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球和多面体有关的组合体问题,是高考的热门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同学解这类问题不知从何处人手,缺乏解题必要的定式思维,思维处于“布朗运动”式的盲目状态,致使解题所耗时间过长,造成潜在失分,或者解题彻底失败.这类问题能够较全面、多角度、深层次考察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2.
彭治立 《数学通讯》2010,(10):18-19
2010年高考湖北卷文科第15题是以直线与椭圆知识为背景的填空题,虽然素材平朴,形式淡和,但解题思路灵活,求解过程精彩纷呈,妙处横生,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中的运动问题一般是指在立体几何中含有动点、动线或动面的一类问题.由于这类问题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同时这类问题比较新颖且灵活性较强,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感到无从下手或没有太好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现在我们对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邱波 《数学通讯》2014,(1):36-39
直线的参数方程作为高中数学选修部分的内容,已经成为很多省份的高考考点.直线的参数方程在解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新一轮高中教材的改革,它的应用又呈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实际上,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表示直线,在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中涉及的长度问题时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笔者以近两年的高考和竞赛中出现的试题为例,谈谈如何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来处理有关线段长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滕莹 《数学通讯》2009,(11):34-36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定点、定直线——“三定”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由于在解题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些问题“确定”的结果,往往很难找到解题的切人口.一般考生通过盲目的探索之后,只能是望“题”兴叹,不了了之,可以说是高考解题中的一大难点.其实解题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例说解决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6.
楼方红 《数学通讯》2007,(10):44-45
在2007年的高考中,有许多省市都考到了“恒成立”问题.高考中的“恒成立”问题,把不等式与函数、导数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恒成立”的有关方法,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伟 《数学通讯》2014,(9):41-43
高考数学命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在知识的交汇处考察,对三角形问题的考察重点在于三角变换、向量、函数等的综合,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交叉,不仅考察三角变换,同时深化了向量的运算,体现了向量的工具作用,试题综合性较高,所以要求学生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解题思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近几年上海数学高考命题中都有所体现.而要解决高考中的研究性学习问题,就要针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充分研究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综合能力,发现解题依据,从中寻求最佳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立体几何中有关动点问题的试题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而不少学生对此类问题常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以高考试题为例,分别介绍解答这类问题的若干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答动点问题的一般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试题因其重要的选拔功能,倾注了命题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如何解答高考试题,如何组织学生复习迎考,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又是师生们长期研究的课题.经过作者的研究发现,许多学生不能顺利解答高考试题的原因不仅仅与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不能因问题的不同而变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颜秀  张松 《数学通报》2007,46(3):44-46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现状,由于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有些教师盲目追求“题海战术”,用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训练学生,忽视了数学理性思维的锤炼和深化.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因而重在研究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善于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对于解决了的数学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收工,苦能加以反思,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便可以举一反三,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冠中 《数学通讯》2012,(12):31-34
数列问题始终是高考的一大亮点,在高考试卷中可谓是常考常新,尤其是近几年数列与不等式的融合更成为高考命题者的新宠.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是考察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内容,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放缩法是数列不等式证明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现将数列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放缩技巧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近年来的高考中,数列问题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往往又与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交汇,具有综合性强,难度大的特点,能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驾驭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就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尝试总结一些解题规律,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由一道例题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能力是指运用学过的知识 ,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分析、综合、猜想等手段 ,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本文通过一道解析几何题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 过点P(2 ,1)引一条直线l,使它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若|PA||PB|=42 ,求直线l的方程 .1 探究问题的基本解法在指导学生解题时 ,首先要求学生注意研究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分析 直线方程有 5种形式 ,在利用代定系数法设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方程形式的选择 .在题设中寻求解题的切入点 .这里给出两种基本解题思路 .思路 1 突出条件“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  相似文献   

15.
高三复习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而高考设计的问题,思维方向多、角度多、解题途径多、方法多,体现发散性思维的多端性.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使所讲的例题“活”起来,发挥复习课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 笔者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第九章《直线与平面》的章节性复习作了一点创新尝试,供大家参考.【教学过程】问题分析与探究【问题 1】(03·全国)已知异面直线a与b所在的角为 50°,P为空间一定点,则过点P与a、b所成的角都是 30°的直线有且仅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通过前面的…  相似文献   

16.
三角函数的最值(值域)问题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它不仅与三角函数自身的常见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代数及一些几何中的有关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类考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对能力要求较高.本文结合2008年高考试卷中涉及三角函数最值(值域)问题,归纳其解题策略,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龚洁琳 《数学通讯》2012,(Z4):52-53
函数类问题中涉及任意与存在的题目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难点,其着力点在于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对于涉及一个变量的"任意存在"问题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当"任意存在"问题遭遇"两个变量"时就变得令人眼花缭乱,使学生产生不知所措、无法下手的感觉.下面我们就以几个题目题为例来探讨一下解决这类问  相似文献   

18.
王丽 《数学通讯》2014,(1):19-23
立体几何高考命题是一道最富有特色的靓丽风景线.作为中学数学传统的主体内容之一,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始终把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距离的计算作为考查的重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演绎推理能力等传统的考查方式,仍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9.
导数作为高中教材的新增内容,它的应用简捷而广泛,因此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几年的高考中,导数在各地试卷中频频出现.但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易混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导致解题的错误,甚是惋惜.笔者试通过与导数相近的概念进行剖析,以期帮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辨别的过程中提高解题的能力,在分析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0.
函数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内容,也是高考要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函数所涉及的定义概念、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所涉及的问题很广,综合应用性很强;解决问题时对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要求,是学生在学习复习过程中的难点。函数的解题过程往往包含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相互转化等常用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