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深度视频在3D-HEVC编码框架中编码复杂度较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一致性的深度视频快速帧间编码算法. 首先把深度视频划分为4个区域: 彩色和深度视频均运动区域、彩色视频运动但深度视频静止区域、彩色视频静止但深度视频运动区域以及彩色和深度视频均静止区域. 然后, 根据不同分区对最大编码单元设计不同的编码策略. 结果表明, 本算法与原始测试平台HTM-10.0相比, 在绘制的虚拟视点质量几乎一致的情况下, 各序列深度视频编码时间平均节省了63.58%, 总体编码时间节省了40.13%.  相似文献   

2.
对于视频编码等视频应用来说,准确客观地评价其视频质量至关重要.在客观结构相似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基于区域加权的结构相似度视频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三维Sobel矩阵提取的视频时空特性,将视频帧定义为强边缘、弱边缘和平滑三大区域进行加权求得质量分,并结合了人眼对失真的边缘块和失真帧较为敏感等视觉特性.在LIVE测试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人类视觉的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平面相机阵列四参考视点的深度图像绘制(Depth Image Based Rendering,DIBR)方案允许用户全方位身临其境地体验场景,可有效避免虚拟视点图像边界空洞,然而该方案引入了较为显著的伪影、背景渗透等失真.为此,提出一种深度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引导的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H.264/AVC视频隐写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视频隐写算法对视频质量和码率影响较大等问题,结合H.264编码标准的宏块分割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视频隐写算法.该算法对原始载体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判断其是否为非平滑块,再对帧做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根据H.264/AVC编码的宏块分割特性得出的分块大小选择合适的嵌入量,在DCT块的低频区域进行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进行秘密信息嵌入后,对视频序列的影响较小,亮度分量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平均下降约1.323dB,隐写分析平均检测率为35.73%,算法的平均嵌入容量为417b/帧,对码率影响仅在3%以下,攻击后提取秘密消息的相似度(SIM)值在0.79以上.因此,该算法对视频质量和码率影响较小,并具有抗噪声、滤波攻击,隐写容量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鉴于传输丢包会严重影响视频重建质量,甚至大范围传播错误,因此通过研究视频通信质量与传输丢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合网络丢包特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该失真模型结合了快速宏块级失真估计方法及帧间宏块拷贝和视点间宏块拷贝的错误隐藏方法,可在丢包信道下快速估计宏块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宏块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准确度较好,可为立体视频传输失真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对立体视频通信质量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宏块模式选择带来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宏块模式选择快速算法.首先分析了最优模式选择的统计特征,接着根据宏块的亮度信息对图像进行区域划分,进而对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模式,以达到快速找到最优模式的目,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亮度绝对均值差的宏块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算法在保持率失真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编码速度比多视点视频编码校验模型JMVM提高4.14~9.83倍.  相似文献   

7.
由于丢失不同帧对立体视频质量的终端感知影响不同, 因此提出一个面向内容感知的帧重要性区分模型. 根据立体视频序列的时空相关性及视频帧之间错误扩散的特性, 新模型从帧丢失引起的当前帧的错误隐藏失真和帧丢失引起后续帧的错误扩散失真两方面来计算帧重要性. 实验结果表明: 新模型能够在编码端准确地估算各帧对终端感知的重要性, 对不同运动剧烈程度和视差大小的立体视频序列都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TM5码率控制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DCT域计算帧和宏块复杂度方法;同时取消了TM5中多个虚拟缓冲区,仅保留唯一缓冲区以平滑码率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与TM5相比,能够有效地提高场景切换时视频质量,而且也保证了虚拟缓冲区的一致性,防止缓冲区的上溢和下溢.  相似文献   

9.
多视点视频作为1种新型的数字媒体,其独特的立体感和视点交互功能使它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现有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技术,针对几种典型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案进行重点讨论,对比了各编码方案的率失真性能,并对几种典型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基于递归计算的像素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没有完善的预测参数求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的自适应立体视频预测参数的求取算法.该算法根据立体视频时空域特性,确定未丢失的帧间编码宏块采取的运动估计方法,并采用时域或者视间视差补偿的方式确定端到端预测失真及隐藏失真,进而确定时域和视间预测参数.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预测参数固定取值算法相比,各视点的失真误差都有所减小,且对各种特性的序列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立体视频传输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根据人眼的立体掩蔽效应,提出了基于感知的右视点质量可分级编码算法.该算法将宏块分为3类:平坦块、纹理块和边缘块,通过不同的量化步长使得右视点图像块的质量可分级.实验证明根据左视点的图像质量,右视点在人眼感知范围内码率减少25%~37%.该算法能在人眼主观察觉范围内很好地提高码率,进一步消除人眼立体视觉冗余.  相似文献   

12.
景深视频因高清、美观广受大众喜爱。然而,要从海量视频中检出此类视频十分困难。已有较多研究基于景深图像成像原理,开展景深像素分割算法研究,但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视频分类场景。本文针对景深视频类型,设计了可预测视频类型的深度网络。根据景深成像原理,各语义物体之间相对相机的景深深度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为此提出以图像深度为指导,利用深度预测模块预测图像的景深深度信息,将其合并后输入至分类网络进行训练检测,以降低景深视频误检率,提升网络模型的性能。此外,针对现实需求中该领域有标数据较少,而不同数据集分布会降低性能的问题,设计了迭代式景深视频数据集收集方法,以较低的劳动成本快速收集所需要的视频数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算法在快手线上的景深视频数据集中识别准确率达85.7%。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模型的姿态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深度估计算法,该算法能根据特征点对而不是单个的特征点与相机的几何关系,直接计算出相机运动前后特征点的深度.根据该深度估计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得到闭式解的运动参数估计方法.该姿态估计方法实时性高、便于实际应用,其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虚拟场景要求有更自然的交互范式以满足用户需求,图形化范式可作为自然范式的有效补充,目前对图形化范式在虚拟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在应用时,图形化范式与虚拟场景中的主体物可能存在深度冲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交互范式——SOMRM范式,并以虚拟现实(VR)找不同和增强现实(AR)俄罗斯方块场景为例,对添加光圈模糊和调节组件与被试间距离2种缓解虚拟场景中深度冲突的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被试在虚拟场景中执行查看、抓取、滑动等交互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偏差等数据,从易学性、准确性、易用性、真实性、舒适性等6个维度上比较了2种深度冲突缓解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光圈模糊能较好缓解虚拟场景交互中的深度冲突。  相似文献   

15.
虚拟场景要求有更自然的交互范式以满足用户需求,图形化范式可作为自然范式的有效补充,目前对图形化范式在虚拟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在应用时,图形化范式与虚拟场景中的主体物可能存在深度冲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交互范式——SOMRM范式,并以虚拟现实(VR)找不同和增强现实(AR)俄罗斯方块场景为例,对添加光圈模糊和调节组件与被试间距离2种缓解虚拟场景中深度冲突的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被试在虚拟场景中执行查看、抓取、滑动等交互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偏差等数据,从易学性、准确性、易用性、真实性、舒适性等6个维度上比较了2种深度冲突缓解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光圈模糊能较好缓解虚拟场景交互中的深度冲突。  相似文献   

16.
渣池和金属熔池是电渣熔铸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区域。渣池深度是基本的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到熔铸过程的稳定和熔铸效率,金属熔池深度则是重要的目标控制参数,直接影响着熔铸件的结晶,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采用有限元法,耦合求解了渣池电场和渣池及熔池温度场,得出了不同渣池深度条件下金属熔池深度的变化情况。最小二乘拟合模拟结果表明,金属熔池深度与渣池深度呈负线性相关。实验研究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论将为实际生产中优化工艺参数、提高生产率和控制铸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