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钟文定所编《铁磁学》中册的出版,给大专院校的《铁磁学》课程及有关的科技人员提供了一本可贵的参考书.此书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磁学和磁性材料学科的发展. 铁磁学是研究强磁性物质磁性起源、磁化机制、磁化过程及其对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的依从性规律的学科.由于磁性现象的复杂性,要将磁性材料的研究结果系统化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是件比较困难的工作.各国学者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E.Kneller的“Fe-rromagnetismus”(1962),S.Chikazumi 的 “ Physics of Magnetism”(1964),A.H.Mo-rrish的“The Physical Principles of Magne-…  相似文献   

2.
按现代磁学的观点,磁性可大致分为原子磁性和连续介质磁性.前者指物质的独立粒子的磁性,后者指相互作用的原子(分子)所组成的凝聚态的磁性.虽然宏观的连续介质的磁性不可简单地归之于原子的磁性,但是原子磁性却是一切物质磁性的基础,因此在原子物理学中对原子磁性做一介绍是十分必要的[1]. 虽然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代的著作《管子》中已经有了关于物质磁性的记载,但是直到原子物理特别是量子力学建立之后,才算真正有了现代磁学.原子物理重要成就之一是确认了一些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是物质磁性的基本携带者.这些基本粒子除了…  相似文献   

3.
磁性材料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对工业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开拓的作用.在加强磁性材料研究的同时,加强对物质基本磁性理论的研究,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物质本质的了解,而且促进了新材料的探索和推动了原有材料的性能改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磁学和磁性材料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以便吸引全国优秀科学人才前来参加工作;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作用,出成果,出人才,为我国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该实验室将在组织探索物质磁性起源、材料基本磁性、新的现象、新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4,23(3):59-61
磁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宏观物质的磁性及其应用.宏观物质的磁性来自原子磁矩,即原子中各个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法拉第于1840年前后对物质的磁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发现物质的磁性分为三大类: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此后近百年都保持了这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早在几千年前,磁现象就为人类所发现。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已利用磁石给人治病。1000年前指南针的发明带来了世界性航海与贸易的高潮。磁性是物质的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属性,小至电子、原子,大到地球、太阳以及其他许多天体,都具有磁性。就连人体内部也不例外,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与外界磁条件休戚相关。如今,古老的磁学园地正不断绽开新的花朵,例如核磁共振医疗诊断系统、现代高度发达的移动通信以及磁性卡片等记录工具都是现代技术与磁学相互结合产生的硕果。一、磁性的本质首先对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英格兰的威廉·吉尔伯特。他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磁学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活跃磁学埋论研究的学术空气,交流国内外磁学理论研究的情况,推动我国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1985年3月15日至30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学院召开了第三届全国磁学讨论会.来自全国五十多个研究所、大专院校的六十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以专题报告为主.山东大学姜寿亭,四川师范学院赵敏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伯臧、蒲富恪、张寿恭,北京大学刘福绥,复旦大学孙鑫等七位同志分别作了题为《巡游电子磁性》、《顺磁晶体的晶场和顺磁共振理论》、《微磁学理论问题》、《磁性孤子》、《新型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7.
环境磁学     
 当我们去旅游时,江西是红色之旅的重要省份。江西被称为红土地,一方面它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另外一方面该省地表大面积分布着外观为红色的土壤(称为红壤),红色的由来与红壤中含有的赤铁矿有关。近几年媒体报道的有人在黄河郑州段泥沙中非法淘铁,利用磁铁吸取的黑砂,则含有大量的磁铁矿。在我们的周围,上述与铁有关的物质不胜枚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铁是地壳中丰度第四的元素,它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以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磁黄铁矿、胶黄铁矿等为代表的含铁的氧化物、硫化物,从磁学的观点,属于磁性较强的亚铁磁性物质以及具有高矫顽力的反铁磁性物质,可以较为容易地被磁学方法加以检测,因此地球科学工作者就把采集到的湖泊、海洋、河流沉积物以及土壤、岩石、大气悬浮颗粒物等物质,在野外或实验室内人为施加以磁场,观察这些物质表现出的宏观磁学性质,获得这些物质中所含的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和颗粒大小等信息。样品的磁学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来源、搬运过程、岩石风化成土过程、成岩作用、人类活动等综合信息,因而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环境磁学即是一门以磁性测量为核心手段、磁性矿物为载体,通过分析物质的磁性矿物组合和特征,以揭示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作用、环境过程和环境问题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8.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4,23(3):59-61
磁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研究宏观物质的磁性及其应用 .宏观物质的磁性来自原子磁矩 ,即原子中各个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 .法拉第于 184 0年前后对物质的磁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 ,发现物质的磁性分为三大类 :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 .此后近百年都保持了这样的看法 .1895年 ,皮埃尔·居里发表了他对三类磁性物质的实验结果 :①抗磁体的磁化率不依赖于磁场强度而且一般不依赖于温度 ;②顺磁体的磁化率不依赖于磁场强度而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居里定律 ) ;③铁在某一温度 (称为居里温度 )以上失去强磁性 ,从铁磁…  相似文献   

9.
磁学和生物学表面上看起来是毫不相干的两门学科,可是30年前,在美国芝加哥的科学会堂里,举行了一次奇特的“婚礼”.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十位著名科学家,兴致勃勃地为磁学和生物学“攀亲结缘”,从而产生了一门崭新的介于这两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生物磁学.生物磁学作为研究物质磁性和磁场同生物特性和生命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医学诊断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磁学在医学诊断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生物体本身的弱磁性和外加磁场与磁性物质对生物体的作用而达到诊断目的的.事实上,并…  相似文献   

10.
《工科物理》期刊将要从2000年10月起改刊名为《物理与工程》,这是一件很有深远意义的决定.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自从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出现,经历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以前,人们制造东西靠手工业式的单件生产.它是一种工艺,它可依靠的是工匠们的经验和个人的智慧.如果说有什么规律可循,那也最多不过是一些不系统的经验公式.而自然科学,其中最主要的物理学,在工业革命以前,也只是探讨一些自然界的现象,归纳出若干原理,与社会生产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要更有效率地生产更多更好的东西.于是就逐渐产…  相似文献   

11.
 在“磁在天上、地下和人间”一文中曾阐明磁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磁场是任何空间都存在的,只不过有磁性强弱和磁场高低之分而已.那么,我们人类和各种生物也会有磁性、也会产生磁场吗?回答是完全肯定的.现在我们就来介绍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磁性和磁场,外加的和环境的磁场对生物的影响和效应,各层次生物系统的磁学研究方法,生物磁学在工业、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生物体是有磁性的,这就是说生物体同其它物体一样在不均匀的磁场中会受到力(磁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最早利用物质磁性的国家.我国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器──司南和指南针.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国家.马克思曾指出,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我国也最早将天然磁石应用于医药中,还拥有关于太阳磁现象(太阳黑子)和地球磁现象(极光)的最丰富的古代记录.因此,可以说我国对古代磁学是有着重大的贡献的.但是,由于长期封建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近代的包括磁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却落后了.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我国从事磁学研究工作的不到10人,高等…  相似文献   

13.
生物磁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生物磁学及其物理基础 生物磁学是研究物质磁性、磁场与生物特性,生命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它在当前生物技术和新技术革命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生物磁学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1)生物磁现象,如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可称为狭义的“生物磁学”;(2)磁场生物效该.如外加恒定(直流)磁场和交变磁场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称为“磁生物学”;(3)磁学方法和磁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可称为“生物磁技术”或“生物磁工程”;(4)生物磁学在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可称为“应用生物磁学”. 磁场是一种使运动的带电粒子…  相似文献   

14.
一 中科院物理所有机铁磁体研究处于国际前列据《中国科学报》报载,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开放实验室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于1988年获得由C、H、O、N元素组成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进一步肯定宏观有机铁磁性的存在.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开放实验室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发现氮氧自由基聚合前的单体不具有磁性.他们还系统比较了两端有自由基、一端有自由基和两端都没有自由基的磁性情况,实验结果呈磁性变化规律,从而推翻某些人对有机聚合物磁性来源的怀疑.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多种晶型的氮氧自由基有机铁磁体单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首次在国际上观察到小分子单晶表面原子量级的形貌像,这对探究有机铁磁性结构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5.
《物理与工程》2013,(3):1+8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在拓扑绝缘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中由能带拓扑量子相变而导致的磁性量子相变,相关成果发表在2013年3月2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研究生张金松、常翠祖和汤沛哲.该工作是由清华大学物理系王亚愚、薛其坤、段文晖  相似文献   

16.
纳米磁性多层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峰  范毓殿 《物理》1993,22(9):526-530
纳米磁性多层膜具有许多体材料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的出现为理论工作者研究物质的磁学性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一种有巨大潜力的信息存贮介质而走上磁记录和磁光记录的舞台,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是对纳米磁性多层膜出现近十年来各主要研究领域工作的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物理通报发刊三年多来,关於铁磁性已有施汝为同志的和黄昆同志的三篇专文。本篇为避免重复起见,把关於物质的磁性的一些较古典的理论简括地叙述一下。这些理论的提出,有的已经有半世纪之久,但它们確乎从紊乱的现象中理出了秩序,并且到现在还是很基本的。读者如把本文和黄、施三文参照着来读,必可对磁的现象和它们中间的联系得一初步的明確概念。Ⅰ.磁偶极子、磁双层和静磁学中的几个宏观量物质的磁性的理论虽然是随着现代原子结构的理论而发展的,但是磁总是伴随电荷运动的现象这一观念却早由奥斯特的发现提了出来。安培且进一步用‘分子电流’的假设来说明物质的磁性的起源。安培的观点到现在还是一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国家磁学实验室是以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目标的开放实验室,联合国内外磁学专家在磁性理论,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超微粒子.  相似文献   

19.
磁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 现代磁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已经证明:任何物质从宏观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到微观的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都具有或强或弱的磁性,任何空间从我们体内到身边、从地球到各种天体(行星和恒星)、到星际空间都存在或高或低的磁场.因而可以说,包含物质的磁性和空间的磁场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所说的无磁性物质,实际上是弱磁性物质,而一般所说的磁性物质或称磁性材料,实际上是强磁性物质.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磁学开放实验室筹备的全国薄膜磁性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4日至6日在桂林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内七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三个研究所、三个部级研究所的有关方面的支持井有45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1篇. 磁性薄膜是磁学这一物理学分支中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不仅具有学术上重要研究价值,而且与新技术发展如信息存储息息相关.尤其是近年来磁性超晶格膜和超高密度磁光存储盘问世,给磁性薄膜研究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正是交流和讨论了国内同行近年来在这些研究领域中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除了磁性超晶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