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ClassIn平台的直播功能丰富,“空中课堂”资源优质且权威,教师可以借助ClassIn的各种功能,结合执教班级的学情,活用“空中课堂”资源,如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捕捉学生想到但“空中课堂”资源中未出现的“生成”资源,适当增加典型练习等,进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备战中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疫情期间《高等代数》课程“线上教学”的教学过程,具体剖析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线上直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环节和要素,总结了提高各环节的效率和实现各环节、各要素间完美对接的经验,并提出了适用于常态性教学的“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指导方针.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提升线上教学的效度是各年级各科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在结合个人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疫情背景下初中数学开展“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原则及策略展开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潍坊市作为全国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区,率先做好2021年"疫情下"寒假珠心算线下、线上各项教学准备工作。2021年1月25日,为了提高珠心算教师们在寒假期间线上的教学活动质量,潍城区珠心算教师在潍州麓台学校举行了为期半天的教学研讨,本次研讨活动由珠心算名师徐桂芹主任主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风靡全球,引发了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 Rted Classroom)”,就是由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将原本在课上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下,课上的时间则用来解决小组和个人的问题或是讨论、做实验”.“翻  相似文献   

6.
钟启泉教授把说课定性为“中国模式 ,应用研究” .说课 ,源于基层教研室 ,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 ,它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说出道理 ,说出根据 ,使隐性因素显性化 ,感性认识理性化 .这个过程 ,需要思考 ,需要探索 ,经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揭示教学的本质规律 .因此说课是备课、上课的理性抽象与概括 .说课 ,是高层次的教学活动 ,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形式 .我省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优都设立了说课这一程序 :…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数学制作与课堂教学实施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前置性模式(先制作再教学)或后置性模式(先教学再制作),这两种模式在时空维度上都造成制作和教学的隔离.本文以制作圆轮纸板车,开展“圆的认识”教学为例,积极探索第三种模式—“制作-教学”同步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制作化”和“制作数学化”过程,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8.
数学开放题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这已得到人们的共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进行开放题教学,是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设想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1总体设想以开放题的形式引入“平行线的性质”这一课题.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充...  相似文献   

9.
“线上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采用线上的方式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在线上和教师沟通疑虑,教师解惑答疑.对九年级学生来说,线上教学很新鲜,但也无奈.据部分班级任课教师统计的反馈结果,8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得不满意,或觉得没有在教室面对面听教师讲课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健是启发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三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解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帮助学生“掌握四基”特别是“提高四能”、“学会三用”上下功夫,让“三会、四能”成为数学解题教学的根本诉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过数学”的人.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教学沟通是通过师生合作得以实现的.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师生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对话”活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教学活动更应注重师生互动下的动态生成,让和谐氛围下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生态的均衡发展.一堂脱离“轨道”的数学教研观摩课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中,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按数学问题、问题解决系统、问题解决教学系统三大模块,对概念的界定、问题的分类、心理模式、功能认识、决策原则等予以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在联系数学教学实际,进行了多种观点的辨析与比较,推动着初等数学的教...  相似文献   

13.
王莉  孙菊贺  杨峥 《大学数学》2023,(3):119-124
面对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分析课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吸引”的雨课堂线上教学设计,包括:“以知识为吸引”的课前预习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直播环节,“学生必做和自选”的课后复习环节,运用雨课堂回放功能进行习题讲解的补充环节,实现对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目标.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直线截另两条直线,可构成八个角,这在平面几何中通常简称为“三线八角”。我们又根据其位置关系对不共顶点的角,分成同位角、内错角和问旁内角三种。对学生来说,能否正确区分这三种角,直接影响到对平行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甚至对于初三快班的学生也有因“三线八角”辨别不清而影响相似形和圆的学习的情况。所以我们应重视“三线八角”的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平面几何第一册《教学参考》一书上指出:“三线八角”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三种角的概念上,为掌握三种角,关键是在各种图形中如何快、准地辨别出不共顶点的两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  相似文献   

15.
汤炳兴  叶红 《数学通报》2007,46(2):23-26
爱“问”是人的天性.人们常常通过“问”,进行相互交流,从中获取信息,明白道理.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问”,往往可以激起师生互动,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因此,研究“问”的艺术,明确“问”的指向,创设“问”的氛围,熟练“问”的技巧,以数学“双基”为核心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问”的形式展开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对学生掌握数学“双基”,形成问题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1明确“问”的指向“问”,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问”,能够促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深化理解数学知识;“问”,往往能引动学生展开丰富…  相似文献   

16.
垂直关系是空间元素间的重要位置关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各种垂直关系中最关键的是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以下简称“线线垂直”),要证“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常化为证“线线垂直”,由“线线垂直”常可得“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  相似文献   

17.
薛兴 《中学数学》2024,(1):15-16
以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任意角”一节为例,通过“微信+腾讯课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融合,介绍了多网络平台融合的线上互动教学的基本步骤.从课前准备、课中线上授课、课后反思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辉 《数学之友》2014,(12):44-46
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源波普尔(K.R.Popper)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数学家们无一不懂得问题在整个数学发展以及个人创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大多数教师认识到“问题驱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活动以“问题”作为先行组织者,并以“如何解决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但实践中经常遇到问题“驱”而不“动”的现象,下面结合几个教学案例,反思问题“驱”而不“动”的原因,就如何利用“问题”驱动课堂顺利进行,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过程性目标的确定与实现是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一、对“过程性目标”的认识 每一次教学活动总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者质量规格,通常有两种表达形式:行为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杨牛扣 《数学通讯》2022,(7):18-20+34
本文呈现“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的教学过程,力求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更好地阐释课程标准的理念,借助生活情境突出基本概念讲解的“动”和“用”,注重全等概念教学的演绎推理与图形运动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提升思维水平,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体验的同时,凸显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