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型以及在柑桔树冠内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在树冠内各方位也属聚集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一,其中,内,外层聚集强度基本相同,西方和下层聚集强度大;从10月至12月,随着时间推移,扩散聚集趋势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型以及在柑桔树冠内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在树冠内各方位也属聚集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一,其中,内、外层聚集强度基本相同,西方和下层聚集强度大;从10月至12月,随着时间推移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甜螨属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中国食甜螨属Glycyphagus4个巳知种的形态特征、在国内的分布、寄主和栖息地等,并列出螨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太湖、巢湖、鄱阳湖中褶纹冠蚌寄生蚌螨的感染调查,发现3个湖泊的褶纹冠蚌中有3种蚌螨寄生,但蚌螨群落组成不同。弯弓蚌螨是巢湖的绝对优势种,优势度指数为99.7%;太湖的优势种是Y纹蚌螨,优势度指数70.3%,次优势种为弯弓蚌螨,优势度指数23.4%;鄱阳湖优势种是Unionicola spp,优势度指数52.4%,次优势种为弯弓蚌螨,优势度指数29.5%。蚌螨在宿主褶纹冠蚌内都呈聚集分布,但3个湖泊中不同种寄生蚌螨的分布参数不同,说明其聚集强度不同。利用卡方对种间关联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中Y纹蚌螨与弯弓蚌螨之间呈负关联关系(x^2=5.95〉x0.05^2 =3,84,V=-0.57),弯弓蚌螨与Unionicola spp.呈正关联关系(x^2=4.22〉x0.05^2=3.84,V=0.48)。由群落相似系数可以看出3个湖泊寄生蚌螨群落相似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应用扩散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 m——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方钝绥螨在柑桔园的分布型。结果表明,东方钝绥螨在柑桔园呈聚集分布。其最适抽样数N=7.34+31.357 5 x1/2,利用该螨释放防治叶螨的序贯抽样的上下限T0(N)=4.2276N±6.3663 N1/2 .  相似文献   

6.
巴氏新小绥螨在江西安远的高峰期出现在9~11月之间。通过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 直线回归分析法,得出巴氏新小绥螨成螨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当样方平均密度在2.89头以上时,其聚集原因是由于巴氏新小绥螨本身的聚集习性和环境条件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当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弯弓蚌螨在宿主三角帆蚌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扩散性指标(Iδ),方差(V)与均值(X)的比大于1;Taylor幂函数法则lgV=lg9.954 1.227lgx。Iwao平均拥挤度(X^n)和平均密度(X)间的关系X^n=3.862 2.142X等方法,结果表明:弯弓蚌螨在宿主三角帆蚌中的分布为聚集型。  相似文献   

8.
列出中国粉螨属AcarusL.6个已知种在国内的分布及其食性和栖息地等,并列出成螨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对鄱阳湖地区4种蚌螨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种群数量最大,丰盛度为20.26±50.00;丫纹蚌螨(U.ypsilophora)种群数量最小,丰盛度为0.29±1.28。弯弓蚌螨和丫纹蚌螨在外鳃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9.031 7±20.153和0.206 3±0.975 4;簇刺蚌螨(U.penicillatus)在内鳃分布数量最多,为0.688 5±6.764;敏捷蚌螨(U.agilex)则在斧足上分布较多,为0.615 1±0.443 9。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240 7;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99 6。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5.221 2;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间生态位重叠。敏捷蚌螨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526 7;丫纹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287 8。弯弓蚌螨与丫纹蚌螨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2.649 4;丫纹蚌螨与敏捷蚌螨的重叠值最小,为1.910 0。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103 8;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52 8。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11.598 9;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褶纹冠蚌内4种蚌螨对资源的竞争可能集中在时间上;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弯弓蚌螨较适宜在褶纹冠蚌内生存,簇刺蚌螨有可能与之发生竞争。  相似文献   

10.
木薯园朱砂叶螨种群消长动态与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在江西东乡木薯上的种群消长表现为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8月份,另一个出现在11月份,且朱砂叶螨大量爆发。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r的m*-x直线回归分析法,得出朱砂叶螨在7~11月份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最适抽样数N=29.8+37.15/x。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普通肉食螨对腐食酪螨捕食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普通肉食螨不同螨态对腐食酪螨在五个恒温状态下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普通肉食螨不同螨态对腐食酪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中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雄螨、幼若螨;在猎物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捕食螨自身密度对捕食率有干扰作用,密度升高,捕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中国食酪螨属三新记录: (1) 阔食酪螨(Tyrolphagus Palmarum Oudemans) (2) 瓜食酪螨T.neiswanderi Johnston) (3) 线嗜酪螨[T.linil Oudemans]并描述了它的形态和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三工河流域绿洲不同生境土壤螨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动态,2011年4、7、9及11月中旬分别对以该绿洲的用材林、防护林、苗圃、耕地、盐碱地、灌木林及荒草地生境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法分离0~20 cm土层中的土壤螨类,并分析了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共获得土壤螨类7754只,隶属于蜱螨亚纲4亚目72科100属,其中刀肋甲螨属和若甲螨属为优势类群.7种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类群、个体密度和多样性之间以及不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依次为防护林苗圃用材林耕地荒草地灌木林盐碱地.时空分布调查发现,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并在不同土层及季节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季节动态变化依次为秋季最多、其次春季和冬季,夏季最少.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间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属于中等不相似(处于0.25~0.50).结果表明,该流域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生境和季节差异特征,气候差异、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是影响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和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朱砂叶螨在都昌县转Bt基因棉上的种群消长表现为一个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密度高达5.4头/株;通过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等的m*-x直线回归分析法,得出朱砂叶螨在6~10月份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最适抽样数N=39.8+28.775/x。本研究为转Bt棉田防治朱砂叶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采自江西的叶螨科两新纪录,卡里苔螨Bryobia kakuliana Reck,(1956)和日本文叶螨Eurytetranychus uaplnicus Ehara,1980,并首次报导了卡里苔螨的幼螨,若螨I和若螨Ⅱ。文内测量单位为μm。  相似文献   

16.
东方钝绥螨对柑桔全爪螨捕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方钝绥螨在5种温度、7种初始猎物密度条件下对柑桔全爪螨捕食效应的实验研究,提示在16-28℃温度范围内,东方钝绥螨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数学模型及最大捕食量显示温度对东方钝绥螨的最大捕食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5种粉螨为实验材料,以普通肉食螨和桔全爪螨为对照,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常见同工酶EST、MDH、ADH、CAT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粉螨间的酶带具有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相异性,为粉螨的分类鉴定提供了佐证,利用相似系数初步分析了几种粉螨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作者从江西省南昌市芋头中采得的粉螨科Acaridae土维螨属Schwieben一新种,江西土维螨,Schwiebea jiangx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5个恒定温度(16℃、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了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雌成螨对桔全爪螨不同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各温度处理设置范围内,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在相同温度下其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尼氏真绥螨雌成螨的功能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在16℃~32℃范围内,尼氏真绥螨对卵的瞬间攻击率最低,最高的是若螨;对幼螨的处理时间最短,最长的是卵;对幼螨的理论捕食量最大。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a/Th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时达到峰值。另外,尼氏真绥螨对各螨态的桔全爪螨的取食具有选择性,桔全爪螨的幼若螨是尼氏真绥螨的嗜好虫态。  相似文献   

20.
对特氏肉食螨在4种恒温(20℃,25℃,30℃,35℃)条件下的发育历期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特氏肉食螨整个发育历期在20℃条件下最长(102.4d),在35℃条件下最短(29.6d);该肉食螨整个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9℃,有效积温为250.5(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