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发现当光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较小时,无论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怎样,擦除光对相位共轭反射率没有影响,同时从上表面可观察到全内反射的光回路,所以SPPC的形成机理为FWM-TIR;当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较大时,在一定的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擦除光的作用使相位共轭反射率很快减小,表明这时的SPPC的形成机理为FWM-SPB.  相似文献   

2.
Cu:KNSBN晶体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许海平  赵卫等 《光子学报》2002,31(5):588-591
利用Cu:KNSBN晶体,研究了在两束泵浦光对称入射的条件下,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时相互竞争和相互影响的特性,以及共存时的相位共轭特性与两束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入射夹角和泵浦比之间的关系,并对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和两束泵浦光共同存在条件下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利用Cu∶KNSBN晶体,研究了在两束泵浦光对称入射的条件下,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时相互竞争和相互影响的特性,以及共存时的相位共轭特性与两束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入射夹角和泵浦比之间的关系,并对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和两束泵浦光共同存在条件下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刘继芳  李育林 《光子学报》1998,27(9):819-823
实验发现在保持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不变的条件下,随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和入射角不同,自泵浦相位共轭形成机制在FWM-TIR、FWM-SPB和FWM-TIR与FWM-SPB之间转变.  相似文献   

5.
佘卫龙  余振新  李荣基 《物理学报》1996,45(12):2016-2021
当用514.5nmAr激光束入射到掺Cu的KNSBN晶体中时,观察到典型的猫型自泵浦相位共轭,而当用514.5和488nmAr激光束共线入射到该晶体中时,观察到自泵浦相位共轭猝灭现象.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刘继芳  李育林 《光子学报》1998,27(3):207-211
实验发现当光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较小时,无论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怎样,擦除光对相位共轭反射率没有影响,同时从上表面可观察到全内反射的光回路,所以SPPC的形成机理为FWM-TIR;当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较大时,在一定的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擦除光的作用使相位共轭反射率很快减小,表明这时的SPPC的形成机理为FWM-SPB.  相似文献   

7.
非相干光作用下的Ce:BaTiO3自泵浦相位共轭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运  张为俊 《光学学报》1998,18(2):71-175
地Ce:BaTiO3晶体的自泵浦相位共竟然非相干光作用下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增强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是在He-Ne激光产生稳态自泵浦相位共轭输出后,用非相干光平行c轴照射来获得这一增强特性的,当水平移动非相干光入射位置,发现有两个区域非相干光作用能使相位共轭反射率增加,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掺钕氟磷酸锶(NdSr5(PO4)3F简称NdS-FAP)晶体是一种最近报道的激光工作物质。本文通过纵向泵浦NdS-FAP晶体研究了它的激光特性,得到基横模(TEM00)输出,泵浦阈值为9mW,斜效率为37.3%。  相似文献   

9.
晶轴与晶面成18°角的Ce:KNSBN晶体自泵浦位相共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晶体的不同切割方式对形成自泵浦位相共轭输出的影响,报道了晶轴与晶面成18°角的CeKNSBN晶体自泵浦位相共轭输出特性,实验证实了共轭反射率与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有关,并得到反射率为57.16%的共轭输出。共轭光的形成时间随入射光强的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10.
(BaSr)TiO3晶体光诱导自泵浦位相共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怡申  庄健 《光学学报》1996,16(9):264-1267
对(BaSr)TiO3晶体中光诱导自泵浦位相共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诱导自泵浦的输出特性取决于诱导光束强度和信号光的入射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双稳性.作者认为,这是由于诱导光束改变晶体中信号光束Fanning散射强度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高速调制光自泵浦-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Cu:KNSBN晶体的慢响应光折变效应,研究了高速振幅调制的自泵浦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特性,给出了相互作用光的调制频率和入射位置对其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时,相位共轭光可以无失真的传输时域信息,因而可用于光通信及时域光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2.
佘卫龙  余振新  李荣基 《物理学报》1996,45(12):2010-2015
观察到失锁模532nmps激光脉冲单独入射到掺Cu的KNSBN晶体中,不能产生自泵浦相位共轭,但如果先用同波长的锁模ps激光脉冲在晶体中预制一条光折变“波导”,则可诱导失锁模激光脉冲形成自泵浦相位共轭.分别从“波导”形成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方面研究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光折变晶体几何结构对自泵浦相位共轭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颖  石顺祥 《光子学报》2005,34(12):1761-1765
基于Cu∶KNSBN晶体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实验,研究了光折变晶体的几何结构对自泵浦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得到在入射角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入射位置的变化相位共轭光输出有最大值,几何结构不同最大值输出对应的位置不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结构在双作用区自泵浦相位共轭机制中的作用,指出几何结构、入射位置与自泵浦光通道、耦合系数的关系及在自泵浦相位共轭效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入射光工作位置.  相似文献   

14.
孙连科  王青圃 《光学学报》1996,16(10):397-1399
掺钕氟磷酸锶(Nd:Sr5(PO4)3F简称Nd;S-FAP)晶体是一种最近报道的激光工作物质。本文通过纵向泵浦Nd:S-FAP晶体研究了它的激光特性,得到了基横模输出,泵浦阈值为9mW,斜效率为37.3%,  相似文献   

15.
Ce:BaTiO3晶体自泵浦相位共轭特性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心光 《光学学报》1998,18(7):40-844
在Ce:BaTiO3晶体中,实现了受激折变散射自泵浦相位共轭,给出了其自泵浦相位共轭形成的特点以及相位共轭波输出特性。比较了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对自泵浦的形成特点和共轭波输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金运  张为俊 《光学学报》1997,17(7):52-854
报道了聚四氟乙烯积分球腔内光折变晶体BaTiO3:Ce在He-Ne激光作用下产生自泵浦相位共轭的增强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Ce:KNSBN晶体中产生的双泵浦相位共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顺忠  姜全忠 《光学学报》1995,15(8):136-1139
首次报道在Ce:KNSBN晶体中产生的“双”泵浦相位共轭现象,同时还观察到由同一“双”泵浦相位共轭光路所产生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和四波混频现象。  相似文献   

18.
宽频带KrF激光在SF_6介质中的SBS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频带KrF激光泵浦高纯度高气压SF_6气体产生了受激布里渊背向散射(SBS)。实验研究了SBS的强度和反射率随泵浦光强和SF_6介质密度的变化,测得在SF_6气压为1MPa时,泵浦光能量为120mJ,SBS光最大能量为13mJ,反射率为10%,产生SBS的泵浦光阈值1.18×10 ̄4MW/cm ̄2。实验验证了SBS光与泵浦光相位共轭特性,近场均匀性有很大改善,远场光束质量有一定改善,在泵浦光能量133mJ,脉宽25ns时,得到了脉宽6.8ns的SBS光输出。脉宽压缩比为4。  相似文献   

19.
氙灯泵浦新型晶体Nd:S—FAP的激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青圃  孙连科 《光学学报》1996,16(5):00-704
测量了新型晶体Nd:S-FAP,(Nd;Sr5(PO4)3F)的非偏振光吸收光谱,它具有宽的有效吸收带,在575nm和804.5nm处有二个强的吸收峰,采用微型氙灯泵浦实现了自由运转和染料片调Q运转。激光输出波长为1.059μm,自由运转的阈值能量仅为150mJ,斜效率为1.25%,调Q输出的峰值功率密度为10MW/cm^2,测量了发射光谱及不同腔长,不同染料片小信号透射率情况下的输出能量,脉冲宽  相似文献   

20.
Cu:KNSBN鸟翼式互泵浦相位共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家友  王立军 《光学学报》1996,16(4):70-473
利用Cu:KNSBN实现了鸟翼式互泵浦相位共轭器,并给出一些实验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