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用层间反应法制备CaGa2S4∶Ce薄膜,用电子束蒸发法交替沉积CaS∶Ce和Ga2S3膜,然后经一定的处理,获得CaGa2S4∶Ce膜。X射线衍射、STEM显微照片和EDX等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结晶度较好、符合CaGa2S4∶Ce化学计量比的发光薄膜,并得到了Ce3+的蓝色发光谱。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用层间反应法制备了CaGa2S4:Ce薄膜,用电子束蒸发交替沉积CaS:Ce和Ga2S3膜,然后经一定处理,获得了CaGa2S4;Ce膜。X射线衍射,STEM显微归照片EDX等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结晶度较好,符合CaGa2S4;Ce化学计量比的发光薄膜,并得到了Ce^3+的蓝色发光谱。  相似文献   

3.
林君  李彬 《中国稀土学报》1993,11(4):307-310
在紫外光激发下,Eu^3+和Bi^3+在Me2Y8(SiO4)6O2基质(Me=Mg,Zn,Ca,Sr)中分别发射红光(^5D0-^7F2)和蓝光(^3P1-^1S0).Eu^3+发光的红橙比随着激发波长和Me^2+的不同而变化。荧光拉曼光谱表明,Eu^3+在四种基质中同时占据了4f格位和6h格位。依据Bi^3+发光的Stokes位移推断,当Me=Ca,Zn时,Bi^3+主要占据4f格位,而当Me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Ar气氛中合成了KMF3(M=Mg、Ca、Sr、Ba)基质化合物和掺杂Ce3+的磷光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KMgF3和KCaF3属于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KSrF3和KBaF3具有类似的结构。测定了KMF3∶Ce3+的发光光谱,观察到与其结构对应的分为二种不同的光谱结构,讨论了Ce3+的取代格位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Ar气氛中合成了KMF3(M=Mg,Ca,Sr,Ba)基质化合物和掺杂Ce^3+的磷光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KMgF3和KCaF3属于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KSrF3和KBaF3具有类似的结构。测定了KMF3:Ce^3+的发光光谱,观察到与其结构对应的分为二种不同的光谱结构,讨论了Ce^3+的取代格信。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Ce^3+和Eu^2+共激活的氯硅酸锌钙「Ca8Zn(SiO4)4Cl2:Ce^3+,Eu^2+」绿色荧光粉,并报道了它们的漫反射光谱,激光发光谱及发射光谱,观测到氯硅酸锌钙中Ce^3+对Eu^2+离子发光的显著敏化现象。阐述了氯硅酸锌钙中Ce^3+和Eu^2+发光作用缘于Ce^3+和Eu^2+之间的高效无辐一传递。  相似文献   

7.
扩展了YGa3B4O12的合成温度。研究了合成的改变及Cr^3+离子引入后发光性质的变化。合成YGa3-xCrxB4O12化合物后,对其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合成该化合物有利于人合物芝光发射的增强,掺杂少量Cr^3+可以稳定该化合物春发光光谱。磁化率随Cr^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SrF2晶体中Ho3+-Ho3+离子对的上转换发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 《中国稀土学报》1999,17(2):111-115
研究了在连续调谐以染料激光激发下,掺杂Ho^3+离子的SrF2单晶中Hol^3+-Ho^3+对的上转换发光特性。Ho^3+-Ho^3+离子对的上转换发光主要分布于;强^5F3→^5I8跃迁480nm蓝色发射,较强^5S2,^5F4→^5I8跃迁的540nm绿色发射。  相似文献   

9.
以Mg(NO3)2、Ca(NO3)2、Eu(NO3)3、Bi(NO3)3、LiNO3和Si(OC2H5)4为反应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比较低的温度下,首次合成0.701moIMgO-0.175molCaO-1.25moISiO2∶0.06molEu(3+),0.002moIBi(3+)(加入Li+作为电荷补偿剂)发光体。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研究了由溶胶向凝胶转变和凝胶向发光晶体的转变过程。探讨了发光体在不同激发波长激发下的发光特性以及在激活剂、敏化剂不同掺杂量下的发光行为。讨论了在(Mg(a)O-SiO2基质中Bi(3+)对Eu(3+)的能量传递和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究了在连续可调谐红色染料激光激发下,掺杂Ho3+离子的SrF2单晶中Ho3+Ho3+对的上转换发光特性。Ho3+Ho3+离子对的上转换发光主要分布于:强5F3→5I8跃迁480nm蓝色发射,较强5S2,5F4→5I8跃迁的540nm绿色发射。给出了SrF2晶体中Ho3+离子发射光谱中不同能级跃迁的谱峰及所对应的跃迁。通过对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和发光的上升、衰减等过程的分析,研究了发光中心的结构,分析了Ho3+上转换发光的机制,建立了Ho3+Ho3+离子对的能级图  相似文献   

11.
Fe^3+(Cr^3+)/Fe^2+混合离子制备铁铬中变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Fe^3+(Cr^3+)/Fe2+混合离子和氨水为原料,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r-Fe2O3(FeO4)晶型的铁络中变催化剂,在325℃,500h^-1,汽气比2:1条件下,CO转化率高达97%,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还原后催化剂形貌的观察表明,其粒子大小分布比由a-Fe2O3还原所得FeO4列均匀。用该方法制备的铁路中变催化剂,已成功地在中小型合成氨厂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DTA研究了ErCl_3CaCl_2LiCl三元体系相图。发现该相图有对应于ErCl_3、CaCl_2、LiCl和Li_3ErCl_6的4个液相面,5条二次结晶线,一个三元低共熔点E(58.5%ErCl_3,23.7%CaCl_2,17.8%LiCl,397℃),一个三元转熔点P(52.5%ErCl_3,27.2%CaCl_2,20.3%LiCl,428℃)。相应的4相平衡反应为:L=ErCl_3+Li_3ErCl_6+CaCl_2;L+LiCl=Li_3ErCl_6+CaCl_2.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一系列金属离子对没食子酸(GA)-KBrO3-H2SO4体系非催化振荡反应的影响。从实验中发现,金属离子对上述振荡反应的影响可分为三类:(1)Ce3+、Mn2+、Fe(phen)2+3、Bi3+和Cr3+,可促进GA-BZ体系的非催化振荡反应,同时可产生连续振荡等复杂振荡现象;(2)Cu2+、Zn2+、L3+a、Sm3+、Eu3+、Ni2+、Co2+、Hg2+、Ag+和Hg2+2对振荡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对振荡反应几乎不发生影响。对上述金属离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说明金属离子的电极电势、金属离子与GA形成络合物或与Br-形成沉淀是影响上述振荡反应的主要原因,而金属离子与有机物中间体的偶合催化导致产生连续振荡反应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Ce3+ 激发态能级与导带之间杂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讨论了电场强度与场致电离之间的关系。实验测得的SrS∶Ce TFEL发光波形表明, 在正弦电压驱动下的半周期内, 一种样品在上升沿有发光, 而另一种样品在上升和下降沿有两个发光峰。这种不同的产生与样品中硫空位对SrS∶Ce 激发和发射过程的影响有关。上升沿的发光主要是由直接碰撞激发引起的分立中心的发光, 而下降沿的发光及上升沿的部分发光属于因电离而引起的复合发光。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CeO2)0.7-x(MO)x(La2O3)0.3(M-Mg、Ca、Sr)固体电解质。对其晶体结构、电导率、XPS谱、离子迁移数及制成的燃料电池的V-I曲线进行了测定。(CeO2)0.7(La2O3)0.3中掺入Ca^2+、Mg^2+或Sr^2+,可使电解质的氧离子导电性能改善,从而使制成的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输出功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的6mol/LHBr介质作流动相,以PTFE(聚四氟乙烯)负载的乙醚作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使微量Ga(Ⅲ)、In(Ⅲ)与Fe3+、Tl3+、Mo6+、Au3+、Ti4+、Bi3+、Al3+、Mg2+、Ca2+、Ni2+、Co2+、Cd2+、Zn2+、Pb2+、Cu2+等多种离子分离。留于柱上的铟、镓分别用HCl(4mol/L)-H2O2(3%)及HBr(1mol/L)洗脱进行连续分离与测定。本方法已应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镓、铟的连续分离与测定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CeO_2)_(0.7-x)(MO)_x(La_2O_3)_(0.3)(M=Mg、Ca、Sr)固体电解质。对其晶体结构、电导率、XPS谱、离子迁移数及制成的燃料电池的V-I曲线进行了测定。(CeO_2)_(0.7)(La_2O_3)_(0.3)中掺入Ca ̄(2+)、Mg ̄(2+)或Sr ̄(2+),可使电解质的氧离子导电性能改善,从而使制成的燃料电他的开路电压输出功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用固相法制备化合物CaY1-xBO4:xE7u,研究Eu^3+在CaYBO4中的取代格位和发光特性。当Eu^3+掺杂浓度不大时,存在两具发光中心,认为是取代基质中有两个Y格位的结果:通过对Eu-O的电荷迁移激发带位置的分析,表明Eu^3+所处八面体中心格位的对称性越低,Eu-O的电荷迁移带越偏向于短波;当Eu^3+的掺杂浓度较大(X〉0.10)时,Eu^3+离子也可占据Ca^2+格位,同时Eu^2  相似文献   

19.
通过熔盐交换法合成了NdCl3-FeCl3-GIC,采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分析插入剂在石墨层间的存在形式,并测定了试样中Nd,Fe,Cl和C的相对含量。NdCl3-FeCl3-GIC中Fe2p的结合能为711.20-710.3eV,Nd3d的结合能为983.20-983.08eV,并发现Fe在石墨层e^3+,Fe^2+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的6mol/L HBr介质作流动相,以PTFE(聚四氟乙烯)负载的乙醚作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使微量Ga(Ⅲ),In(Ⅲ)与Fe^3+、Tl^3+、Mo^6+、Au^3+、Ti^4+、Bi^3+、Al^3+、Mg^2+、Ca^2+、Ni^2+、Co^2+、Cd^2+、Zn^2+、Pb^2+、Cu^2+等多种离子分离。留于柱上的铟、镓分别用HCl(4mol/L)-H2O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