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和太阳风及宇宙射线辐照等非平衡过程产生的玻璃物质是月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同成因的玻璃物质记录了月球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本文主要综述了嫦娥5号(CE-5)取回的月壤中月球玻璃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物性、微观结构、具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在月球研究中的作用等.研究发现月球玻璃可以像天然照相机一样记录下不同年代月球内部和表面的演化信息,涉及月球的起源、岩浆活动、撞击环境、太空风化和水的来源等;月球玻璃稳定的无序结构还能够长期保存月球资源,据估计其存储的3He有26万吨,存储的水高达2700亿吨;月球玻璃类似月球上的时钟,能够作为火山活动和撞击事件的时间标尺,为研究月球水和磁场等的演化以及重构几十亿年的撞击历史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月球东升西落,日复一日,这是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人们看到的皎皎月光完全是它表面反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在一个月当中,月亮会呈现不同的形状——月相,有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和残月等,且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相为何做这种周期性变化呢?这得从月球相对地球的公转运动谈起.  相似文献   

3.
出于对自然界知识(包括我们周围宇宙的历史和现状)的渴求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如获取资源和通讯),人类正在把它的活动扩大到太空.1957年10月苏联把第一颗地球卫星送上了轨道,一个月后美国发射了另一颗,1961年苏联把载人宇宙飞船送上了天,第二年美国也完成了同样的任务.1959年9月苏联第一个把一颗探测器送到月球上.1969年7月美国第一个把人送上了月球并使之安全地返回.我国的第一颗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1984年4月又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通讯卫星.2003年10月将杨利伟送入围绕地球的轨道上遨游了3圈.从1977年,美国等国又开始了对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探测.  相似文献   

4.
月球种菜     
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美国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利用微型温室在月球上种植开花蔬菜的技术.2012年,携带着蔬菜种子的这一微型温室——“月球绿洲”很可能被发射到月球表面做进一步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天文学家最近首次发现了一与太阳相仿的恒星,附近存在着一颗与木星相仿的行星绕其运行.这是人类首次发现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该恒星称为51Peg,位于飞马座,距地球约40光年.在日内瓦工作的天文学家米歇尔·梅厄和迪...  相似文献   

6.
树华 《物理》2012,41(5):342
一个国际研究组宣称,几乎所有组成月球的物质都来源于早期的地球.这一发现与月球是由“忒伊亚”(一个像火星那样大小的物体)与早期地球碰撞而形成的天体模型相矛盾.这一模型认为,40%的月球物质来源于忒伊亚.  相似文献   

7.
《物理通报》2009,(11):57-57
NASA月球弹坑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的初步数据显示,此次任务成功在月球坑的永久阴影中发现水,为我们了解月球开启了新篇章. LCROSS卫星及“人马座”火箭于10月9日相继成功撞击了月球南极附近的凯布斯坑,从数十亿年未见太阳光的月球坑底部溅起一股尘埃.  相似文献   

8.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就是在地球上看见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日食是月球遮掩太阳,金星凌日是金星遮掩太阳,二者不同的是金星遮掩的面积很小,金星的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6倍,但是金星距地球的最近距离是月球距地球距离的106倍,所以金星  相似文献   

9.
1影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若光源发光面较大,每个发光点都在物体的后方形成影区,这些影区重叠部分是先完全照射不到的黑暗区域叫做本影(见图1).本影周围部分光源照射不到的半明半暗区域叫半影.而图中3区好像也是本影,其实那里也能得到一部分光的照射,并不是真本影叫做伪本影.太阳是一个很大的发光体,地球及地球的卫星--月球都是不发光体,在地球及月球的背后都有本影、半影及伪本影.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旋转、地球本身还在自转.它们共同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谭北峰 《物理通报》2005,(10):53-55
1飞船撞月球,欲揭月球迷 为了揭开月球上有冰无冰这个谜团,科学家们想了许多办法.1999年8月1日,已出色完成任务的“月球勘探者号”,燃料即将消耗殆尽,就要坠落在月球的某个角落.科学家们认为,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它发挥最后的价值.7月31日凌晨5时52分,这个重约161千克的家伙,以6000千米/小时的速度舍身撞向月球,完成人类最后赋予它的两项使命.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最致密的日外行星,这颗与木星质量相当的行星只剩下丰富的碳、氧元素,宽达5.5万千米。其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3 克(是铅的2 倍),可能如水晶般透明,主要由高密度钻石构成。
该行星围绕的主星是一颗脉冲星或高速旋转的中子星(编号为PSR J1719-1438),每2 小时10 分钟发出一次强烈的无线电束流。行星轨道为60 万千米宽,仅为地球与月球平均距离的1.5 倍。其形成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据天文学家分析,它可能是一颗白矮星的透明残骸,其大气已被现在的脉冲星剥去。大多数转速超过20 毫秒的脉冲星都是双星系统的成员,约30%的脉冲星没有伴星。目前只知道另外一颗高速旋转的脉冲星有一颗地球质量的行星围绕其运转,像巨钻行星和那颗地球质量的行星是相当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有关地球的几个物理量,如质量、半径、电容量等,是我们在实践中常常提及并用到的,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地球质量M地 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T=27.3天,轨道半径 R=3. 8 × 108m.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得: 化简后 与相关资料的 5. 98 × 1024kg,近似相等. 有必要说明,在计算中我们所采用的月球绕地球的周期T=27.3天,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T0=29. 5天,这是因为T0表示了月相变化的周期,这种周期是相对于日地连线而言的,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应相应于月地连线,…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认为:太阳是由高密度的星间云收缩而成的;地球是太阳形成时,其周围圆盘中的固体的宇宙尘埃被凝缩形成的许多小天体,在不断的运动中相互冲撞和组合形成的一类由高密度的岩石组成的固体行星中的一个;月球则是另一颗原始行星撞击地球的产物,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对月球的向往自古有之,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探月工程又命名为"嫦娥工程"。工程规划分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2007年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实现"精确变轨,成功绕月"的预定目标,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实现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全月图。探月工程一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月高几何     
<正>1969年7月20日历史性的阿波罗11号登月半个世纪后,Robert P Crease阐述了为什么当时任务中的激光测月试验目前仍然很活跃并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几千年来,月球一直紧密围绕着地球运转,人类曾把这颗明亮神秘的天体视为奇迹的源泉和宇宙中的基本地标。古希腊人甚至相信有一个球承载着月球,将我们变幻莫  相似文献   

16.
彭友山 《物理通报》2004,(12):39-40
在新教材的阅读材料“月相”中提到,“从地球上看,月亮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这是一种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9.5天.”好几个学生提出疑问,“我们在前面讲万有引力时,不是说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7.3天吗?怎么这里却是29.5天呢?”对于这个问题还得从月亮绕地球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谈起.  相似文献   

17.
 开普勒-36b和开普勒-36c距离很近,二者围绕恒星开普勒-36a运转的轨道只相距190万千米,它们距地球1200光年.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两颗行星,比太阳系相距最近的金星和水星还近20倍,仅是地球与月球间距的5倍.  相似文献   

18.
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以来30余年间,世界各地宇航机构一直都从事着太阳系范围内的星际航行活动。现在让我们以月球探测器为例,看一看它从发射和到达月球的全过程。宇宙飞船被放置于和摩天大楼一般高的火箭的顶端,  相似文献   

19.
吉林球粒陨石(H5)的高压声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以透明材料作窗口,用辐射法测量吉林陨石的高压声速的原理、实验技术和实验结果,实验压力范围为42.2~113.2 GPa,得到了吉林陨石的高压声速随冲击压力的变化关系,并由此判断出吉林陨石在约65 GPa时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20.
陨石,这可是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被炒的最热的话题,目前一块陨石的价格少则数万,多则上百万,是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几年前,我国的一位农民放牛时拾到了一块重约3千克的陨石,最后被一位台商以33万元人民币收购。而陨石在科学家手里也是一种极具科学研究的稀缺资源,在研究人员眼里,它是来自遥远天际的信使,携带着众多信息,是人类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