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所谓审题,简而言之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以及要求(求证)什么.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1纠正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不良心理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马虎的态度等.不少学生面对文字较长的题目,或者中间有一两个地方读不懂,就没有信心,予以放弃;有的学生丢三落四,没有看清题目的意思,就匆匆动手,导致错误.这些都是审题过程中的大敌,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教育.  相似文献   

2.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成功与否.审题环节是整个解题过程的第一步:理解题,意,弄清题意.但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并没有理解题意就进行演算或作图。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审题不清是学生有效解题的第一障碍.特别在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中,因为由文字、数式、图形等数学语言堆砌的问题抽象而繁复,且层层设套,使学生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或一不小心走了弯路.笔者就抛物线教学中的一个实例,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不少同学在各种考试中经常会失去一些本不该失去的分数,他们一般都解释为“粗心”;许多学生在解题中拿起笔来无从下手,总是“思维受阻”,这时,他们大多数又都怀疑问题似乎太难了.其实,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在于“粗心”,更不在于“问题太难”,而恰恰在于审题能力差,因此,成功解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数学审题能力. 怎样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呢?总结几十年数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笔者认为,要在“会看”、“会挖”、“会揉”、“会变”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在几何概型的问题中,经常出现题目看上去是“相同”或“相似”的,但解题方法却完全不同的问题.有些同学审题不仔细,盲目地用相同方法解题而出错.因此在几何概型的教学中将“形同质异”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更好地掌握相应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颜秀  张松 《数学通报》2007,46(3):44-46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现状,由于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有些教师盲目追求“题海战术”,用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训练学生,忽视了数学理性思维的锤炼和深化.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因而重在研究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善于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对于解决了的数学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收工,苦能加以反思,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便可以举一反三,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审题等诸多因素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中,不能发现与利用隐含条件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隐而不显、含蓄不露的已知条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若能够深入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为此.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数学题中隐含条件的几个“藏身”之地.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题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是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浓缩.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本论文就以此切入,以相似三角形中常见题目出发,从审题、解题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探究,旨在强化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建成 《数学通报》2007,46(1):54-56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解题后的反思是解题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谈几点看法.1挖掘教材例题本身价值,重视“三基”教学,培养解题反思能力首先,教材中素材的选取,反映了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课程内容的呈现,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目标,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凸显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培养和解题能力的高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与反思中发现,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利用开放题、错题,利用解题后的反思和在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都能有效实现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使学生步人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常教学中,通常是通过解题来测试学生的数学水平的.因此,解题能力反映学生的数学水准和数学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解题教学中,让学生在挫折中优化思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数学观察能力就是对各种数学材料的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知觉过程 .通过观察 ,往往会引起不仅是“知其然” ,而且是“知其所以然”的结果 .因此 ,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良好方法与前提 .本文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以供参考 .1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学观察的目的性数学解题中的观察 ,一是为了建立知与求的联系 ,实现已知到未知的转化 ;二是为了获得知与求转化的简捷途径 ,加快解题速度 .而明确的观察目的是良好观察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使学生明了、理解观察…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卫东  母建军 《数学通报》2004,(10):20-21,4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就题论题,解题匆忙,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习惯.倘若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解题的数量与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的再思考.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多思善想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提高解题能力就成了高三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想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万尔遐老师曾送考生三句话: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努力挖掘其它的素质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数学应用”教学的多层次素质教育作用.1.在“数学应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  相似文献   

16.
施金凤 《数学通报》2008,47(5):41-42
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审题"、"分析探求"、"解题行动"、"解题回顾"(即"反思")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须加强解题后的反思这一环节.笔者结合一些典型性和示范性的问题,对学生数学解题后反思什么,如何反思等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 ,解题对于发展数学的认知结构 ,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学生在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 ,往往在理解知识 ,掌握技能和方法解题等方面存在“缺陷” ,这除了数学基本知识外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心理因素 .因此重视解题错误的心理分析 ,及时矫正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因素 ,进而少犯错误 ,是大有裨益的 .在解题教学中造成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审题粗心 ,片面理解题设一些学生未能从题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波利亚说:“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现创造的题.”他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使“解题”成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和学会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他指出: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各个知识点的思维过程与知识间的相互干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杜绝不当的知识干扰,排除解题障碍,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局部出发,轻易判断 学生解题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往往根据某些局部特征不作深入的审题,不弄清命题的本质涵义,没有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产生解题的片面性与主观性,造成解题的不当与失误.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