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星光激光装置上利用波长为035μm的激光辐照金箔靶,在金箔靶背侧用透射光栅配X射线chargecoupleddevice系统测量了其发射的软X射线能谱,并与用亚千能谱仪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测量结果表明,017μm厚度的金箔靶背侧的X射线能谱偏离平衡辐射谱,具有明显的金等离子体N带和O带辐射结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辐射热波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强激光加热腔靶形成的强X光辐射烧蚀Al薄膜介质,在国内首次用软X光能谱时间高分辨诊断技术观察到了辐射热波,测得了质量烧蚀率。实验还观察到了X光辐射驱动的冲击波信号,得到了相应的冲击波压力。  相似文献   

3.
对激光等离子体中X射线的产生与辐射加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薇  张杰  V.K.SENECHA 《物理学报》2002,51(3):590-595
利用一维辐射流体力学程序MULTI数值模拟研究了功率为1014Wcm2、脉冲宽度为300ps、波长为0.44μm的强激光辐照平面Au靶时产生X射线的过程,给出了X射线转换效率和能谱分布.通过将靶物质划分为对所产生的X射线光学薄的转化区和光学厚的再发射区,得到了作为黑体辐射热源的最佳靶厚度,并给出了辐射加热靶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辐射流体力学 激光等离子体 X射线转换 辐射热波  相似文献   

4.
腔靶X射线辐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上海“神光”装置上,对柱形腔靶X射线辐射的温度、光谱以及时间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内爆区轴向温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观测到腔内激光直接烧蚀靶物质产生的第一次X射线辐射和等离子体运动、汇聚形成的第二次X射线辐射,两次辐射的时间间隔为1.2ns。通过测量源区和内爆区X射线辐射空间能谱结构,结果表明源区X射线辐射能谱是非平衡的,而内爆区X射线辐射能谱近似为Planck谱。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中低Z材料辐射烧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利用波长为0.35μm的激光注入柱腔金箔靶产生的金箔后向X光作源,烧蚀中低Z样品材料,通过空间分辨测量靶源区和样品自发辐射X光的时间过程获得了中Z铝材料的辐射烧穿时间结果;在北京同步辐射源上对透射光栅进行了实验标定。  相似文献   

6.
软X光辐射烧蚀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强激光辐照金箔靶,以金箔背侧软X光辐射为基础,提出了软X光辐射烧蚀研究的新靶型、新方法,做了C8H8样品辐射烧蚀初步实验。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维多群辐射输运程序RDMG数值模拟神光II条件下辐射烧蚀铝箔的实验研究,详细描述了X光在铝箔中的辐射输运过程,清楚地显示了辐射热波在铝箔中的传播,给出铝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的时空分布、铝箔背面出射的X光能谱及出射X光各能区能流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出射X光的能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神光II条件下辐射烧蚀铝箔的厚度范围进行初步的探讨。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用两台时间关联的软X射线能谱仪观测软X射线辐射((2—6)×1012W·cm-2)加热金盘靶的X射线再发射-从再发射X射线的时间能谱可看出能谱被“软”化-根据加热脉冲时间修正烧蚀热波的稳态自相似解,分析X射线再发射的时间演变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在"神光II"多束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利用列阵透镜匀滑钕玻璃波长0.53μm的强激光幅照平面金(Au)靶时产生X射线,本文给出了X射线绝对转换效率ξx。研究了多束倍频激光叠加驱动靶形成X射线背景光源辐射金M壳层1.8—3.1Kev带谱的特性,获得了不同激光功率密度及不同角度驱动靶面等几种条件下X射线能谱的定量测量结果和能谱分布。  相似文献   

10.
激光等离子实验中的低能X射线时间谱解谱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算法和反卷积原理对Dante谱议测量波形进行了回推获得了激光等离子体源区低能X射线辐射时间波形。解谱方法采用了W.N.Mcelroy等人提出的SANDⅡ解谱方法并与文献[6]中介绍的限幅迭代和周期性光滑技术相配合计算出了能谱时间关系的16分区结果,给出了1989年6月LF-12强激光装置实验的双束靶、漏靶诊断口,入射口的X射线时间谱以及辐射温度时间关系T_R(i)。  相似文献   

11.
在“神光Ⅱ”的三倍频装置上进行实验,利用北四路激光注入半腔靶后接不同密度、不同厚度的CH(C66H12,聚4甲基1戊烯)发泡材料,研究x射线辐射在低密度CH泡沫中的超声速传播问题,对x射线辐射的多个能点(80,250和400eV)的传播时间、传播速度、输运管壁收缩过程、时间能谱和辐射温度等进行了测量,获得了10倍的超声速传输的速度,并采用辐射输运“漏水管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基本相符 . 关键词: 辐射输运 超声速热波 CH发泡  相似文献   

12.
小孔等离子体运动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黑腔中,辐射烧蚀的高Z等离子体的流体力学运动过程对激光注入黑腔的效率、辐射场均匀性和通过诊断口的黑腔辐射温度诊断都有显著影响。为研究诊断口在黑腔辐射场中的等离子体缩口过程,用激光产生X光辐射加热低Z泡沫填充的金黑腔诊断口,以激光辐照钛平面靶产生的2~5 keV高能段窄能区X光作为背光源,用X光分幅相机获得了源靶和小孔靶两种靶型的小孔等离子体运动过程图像,研究了X光烧蚀的小孔等离子体的流体力学运动过程,探索了定量测量小孔等离子体面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化过程的实验诊断方法,初步给出小孔等离子体的面密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维辐射流体动力学程序MULTI数值模拟研究了功率为1014W/cm2、脉冲宽度为1ns、波长为0.35μm的短脉冲强激光辐照不同厚度的平面Au靶时,靶厚度对靶背面x射线能谱结构和辐射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辐射流体力学 x射线转换  相似文献   

14.
碳氢靶强激光烧蚀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准稳态情况下强激光烧蚀碳氢靶的实验结果,并与理论定标关系进行对比。 实验中采用晶体谱仪时间积分和X射线条纹相机同时获取碳氢平面靶强激光烧穿厚度和烧穿时间。采用基频光大能量注入,大焦斑(Φ 400μm),光束经列阵透镜均匀化后, 烧蚀碳氢平面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幅相机测量铋球表面发射X射线图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塑料靶表面涂铋(Bi)的靶丸替代常规内爆靶,利用分幅相机获取辐射驱动内爆替代靶丸Bi等离子体再发射X射线的2维图像。实验时,从主激光中分出一束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作为分幅相机的触发信号,以激光直接驱动金球靶建立相机的时标。根据分幅相机的时标可确定每幅X射线图像相对于主激光的时间延迟。分析Bi球靶的X射线分幅图像,得到夹持内爆靶丸的CH膜的烧蚀时间及Bi球靶半径的变化关系。通过X射线图像还可反推出诊断孔的大小和CH膜支撑靶丸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杨家敏  丁耀南 《光学学报》1998,18(4):26-430
利用星光Ⅱ激光装置钕玻璃三倍频激光辐照金箔靶,实验研究了金箔靶背侧发射的X光能谱,时间过程和秀过激光能量。结果表明:金箔背侧发的X光可以作为一种较干净的强X光射源。  相似文献   

17.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和X射线能谱技术,测量了激光与油漆作用时发射光谱及作用前后元素成分的变化,以此研究了激光除漆的机理。实验测量了不同纳秒激光能量下激光诱导击穿油漆表面的光谱,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温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油漆烧蚀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X射线能谱仪测量了烧蚀前后油漆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温度以及烧蚀区域大小都随着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激光作用前后油漆中碳(C)含量明显降低,原子百分比从78.25%降低到67.07%,说明激光与油漆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烧蚀。通过对比钛(Ti)元素、C元素和铝(Al)元素的相对原子比例,表明更高的激光能量下油漆烧蚀的更剧烈。该工作对深入研究激光除漆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激光加热金双盘靶辐射与再辐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星光Ⅱ”装置上,采用新型双盘靶研究X射线谱在次级得到改造的特性,并测量出初、次级等离子体碰撞的速度.这种双盘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初级等离子体喷射的影响,可以提高烧蚀次级X射线的干净性.采用两台软X射线谱仪分别对初级和次级辐射的X射线进行测量,采用X射线条纹相机测量双盘靶等离子体喷射的时空扫描图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物理分析 关键词: 双盘靶 X射线再辐射 等离子体碰撞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测量1.05μm强激光轰击黑洞靶时的辐射温度的X射线二级管(XRD)膜吸收法,着重介绍原理、程序计算、滤光膜选择原则和89年LF-12激光器的测量情况,并计算了黑洞靶泄漏X射线能量及辐射温度的时间谱。实验结果与亚千X光射线能谱仪(Dante)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  相似文献   

20.
薄膜靶是x射线激光研究中常用靶型之一,了解它在强激光作用下的烧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把薄膜靶烧穿时间的测量,井通过时所测数据拟合给出薄膜靶质量烧蚀速率与吸收功率密度的定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