相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上,已经发现卤化银照相乳剂的感光性能与晶体的结构和大小有很重要的关系[1,2]。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晶体的成核过程决定着宏观相微晶体的结构和形状,因此成核过程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Tanaka[3,4]应用分光光度法从反应动力学角度入手研究AgX微晶的成核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结构不同的片状卤化银晶体,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个微晶进行了亚显微结构分析。半定量地测定了碘离子在不同结构的片状晶体中的分布,同时测量了各样品相应的介电损耗、Dember效应的光电压及高低照互易律失效。结果表明,在四种碘离子分布不同的片状卤化银晶体中,其微晶的离子电导率、高低照互易律失效、Dember效应的光电压衰减都随微晶中碘离子的分布不同而异,而且与乳剂的感光性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制备了三种结构不同的片状卤化银晶体。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个晶体进行了微区微观结构分析,测定了碘离子在三种不同结构的片状颗粒中的分布,并测量了不同结构片状颗粒的和同一结构不同碘含量的片状颗粒的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18.
超细银粉在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粒径分布、分散性、表面态与其性能息息相关。 本文通过在液相还原法合成超细银粉的后期引入氧化石墨烯(GO),利用溶液状态下二者相对活性的表面的相互作用获得了性能优良的银粉。 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所得复合超细银粉进行结构及形貌表征,结果显示该法获得的银粉分散性较好、尺寸分布较窄。 进而,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GO与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且研究发现:固定硝酸银溶液的浓度,随着GO含量的增加,银粉的导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当GO的质量分数为2.5%时,导电性能更好。 这为超细银粉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重要数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片状颗粒以及板状双层及多层结构晶体的出现,促使高感光度彩色胶卷的面世。T-颗粒是当今卤化银乳剂复合结构的一种很重要的类型。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点:表面/体积比值高,受光面积大,侧向散射少,染料吸附量多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