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张磊  郑阳  贺文俊  王加科  郑建平 《应用光学》2011,32(6):1053-1058
 用理想倍率元件进行匹配,对4种液体光学补偿通用构架模型分析推导,得出如单液面、双液面、液体中的反射及透射等诸多平行光路中补偿光学结构的数学模型。设计和演变的光学结构是在液体中置反射镜,光线两次通过液体自然表面,再与理想倍率的平板或施密特棱镜匹配所构成的,水平定向和坡度定角精度能够达到0.01″。给出液体补偿方式匹配表对文中未举例的其他液体光学补偿结构的构成和演变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对设计的结构补偿误差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给出水平补偿曲线、横摆补偿曲线和像旋补偿曲线。  相似文献   

3.
文章给出用4-D程序计算热晕问题的数值结果,用包括信标光在内的4-D程序对相位补偿和场补偿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纯的相位补偿是不稳定的(PCI),场补偿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宽频带钕玻璃激光频率转换中波长相位失配的色散补偿进行研究,包括晶体串接自补偿和色散元件棱镜与光栅的补偿。  相似文献   

5.
本文开展了光学腔内两正交偏振模振幅和相位补偿的实验研究。通过采用特殊腔型和两个λ/2波片,补偿腔内反射镜对水平偏振模和垂直偏振模的反射率差异,使两个偏振模的输出振幅相等。利用一组λ/4-λ/2-λ/4波片补偿光学腔内水平偏振模和垂直偏振模的相位差,使两个模的输出重合。通过上述的振幅和相位补偿方法,可实现任意偏振光经过环形腔后偏振不变,为任意偏振比特在腔内冷原子系综中的高效率高保真度存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个旨在改善电容器放电平顶的简单电路。从基本电路的分析出发,推出了补偿后的输出电压、平顶峰值电压、峰值电压出现时间以及平顶时间同电压补偿系数k和放电时间常数比λ间关系式和曲线族。结果表明,如参数选择得当,在过补偿工作状态下,可以获得满意的平顶和较长的平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非均匀性和彩色失真图像的同时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雪晶  张健  郝志航 《光学技术》2001,27(5):413-414
针对CCD摄像机或扫描仪产生图像存在颜色偏差和非均匀性使图像质量下降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同时对图像的非均匀性和彩色失真进行补偿 ,使输出图像信号均匀且其色度值与输入信号的色度值相匹配。依据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 ,结果表明补偿后图像与原图像相比大体相近 ,且比非均匀性校正和彩色校正分步进行方法计算量小 ,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8.
朱林彦 《物理实验》1994,14(2):86-86,85
对“双补偿法测电阻”的一点看法朱林彦(太原工业大学,030024)本刊11卷第二期和12卷第一期分别刊登了陈国柱同志的文章“双补偿法测电阻”(文一)和“双补偿法测低电阻和高电阻”(文二)、文中指出了伏安法测电阻方法的严重缺陷,提出了消除其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昕蓉  张建华  赵谦 《应用光学》2015,36(6):888-892
介绍色散补偿光纤DCF及动态啁啾光纤光栅FBG的补偿技术并比较其优缺点,提出在传统光传输系统末端加入动态FBG的方案,通过Optisystem仿真软件搭建40 Gbit/s的光传输系统,用FBG仿真光传输400 km的Q值为3.745,误码率为7.419 42e-5,用DCF静态混合补偿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补偿方案分别仿真并比较两种方案传输相同距离的Q值和误码率的大小,证明提出的静态加动态的方案提高了光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0.
赵斌 《物理实验》2003,23(7):34-36
分析了电流表的温度误差现象,简要介绍了串联可变电阻补偿方法和相同材料电阻补偿方法,重点叙述了3NTC热敏补偿法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并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光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包层色散补偿光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个参量对色散补偿光纤性能的影响,发现色散补偿光纤只有在一定范围的拉丝芯径内,以牺牲负色散数值为代价才能获得较大的负色散斜率。在1550nm处获得了不大于150ps/(nm·km)的负的总色散和负色散斜率的色散补偿光纤。采用在光纤拉丝时旋转预制棒的工艺减小了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并采用化学汽相沉积(MCVD)光纤生产工艺,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色散补偿光纤。  相似文献   

12.
刘玉敏  俞重远  杨红波  张娜  张晓光 《光子学报》2005,34(11):1701-1705
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二元相位取样光栅的周期相位调制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元相位取样光纤布喇格光栅的色散和色散斜率补偿技术.通过光栅周期啁啾可以调整每个信道的带宽,色散量由子光栅长度决定,调整取样函数的啁啾系数可以改变色散斜率,因此可以设计出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多信道色散补偿器件.  相似文献   

13.
预啁啾10GHz、38km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5GHz增益开关分布反馈(DFB)激光器结合1×2×1时分复用耦合器获得了10GHz带有预啁啾的孤子脉冲串,利用此脉冲串进行了10GHz、38km的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功率的色散管理(DM)孤子,尽管有较大的初始啁啾,仍然可以实现孤子的传输,这反映了DM孤子比经典孤子的优越性.对具有负初始啁啾DM孤子传输,前补偿方案要优于后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几种简单、实用的测温传感器非线性补偿电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几种简单、实用的非线性补偿电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种40Gb/s单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色度色散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40 Gb/s单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色度色散(CD)补偿技术。采用2×2光开关,色散补偿光纤(DCF)等器件构成可调节色度色散补偿器;提取中心频率为12GHz的窄带电功率信号作为反馈信号控制可调节色度色散补偿器,提取的窄带电功率值随系统中的累积色度色散值的增大而减小。实验证明,整个补偿系统的最长响应时间为0.7 s;补偿范围和补偿精度分别为81.55 ps/nm和5.28 ps/nm,通过增加光开关的数量和缩短每段色散补偿光纤的长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补偿范围和精度。通过对比补偿前后系统的眼图可以看出:该系统能有效地补偿40 Gb/s光纤通信系统中动态变化的色度色散。  相似文献   

17.
为使两轴周视光电探测系统在三自由度扰动和大像旋条件下搜索并跟踪水面目标,在虚拟天际线焦平面像五自由度解析表达式基础上,推导出焦平面坐标系铅直轴的方向向量和该坐标系下海天出射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弦表达式.该式求反余弦后减π/2,得到焦平面铅直坐标轴的方向向量和海天出射平面法向量小于π/2的夹角,该夹角的0.5倍作为俯仰反射镜的净作动量,目的是克服非线性像旋使包含目标信息的虚拟海天线的像线通过焦平面中心.该算法与方位补偿算法联动能够使目标像点始终逼近焦平面原点.通过数学模型仿真和真实工况试验都验证了俯仰机构位置环海天线向量角补偿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分辨物镜各个光学元件的实测数据,应用轴向补偿和旋转补偿法,在仿真精密装调过程中得到了物镜轴向补偿器的最优值和各元件的最佳旋转角度。仿真结果表明,在97.7%的置信区间内,物镜各视场波像差RMS值从补偿前的0.087λ(λ=632.8nm)减小到了补偿后的0.040λ。依据获得的参数对物镜进行了装调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干涉仪测得的物镜各视场波像差RMS值介于0.050~0.082λ之间,基本达到了衍射极限的分辨率要求,验证了像质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陡脉冲高电压电阻分压器的补偿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对实用分压器构型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补偿法。其特点是,采用高阻高压臂一级分压构型,利用低阻低压臂自身电感对分压器的对地分布电容进行抵偿。按这种方法设计的兆估级纳秒脉冲电阻分压器自身的方法响应上升时间约为1ns。  相似文献   

20.
 激光在近水平长距离传输时,闪烁效应会影响自适应光学的校正效果。在Rytov近似下,导出了纯相位补偿方差和全场补偿方差与信标光波长的关系,研究了信标光波长对补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信标光的波长与主激光波长之比小于1.89时,全场补偿的方差小于纯相位补偿的方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