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SrMgAl4 O8:Eu2+,Dy3+在非极性树脂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用硅烷偶联剂YDH-570在强酸条件下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质量变化、比表面积、ATR-FTIR、SEM(能谱分析)和发光性能分别研究了该条件下不同ptH值改性对材料表面组成、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强酸条件下改性效果十分显著;当pH值由0.6增加到0.72时,样品增重率达23.3%,33.3%,53.3%,比表面积净增75.6%,215.2%,265.4%;对于改性效果较明显的pH为0.72的样品,能谱分析证实是一种片状有机包覆层结构;余辉衰减曲线表明,表面改性对材料发光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鄄凝胶法制备了SrAl2O4∶Eu2 ,Dy3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和络合剂等对溶胶鄄凝胶形成的影响,研究了灼烧温度对SrAl2O4∶Eu2 ,Dy3 晶相、颗粒尺度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800℃时SrAl2O4晶相开始形成但没有发光,而在1100℃烧结的样品则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样品平均晶粒尺寸随灼烧温度升高而增加,平均晶粒尺寸为20~40nm。样品的激发光谱是峰值在240,330,378和425nm的连续宽带谱,发光光谱是峰值在523nm的宽带谱,与SrAl2O4∶Eu2 ,Dy3 粗晶材料相比,发光光谱发生了“红移”现象。样品的热释光峰值位于157℃,与SrAl2O4∶Eu2 ,Dy3 粗晶材料相比,峰值向低温移动了13℃。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前驱体,后经热处理方式制备不同晶相的LaBO3∶Eu^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硼酸用量、热处理温度及初始溶液pH等对晶相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具有单斜结构、正交结构及单斜和正交两相混合结构。适当的硼酸用量、较高的热处理温度及较高的初始溶液pH值易于获得正交结构的荧光粉。红外光谱显示:pH值和硼酸用量影响前驱体成分,热处理温度影响晶相的转变。SEM结果显示:LaBO3∶Eu^3+荧光粉的晶粒尺寸随着pH值的增加逐渐减小,与XRD计算结果相一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正交结构的LaBO3∶Eu^3+发光粉具有较高的紫外吸收和较为纯正的红色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4.
稀土-沸石-TiO2三元体系光催化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钛酸丁酯、稀土硝酸盐、斜发沸石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沸石-TiO2三元体系的光催化剂.使用IR,TG-DSC,XRD,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以甲基橙为目标物,太阳光为光源,用光解率对光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随着沸石负载TiO2量的增加,光催化剂的3 h光解率也逐渐提高; 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光解率越大; 当溶液pH约等于5时,光解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三基色荧光灯用绿色发光材料,其发光效率对总的光通量影响很大[1],因而探索不同体系的绿色发光材料的合成将意义重大.由于Tb3 离子具有较好的特征绿色发射,所以研究铽的不同体系绿粉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课题[2].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具有发光亮度高,合成温度适中,色坐标x值大等优点,因而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的热门[3-5].  相似文献   

6.
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液,加入适量的聚乙烯醇做成膜物质,用浸渍拉提法在石英玻璃表面上得到均匀的薄膜,然后经过适当的干燥和热处理得到Y2O3∶Eu3+发光薄膜.讨论了Eu3+的掺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发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8%(摩尔分数),薄膜的发光性能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强,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00℃后,薄膜的发光性能基本上稳定.同时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悬浮无容器技术制备出了Nd3+/Yb3+稀土离子共掺杂的TiO2-La2O3-ZrO2(TLZ)发光玻璃.利用差热分析(DTA)技术研究了该类新型稀土掺杂TiO2基上转换发光玻璃的热稳定性,主要包括玻璃化转变温度、析晶起始温度以及析晶峰值温度.并采用两种热分析动力学计算方法得到TLZ玻璃的析晶活化能值和指前因子.本文还研究了TLZ发光玻璃的力学性能,发现其维氏硬度大小为7.50 GPa,断裂韧性大于1.20 MPa?m1/2.此外,还对TLZ玻璃在808 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光谱中有三个强发射谱峰.优异的上转换发光性能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表明,这类新材料在上转换器件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离子Er3 及Er3 /Yb3 的TiO2纳米晶体,考察了样品在980 nm激发光源作用下,不同的稀土离子掺杂量、不同的焙烧温度、不同的激发温度等对其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并对Er3 /Yb3 共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吡啶—2,6—二甲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3种配体分别与10余种稀土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 研究其水溶液荧光强度 , 结果发现, 只有Tb3+和Eu3+有较强荧光, Dy3+和Sm3+只有非常弱的荧光, 而其他稀土离子不发光.荧光强度顺序除配体DPA为Eu3+>Tb3+ >Dy3+>Sm3+外, 其余配体的荧光强度顺序为Tb3+>Eu3+>D y3+>Sm3+. 以数种4-位取代吡啶-2,6-二甲酸衍生物为配体, 与Tb3 +形成二元配合物体系, 研究了pH、溶剂等因素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测定了pH近中性情况下配合物体系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发光寿命等; 研究了3或4-位不同取代基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当pH值近中性时体系的发光性能最好; (2) 不同取代基对体系的发光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时, 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的发光体系; (3) 溶剂效应的影响对体系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大, 其中低极性溶剂对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高极性溶剂. 其中4-异丙氧基吡啶-2,6-二甲酸、 4 -乙酰氨基吡啶-2,6-二甲酸和3-乙酰氨基吡啶-2,6-二甲酸为Tb3+的理想敏化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Eu3+掺杂SrMgB6O11纳米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对SrMgB6O11:Eu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以成功地合成粒度均匀、结晶完好的SrMgB6O11:Eu3+纳米发光粉.深入研究了反应温度和pH值对SrMgB6O11:Eu3+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时形成了尖锐且强度最强的衍射峰,同时FESEM也表明此时所得材料为纳米棒组成的规则扇形形貌,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XRD图中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说明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FESEM也表明该荧光粉已变为球形颗粒.归属了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中各激发峰所对应的能级跃迁.荧光光谱也显示:反应温度和pH值影响着Eu3+在晶格中的对称性,且反应温度为120℃及pH值为9时,Eu3+在晶格中的对称性较好.另外,还初步探讨了纳米粒子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A series of carbazole-dendronized tris(2,4,6-trichlorophenyl)methyl (TTM) radic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dendronized radicals up 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were compared systematically to understand how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evolve with generati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PLQY)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generation, and the fourth generation (G4TTM) in cyclohexane solution showed a PLQY as high as 63 % at a wavelength of 627 nm (in the deep-red region) from the doublet state. The dendron modification strategy also showed a blue-shift of the emission on increasing the generation number, and the photostability was also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bare TTM radical.  相似文献   

13.
李庚  李洁  姜泓宇  梁效中  郭鹍鹏 《化学进展》2022,34(10):2222-2238
具有力刺激响应发光特性的聚合物材料是刺激响应发光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在聚合物力化学、应力检测、聚合物损伤监控、特种包装材料等领域受到了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这类材料通常是将具有力刺激响应发光特性的小分子作为发光力敏团,通过化学键合或物理掺杂的方式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制备得到。力刺激作用通过聚合物基体传导到发光力敏团,引起发光信号变化,实现力刺激响应发光。本文结合发光力敏团的力刺激响应发光原理和力刺激响应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对力刺激响应发光聚合物进行了综述,期望对力刺激响应发光聚合物的研发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tutorial review consists of five main sections. The first giv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the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need for luminescent assemblies. The next four sections present the various assemblies based on the metal ions used to assemble the final structures. Each of these sections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synthesis, and ground and excited-state properties of the ligands and complexes in question. The review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avenues of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时间分辨荧光生物标记作为一种灵敏的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在科研及医疗机构已获得广泛应用.传统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以稀土螯合物作为分子探针,存在着光化学稳定性差、长期生物毒性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因其优异的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能,是目前普遍看好且有望成为替代稀土螯合物的新一代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利用稀土纳米探针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Ce3+ 激发态能级与导带之间杂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讨论了电场强度与场致电离之间的关系。实验测得的SrS∶Ce TFEL发光波形表明, 在正弦电压驱动下的半周期内, 一种样品在上升沿有发光, 而另一种样品在上升和下降沿有两个发光峰。这种不同的产生与样品中硫空位对SrS∶Ce 激发和发射过程的影响有关。上升沿的发光主要是由直接碰撞激发引起的分立中心的发光, 而下降沿的发光及上升沿的部分发光属于因电离而引起的复合发光。  相似文献   

18.
The synthesis of well-defined luminescent organoboron polymers via a novel three-step procedure starting from silylated polystyrene is reported. Highly selective borylation of poly(4-trimethylsilylstyrene) (PS-Si), followed by replacement of the bromine substituents in poly(4-dibromoborylstyrene) (PS-BBr) with substituted thienyl groups (R = H, 3-hexyl, 5-hexyl), and final introduction of the 8-hydroxyquinolato moiety yields a series of new organoboron quinolate polymers in 67-83% isolated yield. The hexyl-substituted polymers are highly soluble and solution-processable yielding thin films that efficiently emit light at 513-514 nm upon excitation at 395 nm.  相似文献   

19.
邻苯二甲酸铽发光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液相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铽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滴定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Tb2L3·6H2O。热分析(TG DTA)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17℃以下稳定性较好。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块状晶体物质,晶粒大小为1~2μm。荧光光谱分析(PL)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铽的特征荧光。将制得的发光配合物与粘胶纤维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酸浴湿法纺丝,制得稀土发光粘胶纤维。对所得的发光纤维进行荧光光谱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270nm的激发下,发射峰位于540nm附近。它归属于5D4→7F5跃迁,是Tb3+的特征绿色发光,与配合物的光谱极为相似。漫反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与粘胶纤维相比,加入发光配合物后的粘胶纤维对紫外光有明显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GaN基发光材料的基本特性和GaN基器件的应用领域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简述了GaN基材料的生长技术,着重介绍了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