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呋喃甲醛缩水杨酰腙(HL)为配体,将HL与CuCl2·2H2O在乙醇-丙酮体系中反应得配合物CuL2,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X-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CuL2呈现平面四方构型,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 =0.6034(6) nm,b=1.5894(15) nm,c=1.2164(12) nm,β=101.576(18)°,V=1.1428(19) nm3,Z=2.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CuL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CuL2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长征  权俐  杜筱笛  丁涛  宋斌 《人工晶体学报》2014,43(11):3033-3037
以2-呋喃甲醛水杨酰腙HL为配体与Cd(NO3)2·4H2O在乙醇和DMF的混合溶剂中反应,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配位聚合物[CdL2]n.通过FT-IR、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构表征表明配体2-呋喃甲醛水杨酰腙HL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n=0.49864(9) nm,b=2.0673(4) nm,c=1.0694(2) nm;β=101.394(3)°,V=1.0806 (4) nm3,Z=4.配位聚合物[CdL2]n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1212,晶胞参数为a=0.9710(3) nm,b =0.9710(3) nm,c =2.3162(11) nm,α=β=γ=90°,V=2.1838(14) nm3,Z=1.热重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和CuCl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出了一个新型双核铜(Ⅰ)的配合物[Cu(L)Cl](L=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荧光分析等手段,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及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 =1.3616(4) nm,b =0.68631(19) nm,c =1.9132(5) nm,α=90°,β=106.260(4)°,γ=90°,V=1.7163(8) nm3,Z=4,Dc=1.514 Mg/m3,F(000)=800,μ=1.439 mm-1,R1 =0.0939,ωR2 =0.2363[I>2σ(I)].  相似文献   

4.
以喹啉-2-甲酸与醋酸镍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配合物2[NiL2(H2O)2]·DMF(L=喹啉-2-甲酸根离子,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晶体结构解析表明:标题配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其晶胞参数是:a=2.06753(6)nm,b=0.82571(3)nm,c=2.34776(7)nm,V=4.0081(2)nm3,Z=4,Mr=951.210,Dc=1.576 g/cm3.标题配合物为单核配合物,配位单元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把配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体和标题配合物均有良好的荧光性,且配合物荧光性优于配体.  相似文献   

5.
徐艳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9):1711-1715
基于有机膦酸配体(5-pncH3=(5-phosphono-1-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和过渡金属镉盐水热法自组装得到一维锯齿链状配合物Cd0.5(5-pncH2)(H2O)1.5(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结晶于正交晶系,Pbcm空间群,a=0.69343(2)nm,b=0.887153(3)nm,c=4.18876(15)nm.配合物1具有一维链状结构,其中相邻的CdI离子通过配位水分子桥联成一维锯齿链.链内存在相邻的萘环棱面堆积的C-H?π作用,链间相邻的链通过有机膦酸配体上的羧基双重氢键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作用力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骨架.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以3-(4-羧苯基)-7-甲基-2-丙基-3H-苯并[d]咪唑-5-羧酸和六水合氯化镍为原料,采用混合溶剂加热回流方法合成出了一例具有三维超分子结构的镍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0.778 5(16) nm,b=1.126 6(2) nm,c=1.175 6(2) nm, α=113.63(3)°,β=93.24(3)°,γ=101.00(3)°,V=0.917 1(3) nm3。标题配合物为单核配合物,由4个配体阴离子连接中心Ni(II)离子形成了一维环形链,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体和标题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且配合物的荧光性质优于配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和Pb(NO3)2为原料,溶剂热法成功合成出了一个新型Pb(Ⅱ)的配合物[Pb(L4)2(NO3)2](L4=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粉末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胞参数a=2.3842(3) nm,b=0.97378(11) nm,c=1.9611(2) nm,α=90°,β=128.836(9)°,y =90°,V=3.5466(7) nm3,Z=4,Dc=1.715 Mg/m3,F(000) =1808,μ=4.823 mm-1,R1=0.0476,ωR2=0.1158 [I>2σ(I)].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在470nm(λmax)具有强的荧光吸收.  相似文献   

8.
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锌配位聚合物[Zn(trans-chdc)(bbmb)]n(H2trans-chdc=反-1,4-环己二酸;bbmb=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5731 (2)nm,b=1.9891(8) nm,c=2.7688(12) nm,V=3.157(2) nm3,Z=4.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具有四重穿插金刚石拓扑的三维结构.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在533 nm(λmax)具有强的荧光吸收.  相似文献   

9.
以5-偶氮四唑水杨酸(H3ASA)和CdCl2·2.5H2O为原料,通过常规溶液法合成了一个镉配合物[Cd(H2ASA)2(H2O)2]n(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光谱进行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结果 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0.702 39(5) nm,b=0.735 15(6) nm,c=1.229 41(7)nm,α =82.557(5)°,β=75.453(6)°,γ =61.882(8)°,V=0.541 90(8) nm3,Z=1,μ=1.083 mm-1,Dc=1.884g/cm3.配合物1中具有H2ASA-,作为μ2-桥联配体连接两个不同的Cd(Ⅱ)离子形成无限一维链结构,相邻直链通过O…O、O…N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框架.紫外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1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具有光致异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杨华  张玉琦 《人工晶体学报》2014,43(9):2468-2473
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配合物[MnⅡ (PhCOO)4 (phen)2(Ac)2](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的方法对其表征.其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7699(15) nm,b=1.15416(16) nm,c=2.0360(3) nm,β=91.823(3)°,V=2.5295(6) nm3,Z=2,F=1154.配合物1为三核结构,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维结构.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金属锰离子在2~300 K温度区间显示反铁磁性耦合.CCDC:955788.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配体(HL)与Co(NO3)2溶液进行反应,得到一个配合物Co(LPy)2,并对配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扭曲四角双锥构型,属三斜晶系,属于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747(4) nm,b=1.3508(6) nm,c=1.4390(6) nm,α=83.661(8)°,β=84.561(8)°,γ=66.582(7)°,V=1.9022 (14) nm3,Z=2,F(000) =782,R1=0.0611.使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配体(HL)和配合物Co(LPy)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配体(HL)和配合物Co(LPy)2对三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2,6-双(2-吡嗪基)-4,4′联吡啶(dpyb)和NiCl2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镍(Ⅱ)配合物Ni(dpyb)2,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3006(3)nm,b=1.1667(3)nm,c=2.5019(7)nm,α=90°,β=104.998(4)°,γ=90°.配物中,Ni2+与两个dpyb配体中六个氮配位形成单核结构,单核单元再通过分子间弱的作用力连接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陈延民  解庆范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11):2449-2454
在热乙醇水溶液中,5-氨基萘磺酸(HAns)、邻菲啰啉(phen)和NaOH经回流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钠配合物[Na(H2O) (μ2-Ans)(Phen)]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0346(13) nm,b=1.0959(2) nm,c=2.5854(5) nm,β=94.934(4)°,V=1.9858(6)nm3,R=0.0493,ωR=0.175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由于磺基μ2模式的桥联配位作用而呈现分立的环状双核结构,并通过芳环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扩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此外测试了该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羟乙基苯并咪唑-5-羧酸(Hhebimc)、己二酸(H2hex)和硝酸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镉配合物[Cd2(hebimc)2(hex)]·2H2O。对该配合物进行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粉末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等测试。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中心离子Cd(Ⅱ)离子为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晶胞参数为a=0.860 33(15) nm,b=0.906 59(16) nm,c=1.012 03(18) nm,α=74.826(3)°,β=73.131(3)°,γ=85.128(3)°,V=0.729 0(2) nm3,是一例具有超分子网络结构的配位聚合物。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与自由配体具有相似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颖的超分子化合物[CuCl(4,4′-bipy)]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α=0.37733(8)nm,b=1.2711(3)nm,c=1.1403(2)nm,β=94.15(3)°,V=0.54547(19)nm3,Z=4.该化合物含有一维[CuCl]n阶梯链结构.在堆积结构中,弱的分子间C-H…Cl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是控制这个化合物新颖超分子层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C_(12)H_(10)N_4)(C_7H_6O_3)_2,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构筑单元之间通过多重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的协同效应形成超分子化合物,并研究了化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研究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3974(1) nm,b=2.0330(2) nm,c=1.4343(1) nm, β=94.892(2)°,V=1.15440(19) nm~3,d_c=1.400 g/cm~3,Z = 2,μ= 0.102 mm~(-1),F_((000))=508,R_1=0.0359,wR_2=0.0893 [I>2σ(I)].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个新的锌配合物[Zn(8-ahsb)(N3)](1)(8-ahsb=8-氨基喹啉水杨醛席夫碱阴离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0.6762(3)nm,b=2. 2842(9)nm,c=1.8162(8)nm,β=91.309(7)°,V=2.805(2)nm3,Z=8.中心离子Zn(II)为三角双锥配位构型,分别与四个N原子、一个氧原子配位,其中1个8-氨基喹啉席夫碱配体提供了2个N原子、一个氧原子,剩余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于两个N3-阴离子,且每个N-3桥联邻近的两个Zn2+形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荧光光谱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强的绿色发光性能,且可作为荧光探针检测低浓度的铜离子.  相似文献   

18.
之字链配合物Cu(phth)2(H2O)2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谢吉民 《人工晶体学报》2008,37(5):1172-1176
用Cu(NO3)2·3H2O和phth(邻苯二甲酸)混合反应得到了配合物Cu(phth)2(H2O)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895(17)nm,b=1.4441(3)nm,c=0.70992(14)nm,β=112.14(3)°,V=0.7967(3)nm3,Z=2,Dc=1.792 g/cm3,F(000)=438.0,S=1.100,R1=0.0376,wR2=0.0998.铜原子为四配位,呈畸变正方形构型,通过邻苯二甲酸根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维之字型链,相邻的链之间靠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Cu2(phen)2Cl4配合物的合成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no.9),晶胞参数:a=0.9864(2)nm,b=1.7860(4)nm,c=1.3398(3)nm,β=106.60(3)°,V=2.262(8)nm3,Dc=1.848g/cm3,F(000)=1256,Z=4.3064个独立衍射点中2812个满足F2o2σ(F2o),R1和wR2分别为0.0482和0.1066.标题配合物由双核[Cu2(phen)2Cl4]络分子组成,每个铜原子与邻菲NFED4啉配体的2个N原子和3个Cl原子配位形成畸变CuN2Cl3四方锥.配位多面体通过两氯原子形成共棱的Cu2N4Cl6双四方锥.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作用,络分子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标题配合物为顺磁物质,在5~300K区间内遵循Curie-Weiss定律,χm(T+0.649)=0.405cm3*K*mol-1(χm为每摩尔Cu2+离子磁化率),其Cu2+离子的室温有效磁矩为1.8 B.M.,与Cu2+自由离子的磁矩基本相同,表明铜离子之间不存在磁交换作用.热分析显示该配合物在290℃以下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合成了具有三维超分子结构的单核Zn(Ⅱ)含氮配体配合物[Zn(py)3(H2O)3](1,5-nds)(py=吡啶,1,5-nds=1,5-萘二磺酸根离子)。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1.58349(14)nm,b=1.21220(11)nm,c=1.45471(16)nm,α和γ=90°,β=98.2800(10)°,V=2.8052(4)nm3,Z=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