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倪永年  刘超 《分析化学》1999,27(5):596-603
化学计量学在动力学多组分分析中的应用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领域。本文多远元校正、卡尔曼滤波、协同效应校正、人工神经网络及 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对化学计量学速差动力学分析领域出现的新方法及新动向作一评述,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99篇。  相似文献   

2.
倪永年  刘超 《分析化学》1999,27(5):596-603
化学计量学在动力学多组分分析中的应用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领域。本文从多元校正、卡尔曼滤波、协同效应校正、人工神经网络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对化学计量学速差动力学分析领域出现的新方法及新动向作一评述,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99篇。  相似文献   

3.
周益年 《化学教育》1995,16(5):37-38
我校在微型化学实验方面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和探索,力求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实现常规化学实验应该达到的实验目的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试验项目有“投影化学实验”、“微型气体实验”、“微型电化学实验”等。本文介绍几例微型电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杜春芳  方光荣 《化学教育》2007,28(3):54-55,56
从培养高素质化学创新型人才出发,对当今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据此提出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该朝着综合化、发展化、生活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16年《化学教育》杂志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栏目中文章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从载文情况、作者情况、引文情况等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近十年来化学史教育教学研究的趋势和薄弱环节,并提出几个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教师不仅应该是化学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造诣,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表演艺术才华.通过基础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得无机化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喜爱化学这门学科,并愿意为化学事业献身.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从事“高等无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合成化学“等课程教学的同时,进行了无机化学教学艺术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介绍我们在新课的导入艺术、讲授艺术、变化艺术和强化艺术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化学实验具有特殊的教学功能。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的合理与否,以及小学科学教师对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和落实程度,会最终影响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小学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小学科学教师2个方面出发,在对各版本小学科学教材化学实验和现有教学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设计提出整体的改进建议;同时,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资源和学生基础,重视实验情境化和科学实验方法化,充分发挥小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涉及到越来越厂泛的领域。计算机模拟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计算机化学教学模拟不仅具有可以利用计算机屏幕显示形象、生动的特点,还可再现出化学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其现象,便于学习者理解、掌握,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因为计算机化学实验操作模拟允许使用者有针对性地、反复地熟悉某一特定的实验步骤(或仪器操作),而无需一些繁杂的前准备、  相似文献   

9.
赖建军 《化学教育》1998,19(5):28-30
把计算机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增强了直观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以及化工生产和在课堂内难于实现的化学实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其它电化教学手段和常规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核能事业的发展,高放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研究高放废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吸附、扩散和迁移行为是获取放射性核素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影响的基础参数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近年来,人们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及核素的基础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附以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些地球化学模拟软件,用于分析核素在地质介质中可能发生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变化.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地球化学模拟软件有十多种.本文从热力学平衡计算原理、种态分布计算方法和表面配位模型假设等几个方面对地球化学模拟软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近年来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在核素种态分布计算和表面配位模型模拟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并以Ca-U-CO3配合物为例,说明完备的热力学数据对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促进我国地球化学模型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岡 望先生是日本现代著名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他在研究中注意化学、化学史和化学教育的结合,著述了《化学史传》、《化学史谈》、《化学史尘》和《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等多部具有特色的化学史巨著和化学科学专著,并在通过化学史进行化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此,他在1975年荣获了日本二级瑞宝勋章,1977年荣获了日本化学会的第一次化学教  相似文献   

12.
《化学通报》2000,63(7)
北京宏剑科讯化学系统软件中心,是国内第一家化学软件专卖店,为您提供三十个版本的化学软件,包括全世界最优秀的化学桌面系统软件ChemOffice2000,SciVision和Gaussian98W系列软件包,适合业内教授、高级工程师及学生使用,使您的化学研究乘上互联网的世纪快车。ChemOffice2000Ultra集成化学软件桌面系统给化不家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奇,优秀的价格性能比,四位(ChemDraw5.0、Chem3D5.0、ChemInfo5.0、ChemFinder5.0)一体的功效以及强大的高端开发功能将成为中国化学家的首选。基于国际互联网络技术开发的智能型数据管理系统;包含的多种…  相似文献   

13.
李美星  沈清明  张徐 《大学化学》2023,(12):149-156
材料分析技术是材料和化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属性。本文以材料分析技术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例,从专业知识的逻辑化、教学章节的专题化、思政元素的显性化、教学记录的过程化、成绩评价的多元化等几个方面,阐述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为理工科相关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偏离、自主性不够和经验化的色彩浓厚,影响了化学教研的品位和质量。理想中的化学教研应该是注重学科价值追求的、在科学理论引领下的、在学科自身建设上多下功夫的一种教研样态。  相似文献   

15.
论化学史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教学里适当地穿插、结合化学史事例进行的教学,一般称为化学史教育。过去,把历史的方法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一种方法来研究和处理的,曾对提高学习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杰出的化学家献身于科学事业的高贵品质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但在今天,对化学史教育的性质、意义和重要性,似应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和理解。笔者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反应性聚烯烃的分子设计、催化聚合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但是,由于聚烯烃大分子的化学惰性,其化学(分子)改性和物理(材料)改性都存在很大困难.近年来,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不断进步,烯烃聚合理论研究持续深入,从而为通过分子设计手段以可控方式在聚烯烃中引入化学活泼基团而制备结构明确和组成均匀的反应性聚烯烃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反应性聚烯烃的分子设计、催化聚合以及其在聚烯烃高性能化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反应性聚烯烃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此领域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化学通报》(1934年创刊)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工作者及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其任务是:反映国内外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研究成果,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提供各类信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化学通报》设有"进展评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知识介绍"、"计算机应用"、"实验技术"、"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化学课程中融入化学史,一直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融入化学史表现在各个层面,化学教科书中的融入是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教育理念、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又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提示和指导。本文从教科书中化学史的内容、呈现方式、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方式等几个角度,对我国义务教育4个版本化学教科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当展现科学家形象;描述真实的科学发展过程;寻求内史与外史的有机整合;内容组织时考虑多种学习活动方式的结合几个教材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杨宝华  张爱华 《化学教育》2020,41(24):92-97
利用Gaussian软件对蒽和菲分子进行几何优化,在Multiwfn软件中运用等化学屏蔽表面(ICSS)和电子定域化函数(ELF)方法对蒽和菲进行了芳香性分析,并使分析结果可视化。结果表明,Gaussian和Multiwfn软件结合可以直观地解释蒽和菲不同环的芳香性差异,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根据“反应过程可视化、实验成果实物化及化学理论虚拟现实化”的原则,采用数码成像实验技术改变学生观察实验的角度和视野,在实验中完成可实用的产品,并通过软件、手工、3D打印等方法呈现物质的微观结构。这些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技术和新思路,能够使普通化学实验的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使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