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PTFE疏水催化剂净化含氚空气中的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含氚空气中的氚进行净化处理,研制了Pt-PTFE疏水催化剂,并采用一套实验流程对该催化剂对氘的催化氧化效果进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FEB—E氚循环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聚变实验增殖堆(FEB)工程概要设计的氚燃料循环构造了一个动态子系统模型,研制了模拟氚燃料循环系统的计算机程序SWITRIM,计算运行一年后10个子系统中的氚投料量和整个推系统总的氚投料量,这对预示起动一个聚变热功率的150MW量级的实验增殖堆所需的最少初始氚投料量有参考价值,计算结果表明,要求的最少初氚贮备量除了与燃料气体净化系统和同位互分离系统中氚的平均逗留时间有关外,还与包层液态锂中提取氚  相似文献   

3.
对聚变实验增殖堆(FEB)工程概要设计的氚燃料循环构造了一个动态子系统模型,研制了模拟氚燃料循环系统的计算机程序SWITRIM,计算运行一年后10个子系统中的氚投料量和整个推系统总的氚投料量,这对预示起动一个聚变热功率的150MW量级的实验增殖堆所需的最少初始氚投料量有参考价值,计算结果表明,要求的最少初氚贮备量除了与燃料气体净化系统和同位互分离系统中氚的平均逗留时间有关外,还与包层液态锂中提取氚  相似文献   

4.
系统主要针对金属材料中氢同位素和氦的热解析研究而研制,系统原理图如图l所示。系统支路中设计消气剂床,用以避免金属氚化物解析时氚的排放问题;温度、压力和解析组分等由采集系统采集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ITERCHHCSBTBM的设计特点,设计了相关的氚工艺辅助系统。描述了氚提取系统(TES)、冷却剂纯化系统(CPS)、氚测量系统(TMS)的功能、设计参数和工艺流程等。TES用于氚提取、储存、同位素的分离;CPS实现氧氮等杂质和氚的去除及冷却剂的定量处理和分析等功能;TMS不仅可以定量分析氚含量,而且必要时可替代TES。氚渗透及氚安全的分析表明,通过CHHCSBTBM以及辅助系统向环境释放的氚可控制在ITER的氚安全限度内。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排灰气处理系统是聚变反应装置氘氚燃料循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反应后的排灰气中回收剩余的氘氚燃料,并处理壁材料净化、系统维护等非正常运行模式以及分析与辅助系统中产生的含氚杂质气体。介绍了国际上聚变堆等离子体排灰气的组成和主要处理工艺,简述了钯膜分离、膜反应及催化反应-膜分离、电解反应、分解反应及氧化-分解等各关键单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目前国内在该领域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氚自持条件,建立了Z-FFR氚分析模型,基于理论方程和氚平均滞留时间方法进行计算,得到稳态运行时排灰气处理系统、氚增殖提取系统、同位素分离系统、水去氚化系统的氚质量流分别为52.30,25.40,81.30,3.60 g/day,对应的氚盘存量为52.30,25.40,8.13,1.80 g。同时以氚质量流推导出氚自持判断条件,分析了设计参数能够满足氚自持要求,同时获得了燃烧效率、氚增殖率、提取效率与氚自持的互补关系,三者作为关键参数相互依存,于临界值、设计值、理想值之间分析了氚的自持情况。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常用于氚系统的真空部分及热核聚变装置中氚的次级包装材料。为了使聚合物在氚辐照场中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了解因氚的辐照效应而引起聚合物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是氚系统进行概念性设计前必须弄清的问题。选用聚酰亚胺为研究对象,在氚气氛中静态辐照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聚酰亚胺力学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变化来评价聚酰亚胺的抗氚辐照性能,为聚酰亚胺在氚辐照场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t-Al2O3亲水催化剂和Pt-SDB(聚苯乙烯一二乙烯基苯)疏水催化剂对含氚空气的净化处理。通过Pt-SDB单程催化氧化氢气性能研究和潮湿环境对Pt-SDB催化剂催化氧化性能影响研究(图1)显示,Pt-SDB催化剂在室温下对H2(氚)的催化氧化具有效率高,并且不容易受潮,能在潮湿的环境下保持活性,是一种较好的含氚废气处理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对氘氚微球靶的更高要求,新研制了一套能制备15.0MPa氘氚玻璃微球靶系统,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氚作为氢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具有与氢气相同的化学活性和反应性,极易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等多种形式扩散到环境中,通过吸入、食入和渗透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健康水平下降、各种疾病发生和周边环境质量下降等等。由于氚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氚的生产和操作中将产生大量含氚废气,当这些含氚废气的量达到相关排放限值后,就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氚操作时一旦发生氚气泄漏,需要及时将氚气氧化为氚水,然后利用材料将氚水吸收,避免污染环境。对于氚废气的氧化处理方法,主要使用催化氧化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以Pt-SDB(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代表的有机疏水催化剂和以Pt-Al2O3为代表的无机亲水催化剂。这两种催化剂各有优缺点,Pt-Al2O3催化效率高,但是需要在120~180℃下使用,不便应急。Pt-SDB可常温使用,但随着催化氧化进程,催化剂容易自然升温烧毁而引发事故。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在常温下使用、催化效率较高的安全催化剂。为此,筛选了两种合适的无机疏水载体,在此基础上负载贵金属研制了两种无机疏水催化剂,其性能见表1。  相似文献   

13.
316L不锈钢表面Al2O3镀层中氚的扩散渗透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316L不锈钢表面,用磁控溅射方法镀2-3μm的Al2O3膜。实验表明,这种膜与基体相容性好,且具有抗氧化、抗热冲击、抗辐照、低活性等特点,氚在其中的渗透率低。在604-773K温度下,氚在此种材料中的渗透率比在基体材料中低4-6个数量级。此种材料可用作为氚容器材料,用于氚的生产、分离和净化工艺中,还可以用作聚变 堆氚工艺中氚靶包壳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氦冷固态增殖实验包层(HCCB TBM)系统,该系统主要由TBM 包层、氦冷却系统、氚提取系统、冷却剂净化系统、氚计量系统和中子活化系统等组成。TBM 结构安全分析主要包括电磁安全分析、热工水力安全分析和中子学安全分析,TBM 材料安全分析主要包括结构材料安全分析、阻氚涂层和氚处理等功能材料安全分析。对国内外学者在上述安全分析研究工作中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TBM 未来的安全分析工作进行展望,以期对其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氚释放为安全分析的重点,根据氚多重包容的安全概念设计,分析了TBM氚处理系统的一种布局方式。从安全的角度进行了TBM氚处理系统的功能和材料分析,根据运行状态或危险给出了TBM氚处理系统可能存在的四个不安全状态,确定了在不同的系统状态工作人员处于不同的应急水平,应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各级氚包容系统氚释放的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得到了事故原因和危害后果,并提出预防氚释放危险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氚本身非常昂贵而且氚的泄漏将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氚的控制对D-T加料的聚变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通常规定聚变堆环境周围总的氚泄漏率应<3.7×10^11Bq·d^-1。在聚变实验增殖堆FEB-E设计中采用高压氦气冷却,液态锂作氚增殖剂,因而氚与增殖材料之间具有强的化学亲合力。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即温度低于680℃,由于氚的气相分压强很低,氚渗透泄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包层泄漏极少。但是由于FEB-E氚燃耗率太低(2.08%),因而氚的通过量较大,氚泄漏主要发生在以下过程:从等离子体抽出气体的氚处理系统中(氢同位素低温分馏系统)漏失;氚从第一壁、偏滤器靶板渗透到氦气冷却剂,再由冷却剂工作流质的漏失导致氚的泄漏;氚植入和渗透到第一壁和偏滤器靶板材料及冷却剂管道内,再由这些部件的材料损坏、更换和报废过程中引起的氚漏失;从液态锂中提取氚的过程中氚增殖剂本身的直接损失引起的氚漏失;从等离子体加料系统(弹丸制作过程)的氚漏失。本文运用SWITRIM编码和Sieverts'定律,从氚在液态锂中的浓度以及溶解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中得到液态锂中氚的分压、再由氚压强的平方根(或一次幂)差定律计算氚向氦冷却剂中的泄漏,再假设一定的工作流失损失率,对FEB-E氚系统的氚泄漏进行分析,为环境安全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在事故状态下的氚泄漏主要考虑当包层温度失控时氚从液态锂中析出向冷却剂渗透,再由于冷却剂工作流质的漏失导致氚的泄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体量含氚水分离净化的需求,自主设计建设了三塔级联水精馏系统,内部装填有自研高性能填料。在中试实验过程中,以5~10 kg/h的处理量,完成了吨量级含氚轻水的分离处理,实现了贫化倍数高于2 000倍、富集倍数高于20倍的分离效果。测得规整填料等板高度为14 cm,散堆填料等板高度为4 cm,运行过程各关键参数稳定,全系统已稳定运行超过900 h,可满足规模化工程放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堆芯设计参数及燃料系统流程模型,采用平均停留时间方法,建立燃料循环子系统的氚转移模型用来描述氚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输运、滞留等过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聚变功率水平、运行因子以及燃烧率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氚平衡以及启动氚投料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重水提氚中大量氘氚气体的安全贮存与转运,设计并加工了大容量氘氚铀床并对其进行了贮氘氚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20.
在金属测试系统上进行了钛(Ti)吸收和解吸氚(T)的热力学初步实验研究。加热氚化铀床,放出一定量氚气,记录平衡压力;加热样品至预定温度后恒温;将主管道中的氚气引入样品室,记录引入氚气后的平衡压,由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计算样品的吸氚量,以测定氚化过程中的p-C-T曲线。而解吸p-C-T曲线则是将接近饱和的样品温度恒定,记录平衡压力。关闭样品室阀门,用铀床回收管道里的气体后抽真空,然后再打开样品室阀门,让钛解吸,记录平衡压力,计算钛氚原子比。如此循环直至氚接近完全解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