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丹丹  贾金锋 《物理学报》2023,(23):146-151
以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线,回顾了表面物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致敬为中国表面物理做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通过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中国表面物理蓬勃发展,不仅做出了很多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也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Z箍缩物理实验的发展,研究了超细钨丝和钼丝的制备工艺、钨丝表面镀金工艺、氘代聚合物纤维制备工艺和表面纳米涂层银工艺,初步进行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调研了研制丝阵负载自动绕丝设备的可行性,研究了各种丝阵负载的结构及靶场安装调试工艺,完成了3轮Z箍缩物理试验用负载的制备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院Z-箍缩物理实验的发展,本年度进一步研究了钼丝的制备工艺、钼丝表面镀金工艺、氘代聚合物纤维制备工艺和表面纳米涂层银工艺,初步进行了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银的研究,调研了研制丝阵负载自动绕丝设备的可行性,研究了各种丝阵负载的结构及靶场安装调试工艺,完成了两轮Z-箍缩物理试验用负载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压原子物理平台束流线的主要结构和特点,简要分析了利用高压平台真空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需求,讨论了开展原子分子物理、表面物理、材料物理和生物物理相关的物理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关荣华  张书敬  杨国琛 《物理》2003,32(9):577-582
液晶表面和与它接触的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作为边界条件对液晶显示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并影响着液晶表现出的各种物理效应.液晶表面和界面科学一直是液晶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一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从物理机理出发寻找正确反映界面作用规律的数学物理方程,以便完善发展液晶界面理论,指导界面诱导技术.文章就这一研究领域已取得的成果、未解决的问题、当前研究的热点(一级转变和挠曲电效应)及目前有争议的问题(表面弹性项是否存在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第7届学术会议于1995年9月26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了此次大会.与会代表近百人,其中正式代表76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代表中年轻人约占60%,他们年富力强,生气勃勃,又都来自教学及科研第一线,这预示着我国表面与界面物理研究后继有人.国内外的一些公司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交流并展示了他们的产品,受到会议的欢迎.本届学术会议共有86篇学术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原子结构、表面电子态、表…  相似文献   

7.
表面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性质.近十几年来发展了一系列表面分析技术,使表面物理的微观研究成为可能.同时,表面物理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背景,它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际中发挥作用.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表面物理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研领域蓬勃发展起来了. 固体与气体,固体与液体,不同固体之间都存在着表面和界面.这些表面和界面构成物质的一个独特的非均匀相,它们的特性与体内不同.而这些表面特性在往能决定表面附近的各种反应过程,有时又深深地影响着体内的物理化学性质.表面物理的研究有着广泛的意义.譬如,在冶金学中需要研究金属材料的脆…  相似文献   

8.
表面物理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它研究物体表面的物理现象,包括成分和原子结构的变化,电子状态和原子、分子和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物理现象对物体各种性质的影响.这些研究给改进电子器件的性能,控制表面化学反应,以及发展各种新材料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表面物理研究,中国科学院从1984年正式开始筹建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表面物理实验室,现已正式对全国开放. 这个实验室是以研究表面和界面的基本物理性质为主要内容,与其它学科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与国民经济有关的重大课题的表面和界面研究.表…  相似文献   

9.
建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320KV—ECR离子源表面物理实验终端,阐述了该实验终端的关键技术参数,描述了即将开展的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的物理研究工作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牧  谢仿卿  王恩哥 《物理》1999,28(8):475-479
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物理、化学性质发生空间突变的二维区域,材料的许多重要物理、化学过程首先发生在表面,同时材料的很多破坏和失效也首先起源于表面和界面。因此,表面是材料与外部环境直接发生联系的窗口,从研究材料表面界面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入手最终可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过去10年中,材料表面科学在促进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纪之交乃至下一世纪,表面科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  相似文献   

11.
在钚合金的腐蚀过程中,其表面氧化物的物理和化学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实验上发现的表面氧化物有PuO2,Pu2O3,PuO2+x等。不同种类的表面氧化物,物理和化学行为相差很大,对钚表面的进一步腐蚀影响也不同。充分了解02等小分子气体在钚表面的行为,有助于加深对Pu的腐蚀老化过程以及Pu与环境介质相容性等实际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颖的激光清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豫  陆冬生 《物理》1996,25(9):544-549
利用激光来清除各种器件及材料表面上吸附的各种微粒及污染物,是近年来激光技术应用的一个迅速发展的方向.文章概述了激光清洗技术的最新发展,介绍了激光清洗技术的基本工艺过程及物理机制,讨论了其应用及发展方向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无箔二极管径向绝缘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绝缘子表面闪络的物理机制,对四种径向绝缘结构模型,用PIC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分布,比较它们三结合点以及沿绝缘子表面的合成电场大小,加导引磁场,考虑电子束发射、模拟电子回流对绝缘子表面闪络的影响,由此提出优化结构,对实际工程设计绝缘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物理通报》2007,(2):17-17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F4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薄膜生长动力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Si(111)单晶衬底上Pb薄膜中的厚度变化对原子表面扩散运动的影响,证明了量子尺寸效应对原子表面扩散运动的调制作用.该成果被选作封面图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相似文献   

15.
钟迪生  沈群 《应用光学》1995,16(3):51-63
本文论述应用光学薄膜技术对汽车窗口玻璃和塑料的若干性能进行改进的技术发展水平,这些性能包括塑料表面的硬化,红外区的反射,紫外区的吸收,偏振化作用,双折射,憎水性以及光学角度选择性等,评论等离子体处理和物理蒸汽淀积薄膜工艺近来应用的一些例子。对于物理蒸汽淀积薄膜所提供的异常功能连同实际使用中它们的耐久性作了特殊的强调。  相似文献   

16.
绝缘子的真空表面绝缘特性研究真空下的高压沿绝缘子表面击穿物理过程,称真空表面闪络过程。影响该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绝缘材料结构、空间电场分布、表面处理方法、所加电压特征,脉冲宽度等。研究了真空表面闪络过程,有两类理论:二次电子发射崩溃和电子引发极化松弛。SEEA理论以绝缘子表面在电子轰击下发射二次电子为基础,包含了电子诱发脱附和脱附气体离子化,并且对闪络过程产生的影响等过程,对表面闪络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一、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前,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物理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也迅速的向纵深、向边缘、向前沿全方位发展。一方面,物理学正高速向其它学科渗透,形成众多的新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如晶体物理、表面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海洋物理、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天体物理、低温物理、音乐物理、光子学、光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光谱学、断裂力学、地震力学、建筑声学等。另一方面,物理学还正在各技术应用科学中迅猛发展。如核技术、激光脉冲技术、射流技术、表面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谱线分折技术、数控、遥控通讯技术、红外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 与此同时,电视、电脑、电冰箱、电子游戏机、BP机、大哥大、微波炉等大批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平民百姓家庭;B超、CT扫描、核磁共振仪、激光计数器、光导纤维、程控电话、电子计算机、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激光排印等各式仪器、各种技术的普遍使用,使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更能享受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低温等离子体研究进展(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南 《物理》2006,35(2):130-139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等离子体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磁场重联、尘埃等离子体等,使人们对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掀起了新的热潮.在应用方面,几乎所有理工类实验室都有涉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实验装置,这使得在我国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研究非常普及,包括微电子工业中的等离子体工艺,各种坚硬、耐腐蚀、耐摩擦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制备,聚合物以及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等等.随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低温等离子体的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低温等离子体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介绍了一些有关低温等离子体的热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学进  陆延青  陈延峰  朱永元  祝世宁 《物理学报》2017,66(14):148705-148705
作为束缚于表面或界面的电磁波与极性元激发的耦合模量子,表面极化激元是克服衍射极限的核心物理.在紫外、可见以及近红外波段,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展现出了亚波长特性,具有高分辨成像等应用,并发展成为"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亚波长光学"学科;在中红外波段,表面声子极化激元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太赫兹波段曾是人类认识的空白区域,近三十年来得以高速发展,其战略意义重大.具有克服衍射极限能力的太赫兹表面极化激元同样是小型化与集成化太赫兹器件,以及太赫兹超高分辨成像的重要物理基础.近几年来,对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研究突飞猛进,诞生了"石墨烯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亚波长光学"这门学科,并贡献于太赫兹领域.本文对可在太赫兹波段工作的人工超构材料、掺杂半导体、二维电子气、二维材料、拓扑绝缘体等结构材料的表面极化激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介绍,为研制克服衍射极限的太赫兹集成光子学器件提供可资借鉴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影响TiO2薄膜亲水性的三种物理特性有——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颗粒大小。本文中使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TiO2薄膜,使用AFM、静态接触角检测对不同厚度的TiO2薄膜的物理特性以及亲水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薄膜表面的颗粒尺寸及表面粗糙度,薄膜表面形貌对TiO2薄膜亲水特性有着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