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现代光学仪器的复消色差和超复消色差对玻璃的相对部分色散的要求,论述了玻璃的色散公式的应用条件。应用色散公式和玻璃的色散数据,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一批无机玻璃的紫外本征吸收和红外吸收频率及其振子力,论证了它们和玻璃成分及结构的关系,测定了若干无机玻璃的紫外吸收曲线和红外吸收光谱,得到的紫外截止波长和红外最高能量的吸收波长与上述计算值相符合。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玻璃的相对部分色散和玻璃成分的关系,提出了按照玻璃成分计算玻璃相对部分色散的方法,计算了近百种光学玻璃的相对部分色散系数值,给出了计算误差。由于玻璃的相对部分色散系数较难测定,该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和校正光学玻璃的相对部分色散系数。同时,分析了玻璃中各氧化物和氟化物的相对部分色散的变化规律,可用来指导设计新的特殊色散光学玻璃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在氟铝酸盐玻璃(AMCSBY)中引入Ba(PO3)2替代BaF2,替代公式为10MgF2-20CaF2-(10-x)BaF2-10SrF2-15YF3-35AlF3-xBa(PO3)2(x=,2,4,6,8)。对玻璃进行了差热分析,结果表明,在氟铝酸盐玻璃中引入偏磷酸盐使玻璃形成能力大大提高;测量了玻璃从紫外到红外的透过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在玻璃中引入偏磷酸钡使玻璃中红外透过能力下降,红外吸收边带移向短波段,玻璃紫外透过能力得到提高。紫外吸收边带移向紫外波段,由于PO3^-的影响,O-H吸收峰由2830nm移到3145nm。  相似文献   

3.
<正> 七、玻璃的紫外和红外吸收玻璃的透明区域比人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要宽得多,可以从150~5000mμ,包括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两个重要部分。其中绝大多数的发光体都有紫外辐射和红  相似文献   

4.
中红外玻璃材料发展及前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波红外玻璃综合了优良的透红外性能、大尺寸制备特性和低成本,是很多重要军用系统的关键窗口材料之一.红外玻璃的高性能、大尺寸化制备面临重要挑战,同时红外技术和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综述了国内外中红外玻璃研究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红外玻璃及其高性能化研...  相似文献   

5.
红外玻璃是很多重要军用系统的关键窗口材料之一,红外玻璃的高性能、大尺寸化制备面临重要挑战,同时红外技术和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阐述了新型红外玻璃的设计思想,基于此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中红外光学玻璃—氟镓酸盐(FGa)玻璃,并以FGa玻璃为基质,成功研制出新型具有雷达隐身功能的中红外光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卤碲酸盐玻璃:TeO2-Nb2O5-YF3,给出并研究了TeO2-Nb2O5-YF3三元系统的玻璃形成范围。测试了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差热(DTA)、拉曼光谱、红外透射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通过光谱分析研究了组分含量的变化对玻璃结构及红外透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eO2-Nb2O5-YF3玻璃系统具有优良的成玻璃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特性,而且在2.8~3.3μm区域内无明显的[OH]基团吸收,在中红外3~5μm区域具有优良透射性能,因此在中红外透射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吕景文  李学谦 《光学学报》1994,14(12):285-1287
研制出了掺铈、钐的滤紫外和红外光的硼硅酸盐荧光玻璃,测试了该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谱,并用其做了固体激光器工作物质的紫外和红外滤光套,能使激光效率提高25%-505,从而促进固体激光器的微型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8.
保护玻璃的平行差对一般观察光学仪器成像影响不大,但瞄准类光学仪器保护玻璃楔形平行性误差会引起系统色差及光轴的变动,最小焦距误差会改变系统总焦距。通过对平行平板光学玻璃楔形平行差、最小焦距及色差的分析计算提出了影响后面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因素。并通过对美国90型搜索潜望镜保护玻璃水平及垂直光学截面内平行差的矩阵计算,为光学...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锂铝硅酸盐玻璃结构与紫外透过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紫外透过性能是桥氧键与非桥氧键共同作用决定的.在锂铝硅酸盐玻璃中随着Li2O含量的增加,产生断网结构,非桥氧数量上升,导致紫外透过性能降低.而Al2O3中的Al3+进入玻璃网络形成了Si-O-Al反对称桥氧,减缓透过率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现代光学技术特别是激光、红外技术的发展,对光学材料的要求愈来愈高,而新材料的出现又推动现代光学仪器的进步,例如人造单晶体的发展,就给物理光学仪器和激光、红外技术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前提。按着单晶材料在光学技术中的应用情况,可将它们大致分为:激光晶体、红外晶体及其他光学用途的晶体材料。六十年代兴起的激光技术带动了激光材料的蓬勃发展,激光材料的不断出现又为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激光晶体是固体激光材料(包括晶体、玻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高质量的远红外硫系玻璃,采用传统的真空熔融淬冷法配合真空低温固化技术制备了高卤素含量的Te硫系玻璃(卤素Imax =40 at.%),并分析了该系列Ge20Te80-xIx(x-10、15、20、25、30、35、40)硫卤玻璃样品.采用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光学仪器分析该玻璃的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红外透射光谱等频谱性质,利用Raman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玻璃的内部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随着卤素Ⅰ元素的增加,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的短波截止边持续发生蓝移,光学带隙持续增大,从近红外的1 μm一直到远红外波长25μm都保持透光性;Ge20Te65I15玻璃的转变温度最大,在138℃附近,其红外透过率最高,达到50%.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高质量的远红外硫系玻璃,采用传统的真空熔融淬冷法配合真空低温固化技术制备了高卤素含量的Te硫系玻璃(卤素Imax=40at.%),并分析了该系列Ge20Te80-xIx(x=10、15、20、25、30、35、40)硫卤玻璃样品.采用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光学仪器分析该玻璃的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红外透射光谱等频谱性质,利用Raman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玻璃的内部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随着卤素I元素的增加,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的短波截止边持续发生蓝移,光学带隙持续增大,从近红外的1μm一直到远红外波长25μm都保持透光性;Ge20Te65I15玻璃的转变温度最大,在138℃附近,其红外透过率最高,达到50%.  相似文献   

13.
透气玻璃通常用符号TQ表示。透气玻璃中有无数的微细孔,只能透过微小的分子,特别是气体分子,而不能透过尘埃、微生物等,一般用做光学仪器干燥室的透气窗,以起到保护光学仪器的作用。一、透气机理透气玻璃是Na_2O-B_2O_3-SiO_2系统的玻璃,经分相热处理后,可分为SiO_2和B_2O_3两相,再在HCl-KOH溶液中将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光学仪器工业的发展,对光学玻璃的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为了扩大相对孔径、提高成象质量、简化镜头设计,就要采用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其光学常数在n_d-V图中位于重冕光学玻璃之上。这类玻璃摩莱最先开始研究,他以氧化硼作为玻璃生成体、添加原子序较大的氧化物如La_2O_3和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4
蔡司是世界著名的精密光学仪器制造商。1846年在耶拿开设工场制造显微镜及其他光学仪器。他了解光学仪器的改进依赖光学理论的提高,就聘请耶拿大学物理与数学讲师(后成为教授)阿贝为研究人员;1866年阿贝成为蔡司的合股人。他们聘用化学家肖特,他试制出约100种新的光学玻璃和许多种耐热玻璃。  相似文献   

16.
纳米碳管复合凝胶玻璃结构及谱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物理掺杂工艺将纳米碳管引入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成功制备了纳米碳管复合凝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谱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掺杂工艺能够实现纳米碳管与基质的均匀复合,纳米碳管本身的结构在掺杂过程中并未发生改变。纳米碳管的引入对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十几年来,光学仪器的制造有了重大的进步,光学玻璃表面反射光线的缺点得到很大的改善,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市场中出售的新照相机,新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就能够发现,它们的玻璃表面不再和往年一样洁净耀目,而是呈现蓝色或蓝红色的光彩。玻璃中有这种颜色并不是他内部或表面沾染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而是玻璃表面多了一层薄膜。这层薄膜就象水上油迹或肥皂泡一样,光在膜中产生干涉而显出颜色。由于干涉,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大量减少了。玻璃表面的反射给光学仪器造成了很大的损害。第一,射入仪器中的光线很大部分被反射而损失了;第二,光线在仪器中反复反射,降低了仪器的效能,造成了许多缺点。玻璃表面反射光线所造成的损害,在日常  相似文献   

18.
酞菁氯镓复合凝胶玻璃的谱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湿化学工艺将酞菁氯镓(GaPcCl)掺入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制备出均匀掺杂的GaPcCl复合凝胶玻璃,并对复合体系的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荧光光谱等谱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aPcCl的掺杂对凝胶玻璃基质的红外光谱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掺杂GaPcCl在复合体系中二聚体吸收峰的强度较其DMF溶液有所增大;掺杂GaPcCl在复合体系中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远大于DMF溶液。  相似文献   

19.
王浩炳  李瑞华 《光学学报》1992,12(7):26-630
用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了在液氮温度及在室温下氟锆酸盐玻璃的γ射线辐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后的玻璃中形成了Zr~(3+)、F_2、F~0及一种俘获氧杂质的空穴中心(标号为U)等缺陷.在低温辐照时,非桥氟的存在是产生F_2~-和F~0缺陷的原因.温度高于400K时,所有缺陷全部消失.常温下经γ射线辐照过的玻璃,在紫外区出现一个吸收峰.辐照对该玻璃的红外透过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引言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玻璃对化学试剂和大气中各种气体的抵抗能力的总称。因此,光学仪器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都受到了限制。更严重的是,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直接影响光学零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