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计算了CrⅠ至CrⅩⅩⅣ离子的基态能量和各价电离势 ,类氦Cr2 2 离子的电四极矩和磁偶极矩光谱跃迁数据。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er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氦Cr22 离子的精细结构能级,能级宽度,激发态寿命和光谱跃迁参数。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所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值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Cr21+离子1s23d-1s2nf(4≤n≤9)的跃迁能和1s2nf(n≤9)态的精细结构.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对能量的高阶相对论修正.依据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f的量子数亏损.据此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计算了Cr21+离子1s23d-1s2nf(4≤n≤9)跃迁的振子强度.与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该离子从1s23d态到电离阈附近高激发束缚态间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到相应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将Cr21+离子的这一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离子推力器工作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离子推力器工作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建立起离子推力器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的Simulink控制模型,根据模型分别对我国研制的30 cm口径以及20 cm口径离子推力器的工作输出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通过推力测量试验对理论值进行了比对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在推力理论计算过程中引入二价Xe离子比率和束流密度分布推力修正,以及推力均方误差修正后,推力理论值与实测值符合性较好,计算误差小于1 mN,证明了推力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组态相互作用和相对论修正对低Z(原子序数)及中等Z类He离子双电子谱的影响,使用准相对论及非相对论的Hartree-Fock自洽场方法计算了描写双电子伴线的原子参数。计算结果表明,(1)组态相互作用对类He离子双电子诺有显著影响;(2)对中等Z的类He离子,仅以能量微扰的形式计入相对论修正是不足够的,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计算结果,不仅要考虑相对论修正对单、双激发态能量的影响,而且要考虑该效应对径向波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分子轨道理论CIS(ConfigurationInteractionofSinglySubstitution)的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掺杂Ca和Cr离子的YAG晶体中 [CrO4 ]4 -团簇离子的能级结构。结果给出了Cr4 团簇 2 0个谱项能级随Cr -O键距的变化 ,对比表明在间距为 173pm时 ,能级结构在可见光及近红外范围的主要光谱特征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7.
周映雪 《发光学报》1982,3(2):10-15
在各向同性压力下,观察到77°K时n—GaAs样品中Cr2+离子的光致发光。这个光谱带是由Cr2+离子的激发态5E到基态5T2的跃迁所致。由于Cr2+离子在晶体场中有较强的杨一泰勒效应,时发光光谱产生影响。本文考虑静态杨一泰勒效应计算了发射光潴,估计了杨一泰勒能量,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用从头计算方法(Ab)研究BeF~+离子的光谱性质.在icMRCI+Q/Q5+CV+DK的理论水平下计算得到了BeF~+离子的16个态的势能曲线,为了提高精确度,对势能曲线进行核价相关修正及相对论修正两种修正计算,画出了16个态的势能曲线图.拟合势能曲线得到其光谱常数(D_e,T_e,R_e,ω_e,ω_ex_e,ω_ey_e,B_e,α_e和β_e).分别计算了各个振动态对应的的振动能级.  相似文献   

9.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Cu26+离子1s23s和1s2np (n £ 9)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在计算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对体系能量的一级修正、估算高阶相对论修正和QED修正的基础上,计算了该离子1s23s-1s2np的跃迁能、波长和在三种规范下的振子强度,得到与现有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的结果.与量子亏损理论结合,将对该离子能量和振子强度的理论预言准确地外推到包括连续态的整个能域.  相似文献   

10.
ECPSSR理论是解释离子-原子碰撞内壳层电离最成功的理论之一.我们用VISUAL FORTRAN编写了ECPSSR理论计算程序,修正了ISICS程序中的错误,本程序可以对各种入射离子与靶原子的组合进行计算,给出K,L,M的壳层及次壳层电离截面以及相应的X射线产生截面,并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对入射离子运动进行相对论修正.采用所编写的程序计算了一些碰撞体系的电离截面和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其他程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从头计算方法(Ab)研究BeF~+离子的光谱性质.在icMRCI+Q/Q5+CV+DK的理论水平下计算得到了BeF~+离子的16个态的势能曲线,为了提高精确度,对势能曲线进行核价相关修正及相对论修正两种修正计算,画出了16个态的势能曲线图.拟合势能曲线得到其光谱常数(D_e,T_e,R_e,ω_e,ω_ex_e,ω_ey_e,B_e,α_e和β_e).分别计算了各个振动态对应的的振动能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从头计算方法(Ab)研究BeF~+离子的光谱性质.在icMRCI+Q/Q5+CV+DK的理论水平下计算得到了BeF~+离子的16个态的势能曲线,为了提高精确度,对势能曲线进行核价相关修正及相对论修正两种修正计算,画出了16个态的势能曲线图.拟合势能曲线得到其光谱常数(D_e,T_e,R_e,ω_e,ω_ex_e,ω_ey_e,B_e,α_e和β_e).分别计算了各个振动态对应的的振动能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Cr^22+离子的精细结构能级,能级宽度,激发态寿命和光谱跃迁参数。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QC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所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值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理论 ,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 (GRASP2 )” ,考虑量子电动力学 (QED)效应和Breit修正 ,涉及实验谱中Au等离子体M带的几类重要跃迁 ,计算了Au4 8 —Au52 离子的能级结构和能级简并度 .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各离子的配分函数 ,由配分函数计算等离子体内这五种离子的电离与复合平衡常数 ,根据同时反应的平衡理论研究电离与复合达到平衡时等离子体内各离子的相对分布基于全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理论 ,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 (GRASP2 )” ,考虑量子电动力学 (QED)效应和Breit修正 ,涉及实验谱中Au等离子体M带的几类重要跃迁 ,计算了Au4 8 —Au52 离子的能级结构和能级简并度 .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各离子的配分函数 ,由配分函数计算等离子体内这五种离子的电离与复合平衡常数 ,根据同时反应的平衡理论研究电离与复合达到平衡时等离子体内各离子的相对分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pH值、吸附剂量、吸附质浓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磷酸酯化改性梨渣吸附Cr(Ⅵ)离子的效果。溶液初始pH 4.5时,Cr(Ⅵ)离子的吸附达到最大值;酯化梨渣≥10g.L-1能除去Cr(Ⅵ)为100μg.L-1溶液中的86.5%的Cr(Ⅵ)离子。酯化梨渣对Cr(Ⅵ)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其最大吸附能力为67.56μg.g-1。Cr(Ⅵ)离子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90min,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描述酯化梨渣对Cr(Ⅵ)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类氦离子V21+精细能级结构及跃迁光谱的相对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加轨道极化修正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类氦离子 V21+的跃迁几率和跃迁波长,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比较了极化对能级、能级间隔 和不同类型跃迁的影响,并讨论了轨道极化修正函数。  相似文献   

17.
用扩展的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铍离子Cr20+、Cu25+和Lr99+的170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其他各种跃迁参数,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加轨道极化修正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计算了类氦离子V2 1 的跃迁几率和跃迁波长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比较了极化对能级、能级间隔和不同类型跃迁的影响 ,并讨论了轨道极化修正函数。  相似文献   

19.
韩银录 《中国物理 C》2004,28(5):512-515
根据中子与天然核Cr及其同位素反应的总截面,去弹性散射截面和弹性散射角分布的实验数据,获得了入射中子能量从1MeV—250MeV的一组普适中子与Cr及其同位素反应的光学模型势参数.应用光学模型,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理论,和预平衡反应的激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中子与52Cr反应的所有截面、角分布、能谱和双微分截面.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应用坩埚下降法生长了掺杂Cr与双掺杂Cr,Zn的LiNbO3晶体。测定了掺杂晶体不同部位的吸收系数。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法测定了Cr离子在LN晶体中的浓度,并计算了Cr离子在LiNbO3晶体中的有效分凝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掺杂Cr的LiNbO3晶体中,随着Cr^3 掺杂浓度从0.1增加到0.5mol%时,其有效分凝系数从3.75减少到2.49,Cr^3 离子在晶体中的浓度分布差异逐步减少;ZnO的掺入能有效地减少Cr^3 的分凝系数,然而ZnO掺杂浓度从3增加到6mol%时,其有效分凝系数且从1.85增加到2.25。可从ZnO组分对Cr离子的排斥作用及Zn离子在LN晶体中随掺杂数量变化的分凝现象解释了产生Cr离子浓度及有效分凝系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