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通过PEG和鱼精蛋白沉淀等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ogon idellus)出血病病鱼组织分离纯化出两种病毒一种是直径70-80nm的病毒颗粒,六边形,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另一种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也呈六边形.前者是呼肠孤病毒(Reovirus),以前已有报道,后者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将两者分别感染1足龄健康草鱼,能复制出典型症状的草鱼出血病而致鱼死亡.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道出血的出血病,而小病毒颗粒导致肌肉出血为主的出血病.由此可以初步解释生产上出现两类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PEG和鱼精蛋白沉淀等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ogon idellus)出血病病鱼组织分离纯化出两种病毒.一种是直径70—80nm的病毒颗粒,六边形,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另一种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也呈六边形.前者是呼肠孤病毒(Reovirus),以前已有报道;后者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将两者分别感染1足龄健康草鱼,能复制出典型症状的草鱼出血病而致鱼死亡.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道出血的出血病,而小病毒颗粒导致肌肉出血为主的出血病.由此可以初步解释生产上出现两类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病毒体外诱导草鱼白细胞产生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草鱼白细胞分离、纯化的基础上 ,用病毒体外诱生出一种抗病毒因子,经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鉴定表明,该因子是一种干扰素. 其特性与病毒体内诱导草鱼产生的干扰素相一致且具有相同的抗原性,表明两者是同一种干扰素. 提示白细胞是鱼体内产生干扰素的主要细胞.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组织学结构,选用H.E.染色法、Mallory—Heidenhain—Azan染色法、组织学和体视学方法研究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乌鳢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为前后型、草鱼和鲫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为背腹型。(2)经体视学测算,每种鱼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和垂体中间部中的嗜酸(碱)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数密度均有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三种鱼的脑垂体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和垂体中间部中嗜酸(碱)性细胞的分布不均匀。另外在不同鱼种之间,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或垂体中间部中的嗜酸(碱)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数密度也有极显著差异,表明由于鱼种不同,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或垂体中间部的嗜酸(碱)性细胞的分布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两株汉坦病毒(HV 76/118株和H-114株)分别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F)后,于感染后不同时间(6,24,96h)提取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的相关受体(TRAIL-R1~TRAIL-R4)在汉坦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明确TRAIL受体在汉坦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细胞内TRAIL-R4表达最高,其次为TRAIL-R2.汉坦病毒(HV 76/118株和H-114株)感染HEPF 6h时仅TRAIL-R1表达显著上升,TRAIL-R2、TRAIL-R4表达先下降后上升并在96h达到高峰.HV 76/118株感染HEPF细胞6h时TRAIL-R3表达减低并维持在低表达水平,而HV H-114感染后仅24h出现短暂下降.结果表明,TRAIL受体表达在汉坦病毒感染过程中呈动态变化,且不同毒株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1978年5月开始,我们从事菜粉蝶(Pieris rapae L.)颗粒体病毒的研究,在用棉小造桥虫(Anomis flava F.)核型多角体病毒交叉感染菜粉蝶幼虫的过程中,从患病幼虫超簿切片的中肠表皮细胞发现一种非包涵体的细小病毒,多集中于上皮细胞内,亦散呈于其它组织和细胞质中,呈典型的晶体点阵排列(图1)。病虫体液经差异离心,提纯得到病毒粒子。从电镜观察呈球状,直径为23.5nm(图2)。用二苯胺法测定,其核酸为 DNA。感染试验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主要是探讨家蚕滞育性卵,在解除滞育后,胚子发生过程中,在生理及形态上具有一定变化的伸展期(即越冬Ⅳ期,相当于乙_2),最长期(即临界Ⅱ期,相当于丙_2),反转期(相当于己_1)和转青期(相当于己_5)的核糖核酸的动态变化,试图通过对全RNA的分析,从分子生物学观点为滞育性卵胚子发育的生理形态变化,提供蚕卵发育生物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患罗氏沼虾幼苗肌肉白浊病的幼虾体内分离到两种病毒颗粒,诺达病毒(MrNV)和直径只有15nm的小病毒颗粒(extrasmallvirus,XSV),本文通过建立病毒cDNA文库获得XSV基因组的部分序列,在此基础上合成探针,用从病虾组织中提取的总PNA进行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XSV基因组至少包括两条RNA片段.利用不同的方法对XSV的两端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定,分别得到了872、831和662bp3个相互重叠的序列片段,这3个序列的阅读框编码一个相同的大小在17×103左右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草鱼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严重制约着草鱼养殖生产的发展。干扰素和趋化因子为鱼类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参与鱼类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反应。在已克隆的1个草鱼Ⅰ型干扰素基因(GU139255)和CCL4基因(EU918199)的基础上,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分别获得了其相应的表达蛋白。利用喷雾法将这两种蛋白分别或混合添加到饲料中并投喂草鱼,利用攻毒实验验证这两种蛋白对草鱼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单独添加重组IFN或CCL4后能有效提高草鱼存活率,免疫21 d时其成活率分别为63.33%和46.67%。当同时添加重组IFN和CCL4后,免疫保护效果则更为明显,21 d时草鱼存活率为73.33%,免疫保护率达69.23%。而且,重组IFN和CCL4能够诱导内源IFN、IRF1、STAT3、CCL4表达上调,而两者混合的蛋白诱导效果更为强烈。提示混合的Ⅰ型干扰素和CCL4重组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鱼类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体外培养体系成功构建后H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HCV生活周期的各个步骤得到了深入研究.由于NS2蛋白既不是病毒粒子结构成分又不是病毒RNA复制必需成分,因此,近年有较多研究关注于NS2对病毒包装的影响.突变分析表明,NS2蛋白的N端保守位点及跨膜结构对病毒包装至关重要,C端蛋白酶蛋白酶结构域而非其蛋白酶活性为病毒包装所需.此外,NS2蛋白与病毒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多种宿主因子存在相互作用,并在病毒包装过程中形成多种复合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采用解剖镜、扫描电镜技术,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牡丹草地下芽形态分化进行了观察,并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各阶段芽体大小,研究地下芽的生长发育节律。发现牡丹草地上生活周期结束后,地下贮藏器官需要休眠2个月左右,于7月中下旬,地下芽开始出现形态分化和发育。其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和花器官分化期4个时期,历经2个月左右,最终以发育成熟的花序进行越冬休眠。连续测定和相关分析表明,在整个夏眠期,牡丹草地下芽的茎高、芽长、芽径均随时间指数生长,茎高和芽长、芽径之间以及芽长与芽径之间呈幂函数规律异速生长,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牡丹草块茎需短暂休眠后完成地下芽的形态建成,地下芽茎高、芽长和芽径的增长具有不同步性和阶段性优先伸长的异速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2.
自2016年来,作为浙闽中心旅游城市的温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但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法未成体系,未因地制宜选择课程内容,导致现有课程存在课程设计不规范、“游”与“学”不平衡及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提出在充分利用温州市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尤其是沿海旅游地质资源的基础上,对温州市研学旅行课程分4个阶段进行规范化设计。这一课程设计思路对于促进研学旅行课程规范化、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质量和带动海岸带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993年,在江苏吕泗海域选取了若干取样点,共采集海水、沉积物和毛蚶各类样品132个.经过处理后,用空斑法对其中肠道病毒进行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和PCR方法对其中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检测;用免疫电镜法对部分样品中的甲型肝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东凌港1991年10月、1993年4月的沉积物样品和1993年4月的毛蚶样品、以及大洋港1993年4月的沉积物样品中甲型肝炎病毒为阳性,肠道病毒为阴性.其它样品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琼脂糖蛋白质A反向免疫共沉淀法纯化蓝舌病毒HbC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透射电镜检测琼脂糖蛋白质A反向免疫共沉淀法纯化蓝舌病毒湖北株(BTV-HbC3)的效果,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比较其纯化前后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纯化过程对病毒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透射电镜下,纯化病毒背景清晰,HPLC解析出纯化物仅单一病毒峰.本纯化体系用于提纯BTV-HbC3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具备高通量高活性纯化病毒的潜能,为建立大量纯制高活性蓝舌病毒用于实验室靶向性抗癌研究和生产实践奠定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pH 3.0缓冲体系中,紫外光作用下,采用TiO_2/Fenton复合体系催化氧化吖啶橙(AO)染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而在可见光作用下催化活性极低.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可见光条件下的催化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反应30 min后降解率达到91.8%.依据染料吸附模型以及可见光敏化催化机理解释,SDS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强了染料分子与Fenton试剂在TiO_2粒子表面的作用能力,使两类反应能够有效地协同进行,共同作用于染料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新疆紫草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on)幼叶、子叶和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幼叶和子叶在MSB+NAA0.4ppm+2.4—D0.2ppm+6—BA0.6ppm的琼脂培养基上脱分化效果好,愈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状;胚轴在LS+NAA0.4ppm+IAA1.5ppm+KT2.0ppm的琼脂培养基上脱分化较合适,愈伤组织为红、白两种颜色,平均脱分化率为68.7%,这些愈伤组织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形态,扫描电镜观察了紧密型白色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可看到愈伤组织表面有许多突起的胚性细胞团,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多数这种愈伤组织能够再分化,形成胚芽。  相似文献   

17.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人泡沫反转录病毒(HSRV)研究的进展,包括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质及其转录特性,并对HSRV与疾病的关系和HSRV构建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基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血清药理学检测方法,用不同含药血清最低抑菌滴度进行耐药菌株的抑菌实验,了解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热必宁等3种中药制剂的敏感性,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含药血清作用后实验菌菌体形态变化.含药血清对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的抑菌试验表明:3种中药制剂抑菌效果优于阴性组,有极显著意义(P<0.01),其中肺炎一号、清胆糖浆作用更为显现,抑菌效果优于阳性组.同时电镜微细结构观察亦可证实中药制剂破坏了细菌胞壁结构,细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结果显示,中药制剂对MRSA临床分离株有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使用JNI技术对本地维文代码转换方法的调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