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栅压对内调制光电探测器耦合区的影响,以及横向发生的抽取效应对受光结的影响,从描述探测器的泊松方程、电流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出发,通过计算输出电流Id,得出了内调制光电探测器受光结光生电压Vop,与栅压Vg的函数关系式,并依此建立了模型,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由于该模型采用了电路形式,可以用PSPICE等软件进行模拟,这为研究内调制光电探测器的内部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套基于12电极电容传感器进行图像重建的电容层析成像的仿真软件包,该软件包是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PV-WAVE在SGI图形工作站上开发的.利用该软件包可以深入分析电容敏感场和流体模型数据的变化,从而为改进图像重建算法和设计最佳电容传感器几何参数提供了有力依据.最后利用仿真结果对电容层析成像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推导了混合酸的滴定方程以主成份回归法处理滴定数据,采用校正的方法建立模型,并考虑常数项的影响,然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未知混合酸的浓度进行预报。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pKa〈0.1的五组份混合酸的同时测定,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SystemC的周期精确事务级AMBA总线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建模语言SystemC建立了周期精确的事务级AMBA总线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蓝牙模块问的通信过程进行仿真.AMBA总线模型采用SystemC2.0的接口、端口和通道的概念,运行时使用SystemC自带的仿真内核.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完全符合AMBA2.0规范和蓝牙协议规范,实现了住SoC设计前期的高层仿真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对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工艺的理论基础-Na^ ,K^ //Cl^-,SO4^2- -H2O四元体系.本文首次用最新的电解质溶液理论—Clegg-Pitzer非对称模型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建立了热力学模型,预测了上述体系的液-固平衡,其参数均由该体系所包含的二元、三元体系的实验数据拟和得到.预测结果较好,并与局部组成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某新型风幕式抽油烟机工作下的厨房环境,建立了基于零方程湍流模型的标准试验厨房CFD数值模型,并利用6?标准化处理后的油烟浓度测试数据对计算模型和分析流程进行标定分析,建立了实测油烟浓度与水蒸气仿真油烟浓度之间的近似关系式,利用标定后的模型对厨房内的气流组织状态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研究,最后利用该模型有效地模拟了不同风幕状态下的厨房环境,为评估及改善厨房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的异步电动机线性化控制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异步电动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出发,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其系数矩阵简化.推出异步电动机的线性化控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得出异步电动机的线性化控制系统.以给定电机为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响应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的结果说明上述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OFDM系统基本原理和研究OFDM发射系统的物理建模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ADS的OFDM发射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与理论OFDM系统模型基本一致.该模型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OFDM信号非线性校正算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用于模拟二维Benard对流现象的格子BGK模型,该模型要求粒子碰撞过程不仅满足质量和动量守恒,而且满足能量守恒,结合二迭加FHP模型和三迭加HPP模型,确定了此模型的平衡态形式,导出了此模型对应的宏观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用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二维Benard花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三维闪电定位网的3D-TOA(时差测量定位技术)算法模型,进行了模型仿真和分析.利用江苏省建立的VLF/LF三维全闪电监测定位试验网进行试验,雷电探测的实测数据表明,闪电定位位置和高度与雷达分布图总体一致,水平定位误差小于300m,高度定位误差小于500m.所研究的多站3D-TOA算法可以探测雷暴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机械法联络通道作为一种新兴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开展监测技术研究对其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工程中监测目标集成度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以宁波地铁机械法联络通道项目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联络通道施工安全在线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分为应用层、传输层、感知层三个部分,并且具有采样、存储、传输、数据处理和预警功能.通过开展缩尺模型试验,测试了联络通道掘进过程中的变形及应力发展规律,并检验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测、无线传输等目标,满足实际工程的监测需求,可进一步推广至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2.
用Floquet方法计算电子通过含时的双δ势的透射系数.其优点在于对任何谐振势垒的强度和频率都适用.同时此方法还可以将含时的问题转化为非含时问题,进而解决含时势垒的透射问题.通过对透射系数的计算,着重考虑初相对透射系数的影响,并且详细地考察电子从任意的一个通道到任意的另一个通道的几率.结果表明初相不仅对总的透射系数有调制作用而且对通道间的传榆也有调制作用.而对于透射系数的影响程度强弱则完全取决于系统所设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云迹风资料同化的江南飑线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WRF模式对2006年6月10日发生在浙江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云迹风资料同化实验研究.将常规测站、自动站资料同化试验和加入了云迹风资料的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WRF模式进行同化模拟,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江南地区飑线的发生、发展、维持和消亡过程.主要分布在对流层高层的云迹风资料能有效地改善高空风场质量,在模式中增加了云迹风资料之后,使模拟的雷达反射率图像增加了清晰度,原来有些地段较为零星逗点状的反射率图像可被连成带状,尤其明显的是模拟的主降水强度和落区与实际降水分布更加接近;模拟也改变了后半程的大风区的分布并增强了风速,比控制试验稍接近于实况,且略缩小了降水和大风的虚假区域.同时,通过不同质量控制阈值的云迹风模拟试验比较发现,进入模式的云迹风数量与模拟效果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因此,在云迹风资料的运用上,质量控制对模拟有一定的影响,恰当地应用云迹风资料同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强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对提高降水、大风等预报质量是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抽头延迟线模型,将针对平坦衰落信道的CS(周期平稳过程理论)频偏盲估计算法扩展到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并通过仿真证明这种扩展是可行的.仿真结果还表明CS算法不仅有好的抗平坦衰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性能.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带宽资源有限、服务器下载负荷过大以及网络性能不稳定等会引起网站访问速度过慢,易发生信息丢失等现象.为了解决Internet视频流传送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和H.264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分析了3种多描述分解方案,给出了这些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进行视频编码和网络传输.实验显示,所给出的编码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视频流压缩和Internet传输.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进的减少状态逐幸存处理均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带有FIR前置滤波器的减少状态逐幸存处理均衡器.该均衡器通过训练序列估计信道的特性,利用RLS算法对信道的估计值进行更新.在RSSE-PSP处理之前加入一个FIR前置滤波器,使全信道近似呈现最小相位特性,该FIR滤波器为一个信道匹配滤波器和一个预测误差滤波器的级联,采用Levinson-Durhin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均衡器在具有符号问干扰的信道中比传统均衡器有着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无线接入网融合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的协同组网技术和网络协议模型.通过在中继节点处的MAC层上增加通用协同适配层以实现异构网络下的数据转换和协同传输,同时在基站和中继处分别引入协同无线资源管理实体支持多中继协同组成中继子网以及不同接入网间的传输容量和质量的协商,以实现数据的无缝中继传输.实验表明,该中继协同组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支持多无线接入网的融合,实现在异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高速传输业务和多无线接入网资源的协同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克服信道畸变引起的码间干扰,在接收端必须采用信道均衡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RBF网络用作均衡器。采用最近邻聚类和直接判决算法来调整隐藏层中心,然后再用LMS算法调整输出层的系数。该算法可以实现在线学习,根据相应的准则增加,删除隐藏层节点。算法事先不必确定隐藏层的节点个数。模拟结果显示,RBF网络均衡器能够正确地将信号从有噪信道中恢复出来,在计算机模拟仿真中其性能与理想贝叶斯均衡器相当。  相似文献   

19.
准确的信道估计是无线通信可靠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提出一种基于OFDM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的单k盲信道估计算法.该类算法无须改变循环频率,而是利用延迟变量的z变换中2个相关值来估计信道,并采用部分频谱信息提出的简化算法可进一步减小运算量.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单k盲信道估计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双k算法,而简化的单k算法虽然在高信噪比时性能有所下降,但算法复杂度却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 互连线在芯片内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但是互连线仅用于数据传输, 芯片计算能力仍然需要依靠晶体管开关实现. 如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内进一步提高芯片的计算能力, 已经成为当前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金属互连线间电容耦合效应, 采用互连线串扰现象完成逻辑运算的思想, 提出一种基于线计算的全加器设计方案. 该方案首先建立线计算模型, 通过调整反相器阈值和不同干扰线与受扰线之间电容耦合强度匹配技术, 采用相同线计算电路结构实现不同功能的逻辑门电路; 然后, 在逻辑门的基础上实现基于线计算的全加器; 最后, 在TSMC 65nm CMOS工艺下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线计算电路具有正确逻辑功能, 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 线计算逻辑门具有更低开销, 且线计算电路具有抗逆向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