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核-壳型巯基胺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英砂为核,合成了一类核-壳型巯基胺螯合树脂,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Ag(Ⅰ),Hg(Ⅱ),Cu(Ⅱ),Pb(Ⅱ)和Mg(Ⅱ)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螯合树脂对Au(Ⅱ),Pd(Ⅱ),Ag(Ⅰ)等贵金属离子和Hg(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Cu(Ⅱ),Zn(Ⅱ),Mg(Ⅱ)或Cd(Ⅱ)离子共存情况下,该树脂能选择性吸附Au(Ⅲ)和Ag(Ⅰ),吸附容量分别可达5.42,5.26mmol/g.用4%硫脲的0.1mol/L盐酸溶液作解吸剂,Au(Ⅲ)和Pd(Ⅱ)的解吸率分别可达95%和98%.  相似文献   

2.
磷肥对茶园土壤中镉有效性及其生物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期内(1,2和4个月),不同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及施磷量(P2O50.2,0.5g·kg-1)对镉污染茶园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及茶树镉吸收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镁磷肥的施加可有效提高茶园土壤的pH值,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对pH值的提高则不明显;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均提高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且施磷量不同影响规律亦不同,而磷酸二氢钾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茶树累积镉含量为根茎叶,根系对镉的富集能力极强,向茎和叶部位的迁移量较低;钙镁磷肥的施加可显著降低茶树各部位对镉的吸收累积量,0.5g·kg-1施磷水平下效果尤为明显,而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则使茶树对镉的吸收累积量增加;随着茶树培养时期的延长,土壤pH值和有效态镉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根系吸收镉的量逐步升高,而茎和叶中镉的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生物数量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演变趋势.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作和旱作时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耕作显著增加,而土壤pH值降低,容重增加.水作和旱作时免耕土壤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耕作;旱作时,免耕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常规耕作,而水作时,免耕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低于常规耕作.旱作时,土壤有机质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而水作时,土壤pH和有机质与真菌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和容重与放线菌数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先将壳聚糖与丙烯酸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羧乙基壳聚糖(CEC),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钠制备氧化海藻酸钠(OSA),再将OSA与少量硼酸作为交联剂交联CEC与聚乙烯醇(PVA)混合液制备CEC/PVA双网络、双动态化学交联的自愈水凝胶。采用FT-IR、SEM和TGA分别对水凝胶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EC/PV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和pH值响应。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随着交联剂溶液用量的增加,凝胶时间减小,湿态凝胶平衡含水量减小;调控环境的pH值可实现体系的凝胶-溶液转变;PVA的引入能够提高水凝胶的抗压性能与韧性。  相似文献   

5.
同时考虑乐安河中底泥、悬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对溶解态重金属进行吸附与解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对乐安河各断面溶解态铜浓度分布情况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夏枯草中黄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静态解吸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对比分析了AB-8、D101、NKA-Ⅱ和NKA-9等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夏枯草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并且考察和优化了AB-8树脂分离纯化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弱极性树脂AB-8的吸附率为90.29%,解吸率为81.29%,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影响硒在烟草上吸附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法研究Se(Ⅳ)在烟草上的吸附,考察了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和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及无机盐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Se(Ⅳ)在烟草上的吸附为多分子层吸附,吸附速率快,且易解吸,使用表面活性剂能增大Se(Ⅳ)的吸附量,吸附过程受温度、pH值的影响不大,但无机盐存在对吸附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在N2环境下,离子强度为0.1 mol/L的NaClO4溶液中,考察了不同pH值(3.0~11.0)对Eu(Ⅲ)在氧化铝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用荧光时间衰减光谱法研究了Eu(Ⅲ)在氧化铝表面上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Eu(Ⅲ)在氧化铝上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在较低pH值(<4.0)溶液中,绝大部分Eu以自由的Eu3 存在于溶液中;在较高pH值(>6.9)溶液中,Eu(Ⅲ)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形态会失去大部分水,形成化学吸附,吸附形态为≡(Al-O)-Eu2 .(H2O)4.  相似文献   

9.
整体式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分光光度法测定孔雀石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新型吸附萃取搅拌棒为目的,利用环氧树脂、二乙基三胺和聚乙二醇(PEG 1540)通过原位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内封磁芯的搅拌棒.以孔雀石绿(MG)为目标分析物,详细优化了该搅拌棒吸附萃取的实验条件.在搅拌棒转速为450r?min-1和pH值为7的条件下吸附30min,然后用体积比为7:3的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pH 4~5)作为解吸液解吸20min.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测定解吸液中MG的含量.该方法在0.01~5μg?mL-1的浓度范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贵溪冶炼厂附近农田长期受到该厂重金属废水的污灌,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相关土壤修复措施已开展多年。为了解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植物修复效果,采集了该厂附近3种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未受修复土壤(A)、正在进行修复土壤(B)及已受植物修复的土壤(C),TCLP法研究了土壤表层(0~20cm)中4种主要重金属(Cu、Pb、Cd、Zn)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植物修复前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显著高于修复后土壤的含量;植物修复对4种重金属有效态及总量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达Cu64.83%、61.35%;Cd 53.6%、46.67%;Zn 22.51%、8.88%和Pb 7.76%、4.84%;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指出,修复前土壤处于重度污染,修复后土壤污染状况明显减轻,但依然处于中度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u和Cd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其主要原因为大气沉降所导致。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自动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4日发生在东南沿海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鞍形场低层东南风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和对流层中低层来自东北方向的冷空气相互交汇是此次大暴雨发生的触发因子,大暴雨期间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等θse线较稀疏且陡立,大气对流稳定度较低,有利于湿斜压涡度发展,大暴雨发生在600 hPa上MPV、MPV1和MPV2正负过渡带附近,MPV1下负上正垂直叠加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湿位涡在900 hPa以下具有MPV1为负、MPV2为正的特征,当800 hPa以上MPV1正大值区变弱和900 hPa以下MPV2由正大值变为负大值时,大暴雨过程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采集了乐安江及其支流漫滩区表层土中的优势植物--稗草,并测定了其中6种重金属(Cd、Cr、N i、Cu、Pb、Zn)的含量。流经亚洲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的乐安江,其三条支流由于被德兴铜矿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和一个活性炭厂排出的废液所污染,以至其漫滩区表层土中的稗草含有高浓度的Cd、Cu、Pb、Zn。稗草中6种金属的生物体内累积性按下列次序退减:Cd>Zn>Cu>Pb>N i>Cr,这与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C-C-CTS)与普通壳聚糖树脂相比,既能在酸性介质中不溶又不失去其螯合性能.其合成采用简单的2步法,首先用还氧氯丙烷交联,然后羧甲基化.C-C-CTS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X-ray光电子能谱进行表征.C-C-CTS树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吸附能力,每种树脂对Pb(Ⅱ),Cu(Ⅱ)和Zn(Ⅱ)的吸附能力分别为8.73,10.12和4.89 mg·g-1,并且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Pb(Ⅱ)、Cu(Ⅱ)和Zn(Ⅱ)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最后还讨论了C-C-CTS树脂对Pb(Ⅱ)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对2013年12月23~28日浙江省空气重污染的发生、发展及由浙江北部向南部地区的近距离输送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和上述过程天气形势场相似的2013年1月11~14日浙中北局部重污染过程(无污染物输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浙江南部地区因受北部污染物异地输送影响发生重污染的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台州、温州于2013年27日先后发生的空气污染,主要由浙北地区污染物通过偏北气流异地输送造成,重污染源向下风方向输送污染物除了需要较强的气流外,还需要由弱下沉气流、逆温层、低层弱辐散或无辐散等物理量场配合的利于污染物聚集输送的通道.  相似文献   

15.
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和促进畜禽动物生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由于畜禽对抗生素的吸收、代谢较少,30%~90%的抗生素都以本体药物的形式随畜禽粪便排出流入环境.以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为例,研究了金霉素对小麦根生长的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形态金霉素对小麦根系生长的毒性效应模型:1/EC50=f+/EC+50+f0/EC050+f-/EC-50+f2-/EC2-50,得到各形态金霉素对小麦根毒性强弱的排序:二价阴离子态一价阴离子态中性态阳离子态,共存Ca2+对金霉素毒性的影响与Ca2+以及金霉素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污水厂污泥、河道淤泥、粉煤灰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制备出一种污泥基陶土(SBPC), 研究了其对Pb2+、Cd2+、Ni2+、Cr3+ 4种重金属混合溶液的吸附效果, 并以Cr3+为例研究其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重金属混合溶液中, SBPC对Cr、Pb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而对Cd、Ni的去除率低于15%; 在单一重金属铬溶液中, SBPC对Cr3+的最大吸附量为4.32mg?g-1, 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 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沉降、阳离子置换、取代反应、Cr3+水解以及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温州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日本0.5°×0.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台风“苏迪罗”造成温州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短时强降水发生在2015年8月8日5:00至10日12:00,尤其是8日18:00至9日9:00最为激烈,表明8日夜里至9日上午温州有明显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短时强降水大部分具有局地性,仅8日19:00至9日5:00达小范围等级;短时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平阳、文成、泰顺和苍南4县交界处、瑞安和文成交界处以及泰顺东南部与福建交界处,南雁荡山最容易发生短时强降水,其次是洞宫山,括苍山最少;5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南雁荡山的平阳、文成、泰顺和苍南4县交界处,其次是北雁荡山,洞宫山、括苍山和海岛都无5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10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南雁荡山以及南雁荡山的迎风坡;温州南部上空大气接近中性层结或弱不稳定,且低层大气水汽含量很高,在地形作用下,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仍可促发显著的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Cu、Zn、Pb、Cd、As、Hg)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空间波动程度在春、夏季,表、底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Cu、Hg的污染最严重,且夏季污染水平高于春季;Cu与Pb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Zn与盐度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余重金属与盐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各重金属的平面分布可以分为沿岸条带状高值区、沿岸-离岸联片高值区、点源发散状高值区;研究海域重金属的分布受自身特性和外界环境因子影响,沿岸高值区的形成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海水稀释的制约,离岸高值区的形成与悬浮体解吸和海底沉积物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