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陈世浩 《中国物理 C》1994,18(4):317-325
提出一种新的包含三代已知轻子与夸克的SU(5)大统—模型.按本模型,强子可看作由夸克形成的非拓扑孤粒子;轻子与夸克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由对称性自发破缺造成的;在强子内部,夸克质量很小,其性质与已知夸克相同;在强子外部,夸克的性质与已知轻子相同,只是质量很重,并将很快衰变.本文除了定义严格守恒的电荷Q0、费米子数F0外,还在孤粒子内部定义了近似守恒的内色荷、内电荷、内费米子数.已知SU(5)大统—模型的(L-B)守恒相应于本模型的F0守恒.  相似文献   

2.
陈世浩 《中国物理 C》1994,18(5):409-416
本文讨论了前文提出的SU(5)大统一模型中费米子与规范场的相互作用.得到的弱电作用与标准模型一致;得到的孤粒子内部的规范作用近似于QCD理论.本文证明了实验上只能探测到电荷,而不可能探测到前文提出的内电荷;对分数电荷的根源提出了一种解释.按本模型,三代已知轻子仅仅弱、电作用是相同的,它们与未知规范场的作用并不相同.在对称性破缺前,sinθw=1/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把现代物理学前沿渗入物理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探索粒子物理学的奥秘──夸克和轻子 物理学的精髓在于探索未知,本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了原子的核模型结构.30年代,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自然,质子和中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但是大量的称为强子(包括介子和重子两类)的相似粒子于50年代和60年代初被发现,目前已知的有一百多种强子.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强子并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电荷为1/3e或2/3e的更小粒子──夸克构成的,即强子的夸克模…  相似文献   

4.
杨新娥 《中国物理 C》1985,9(5):537-541
我们提出一个包括两种基本费米子和一种基本标量粒子的轻子-夸克复合模型. 其中, 基本费米子无质量并且不带色, 基本标量粒子是色的三重态. SU(3)H定域规范作用将基本粒子束缚成轻子、夸克和弱玻色子等复合粒子. 轻子是由三个基本费米子组成的三体复合粒子, 夸克由一个基本费米子和一个基本标量粒子组成. 本模型基本粒子的数目较少, 存在为数不多的exotic粒子. 解释了轻子-夸克的对称性. 弱作用是超色单态之间的一种短距剩余作用, 它只在复合层次出现. 通过动力学对称破缺破坏了宇称守恒.  相似文献   

5.
李卫国 《物理》1994,23(11):641-646
介绍了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CDF合作组关于顶夸克的证据。从19.3pb-1积分亮度的质子反质子对撞的数据中,CDF找到了一些顶夸克对的可能事例。其中包括两个双轻子事例,10个轻子加带b夸克标记的强子事例,其中三个事例中b夸克由次级顶点标记,四个事例由半轻子衰变标记,另外三个事例同时由次级顶点和半轻子衰变标记,共13个标记.这些事例由本底引起的几率为0.26%。由这些事例拟合得顶夸克质量为174±10GeV/c2,其产生截面为13.9±pb。  相似文献   

6.
封面说明     
正今年是盖尔曼(Murray Gell-Mann)提出夸克模型50周年,本刊今年的封面即以此为题.强子(包括重子和介子)曾经被看成基本粒子.随着粒子物理学的进展,从高能电子在核子上的散射实验,认识到强子并不"基本";与轻子不同,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强子可根据SU(3)对称性进行分类.1964年,盖尔曼和G.兹维格提出,与SU(3)对称性的基础表示对应的3种粒子是构成一切强子的构造单元,并从文学作品中借来名字"夸克"(英文原义为乌鸦的叫声).夸克的电荷是电子电荷的1/3或其倍数.重子由3  相似文献   

7.
利用旋量变换获得t、b、d的夸克,t、b、s夸克在Y^n-t3表示中满足SU(3)亚群对称;并以夸克组合为重子的波函数计算了重子的质量谱。所得结果与民已知的一些结果相近,都尚待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明确地构造了量子代数Uq(Sl(2))当q=i和z中心扩张时的两维循环表示,此表示是既约的;给出了张量表示的C—G规则和C—G系数以及不同次序张量表示的扭结子(Intertwiner).此扭结子是一个满足自由费米子条件的八顶角R矩阵,因此给出了一个可积顶角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亚夸克物理中允许存在的编外粒子出发,探索了可能存在的双夸克态,双轻子态以及轻子夸克等新物质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性和SU(3)对称表示。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基于SU(3)L×U(1)X群的弱电相互作用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一代轻子均包含两个中性粒子.计算了新的中性轻子(N粒子)的寿命,并估计了它的质量上限,从而说明N粒子可以看作暗物质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1.
用屏栅电离室测量了入射中子能量为5.1MeV的58Ni(n,α)55Fe核反应的α粒子角分布,238U裂变电离室作中子注量率的测量,测得该能点58Ni(n,α)55Fe的总截面为(47.4±5.0)mb.用中国核数据中心推荐的理论计算程序UNF计算了在1—8MeV能区58Ni(n,p)58Co,58Ni(n,α)55Fe的反应截面和入射中子能量为5.1MeV的58Ni(n,α)反应角分布.理论和测量数据的比较说明,用复合核模型来描写该能点的角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朱爱民 《物理》1998,27(8):510-511
μ子对撞机的研究进展目前,理论方面认定,“超标准模型”新物理将出现在TeV量级或接近TeV量级能量的夸克-反夸克和轻子-反轻子对撞中.为了充分研究TeV能级物理,至少要有一台几个TeV能量的强子-强子对撞机,用来广泛寻找新物理,还需一台或更多的TeV...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BaFClxBr-1-x:Sm2+D2→7F0的跃迁几率随x变化为中心对BaFClxBr-1-x:Sm2+体系4f5d带的激发光谱、5D2→7F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温度的变化特性、5D2→7F0的跃迁几率等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在BaFClxBr1-x:Sm2+中,随Br含量的增大,4f5d带与5D2能级更加接近,使7F0→D2的吸收截面增大,从而可能提高在5D2:能级烧孔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1995年3月初,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两个实验组正式宣布发现了众多科学家盼望已久 的顶夸克,其质量竟高达176MeV左右.这一 重大发现再次证明了粒子物理学中标准模型理论的正确性.然而,随着顶夸克的发现,物理学 中一直存在的质量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比如 实验结果已经表明,最轻的上夸克和下夸克的质量只要几个MeV.为什么以后发现的顶夸克要比最轻的夸克重那么多?为什么夸克和轻子 可以分为三代?为什么夸克和带电轻子的质量谱如此特殊……这里,我们尤为感兴趣的是,作 为处于同一层次的夸克和带电轻子在质量数值 方…  相似文献   

15.
用变分法计算带有质量的Wilson费米子的格点Schwinger模型中矢量介子的质量M,从而求出M、对费米子质量m的变化率Mv/m(m=0处),结果与连续理论的准确解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6.
 在费米实验室Tevatron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的CDF实验得到了第六味夸克(顶夸克)存在的证据(今年三月份,D0和CDF实验组同时宣布他们观测到了顶夸克--译者注),它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的不寻常质量模式上。标准模型包含有三对夸克、三种带电轻子(电子、μ子和τ轻子)和其对应的三种中微子。夸克之间通过胶子“场”进行相互作用,同时也进行弱电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q变形的Fermion振子代数讨论了q变形的带电Fermion相干态和q变形的SU(3)电荷、超荷Fermion相干态.利用q-FermionFock空间中的基失的完闭性,得到上述两种相干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将q变形的结果与普通结果比较发现:在变形参数q=1时,q变形的带电Fermion相干态和SU(3)电荷、超荷Fermion相干态自然回到普通的带电Fermion相干态和SU(3)电荷、超荷Fermion相干态.  相似文献   

18.
对由空间离散分布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热滴发射的玻色子,本文进行了多粒子玻色关联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与两粒子玻色关联相比,多粒子玻色关联能够更敏感地检测玻色子发射源的颗粒性.通过对多粒子可观测量的分析,能够获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强子气体混合相存在的检测信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于SU(3)群生成元四种不同的实现,建立了一个以SU(3)规范群为基础的弱电统一模型,得到W&;#177;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以及它们与轻子的相互作用都与Weinberg-Salam模型的结果相同,并且给出sin2θw=1/4。这个模型要求有一个新的守恒量子数——弱奇异数存在,还存在四个重矢量粒子V&;#177;和U±±和一些重费米子以及标量粒子。它们都带有不为零的弱奇异数,都和轻子不直接耦合。它们的存在不影响低能范围内轻子的弱电作用,并且只能在高能下成对产生。它们中最轻的粒子将是稳定粒子。本文还讨论了弱奇异数守恒破坏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高Tc大块超导体YBa2Cu3O7-b(Fx)(其中x=0.0,0.5,0.75,1.0,1.5,2.0,2.5)的磁性。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相当多的F进入了YBaCuO(123)晶格并被O空位俘获。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W)测试这些样品的质量比磁矩σ与温度T的关系,以及抗磁性磁滞回线。未掺氟样品的Tc为89K,掺F(x=0.75)的样品具有最高的Tc0=93K和最强的抗磁性。在150K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