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共合成了13个含硅四配位二硫代磷酸酯和2个含硅四配位单硫代磷酸酯的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确定了新化合物结构,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个别化合物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共合成了13个含硅四配位二硫代磷酸酯和2个含硅四配位单硫代磷酸酯的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确定了新化合物结构。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个别化合物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两个未知氯代膦酰基丙酸甲酯和十四个新化合物,初步测定了这些化合物部分样品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程春生  李志念  苏金燕  李涛  张宝砚 《有机化学》2005,25(11):1392-1397
N-甲羟胺硫酸盐和芳香族羰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1,3-偶极化合物, 并合成了四种不同的单取代苯乙烯. 以该系列1,3-偶极化合物和单取代苯乙烯为主要中间体, 采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异噁唑啉类新化合物. 同时研究了1,3-偶极化合物与单取代烯发生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该合成过程为理想的绿色反应, 合成产物是5位取代异噁唑啉. 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同时对系列异噁唑啉类新化合物进行了实验室内植物生物活性的测试, 发现了对植物灰霉病有效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活性分子组合的原理,把两种具有诱导活性的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和D,L-β-氨基丁酸连接在一个分子内,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及1H NMR确认. 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6.
不饱和烯酸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山梨酸和肉桂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酰氯化和硫脲化,引入活性的环状化合物,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防治辣椒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β-氯代-取代烯丙醇与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菊酸和氰戊菊酯为酸的部分,经酰氯化后在有机碱存在下酰化成酯,合成了20个新化合物。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部分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8.
新型硫脲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异硫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5种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元素分析确定,经生物活性测试,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刘季红  张华  徐强 《化学通报》2006,69(9):674-679
三嗪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通过分子设计和合成先导化合物,然后优化结构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本文合成了6种含三嗪酮环的新化合物,并探讨了合成氨基三嗪酮的反应机理,合成的化合物采用IR、1HNMR和MS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合成了10种含有二氢吡唑环的新三唑类化合物,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讨论了二氢吡唑环的成环方式,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张文勤  王明真 《有机化学》1993,13(4):366-370
合成了8个反 -1,2-双[2-(5-取代苯基恶唑基)]环丙烷和2个1,2-双[2-取代苯基恶唑基)]乙烷,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讨论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其电子光谱及荧光量子产率间的关系.发现恶唑环与三元环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轭,并解释了上述化合物荧光量子产率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异苯并二氢吡喃酮-4的克莱森缩合反应得β-二酮衍生物, 并由此合成出一系列标题化合物。所合成的新杂环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光谱, 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合成了两种旋转受阻取代的苯乙烯基吡嗪衍生物。详细研究了环境温度、极性和粘度对其光物理及发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化合物在基态时可能存在着"平面构象与扭曲构象"间的平衡, 环境的温度、极性和粘度对于化合物存在的构象有很大影响。扭曲构象为较好的发光构象。分子受激后, 平面构象可经旋转松弛到扭曲构象。两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在室温条件下基本不随溶剂极性变化而变, 仅与溶剂粘度有关, 利用该性质可建议其作为一种有效的粘度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4.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了难挥发的杂环新化合物咪唑啉硫氰酸盐及其三种衍生物, 确认出很强的氢离化及银离化准分子离子峰, 通过对各种衍生物谱图的对照分析, 确认出较强的含有结构特征的碎片离子峰, 并对该化合物在离子轰击下的裂解规律作了分析, 支持了对该新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李明洙  韩荣弼 《有机化学》1997,17(4):359-361
由L-氨基酸不对称合成了4种新型手性化合物(6a,6b,7a,7b),其结构经IR,^1HNMR,^1^3C NMR及MS等证实。  相似文献   

16.
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_(12)等都是不对称的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叫,1975年Anton等首次合成了几种不对称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其后,Leznoff,Molinaro等也发表了有关工作.我们模拟叶绿素的结构合成了三个系列13个具有不同长度碳链的单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铜、锌、钴、镍等金属配合物(图1).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表征了它们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载于交联聚苯乙烯和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的苯并噻唑盐, 并研究了用这些高分子载体苯并噻唑盐催化的醛对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8.
对苯乙炔和吡啶乙炔类化合物的Heck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仔细的研究,发现溶剂对催化体系有重要的影响。并成功的改进了一个Pd催化偶合反应。将该反应用于吡啶乙炔苯甲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四个新的吡啶乙炔苯甲腈化合物被首次合成出来,从而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有效而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四氢茚与金属钾反应得到针晶状四氢茚钾(THIK)。后者与无水稀土氯化物反应,得到新型单取代或双取代的四氢茚基稀土氯化物[THI]_xLnCl_(3-x)(x=1,2;Ln=La,Nd及Er)。其中[THI]LaCl_2和[THI]NdCl_2是文献中尚未报道过的单取代轻稀土化物。这些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熔点、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和~(13)C核磁谱等鉴定。  相似文献   

20.
用INDO系列方法研究了苯甲酰苯胺和N-苯基苯甲亚胺酸的顺反异构和二聚, 从理论上计算了一系列有关化合物UV谱, 与实验结果均符合得很好, 对这一系列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光谱变化, 从微观角度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