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龚育之 《化学通报》2002,65(9):642-645
今年是傅鹰老师百年诞辰。我称他为老师 ,并不是因为我上过他的课。我是清华大学化学系1 952级的学生 ,无缘上他的课。院系调整以后 ,清华化学系的老师都归并到北大化学系来了 ,傅鹰老师也从石油学院调到北大化学系。我这时己调到中宣部科学处工作 ,仍常到北大去 ,象叫从前的老师为老师一样 ,也叫傅鹰先生为老师。有几件事情 ,我同傅鹰老师有过接触 ,至今难忘。一件事情是傅鹰老师 1 955年 9月发表在《化学通报》上的那篇《高等学校的化学研究———一个三部曲》。这篇文章的发表 ,我是投了赞成票的。因为《化学通报》编者拿到文章 ,多少感…  相似文献   

2.
黄子卿(1900~1982)是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化学界的一代宗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于2000年5月4日为黄子卿教授诞辰100周年举行了座谈会,北京大学部分师生及有关单位代表和黄子卿先生的家属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忆傅老的教学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彤文 《大学化学》2002,17(6):55-57
在傅鹰先生诞辰百年之际 ,他的教学风范再次引起了我们深情的怀念。   2 0世纪 50年代 ,当全国响起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时 ,学校不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同时强调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1 956年秋季开学 ,中科院学部委员 (现称院士 )傅鹰先生尽管有重要的科研任务和众多的研究生 ,但他自告奋勇地登上化学系一年级新生的普通化学课程讲台。他认为 :在大学当教授要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自 2 0世纪 3 0年代以来 ,他先后在东北大学、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执教 ;新中国成立后 ,他又在北京大学、清华…  相似文献   

4.
常教常新 常教常精──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教常新常教常精──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在50年代初期,我国物理化学界先驱黄子卿教授亲自为大学本科生讲授此课,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物理化学教材。黄老...  相似文献   

5.
《大学化学》1988,3(4):25-25
国家特等奖:物质结构(上、下) 国家优秀奖:t子化学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 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物理有机化学(上、下) 大学普通化学(上、下) 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 生物化学(上、下) 元素地球化学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的化学教材名单见本刊第弓期。徐光宪唐敖庆等邢其毅等唐有祺高振衡傅鹰黄子卿沈同等刘英俊等荣获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级奖的化学教材~~  相似文献   

6.
高盘良 《化学教育》1982,3(5):63-63
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黄子卿博士,于1982年7月23日病逝,终年82岁。黄子卿教授是我国化学界的老前辈,长期致力于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学化学》2002,17(6):54-54
第 5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院士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诞辰 1 0 0周年纪念大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1 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就“纪念傅鹰先生百年诞辰”活动致信北京大学。信中说 ,“傅鹰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攀登、开拓创新 ;教学上锐意改革 ,坚持诲人不倦地为学生上课。他拥护党的领导 ,以主人翁的态度向党进言献策 ,是党的真挚诤友。他刚正不阿 ,在逆境中仍坚持真理 ,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傅鹰先生的事迹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于2002年10月1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纪念傅鹰先生百年诞辰”活动致信北京大学。丁石孙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孙孚凌副主席和国家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傅鹰先生生前工作过的七所大学和科学院的代表及学生200余人出席大会。李岚清同志在信中说:“傅鹰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攀登、开拓创新;教学上锐意改革,坚持诲人不倦地为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9.
张存浩 《化学通报》2002,65(9):638-639
今年是我国早年成才的著名物理化学家、卓越的和颇有影响的化学教育家傅鹰教授百年诞辰 ( 1 90 2~ 2 0 0 2 )。傅鹰教授是我的姑父 ,但更是我的父亲。从孩提时代起 ,我就与姑父和姑母张锦生活在一起 ,直至 1 950年他们和我先后从美国回来。是他们一手把我抚养成人 ,抚养教诲之亲情 ,远远胜过亲生父母。傅先生 1 92 8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是 1 955年遴选的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他自 50年代起 ,执教于北京大学 ,直至1 979年去世。此前 ,他曾执教于东北大学、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傅鹰…  相似文献   

10.
实施全面化学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安邦教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 ,毕生致力于人才培养工作。先生长期从事化学基础课教学 ,由于其讲课丰富、生动形象 ,在解放前已名誉金陵 ,所著“无机化学教程”仍为经典之作 ,文革以后先生年事已高 ,致力于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此期间先生力主改革 ,对教学思想发表了许多精辟之言。早在 6 0年代 ,先生就提创启发式教学 ,著有“启发式八则”一文。他一贯重视实验教学 ,明确反对“抓方配药”式的实验教学 ,大力提倡加强实验室建设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使学生做实验如同化学家做研究一样 ;为此先生用自己的科研奖金在我院设立“戴安邦实验奖” ;特别是他提出的“全面化学教育”的思想在我院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指导作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 1 991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方案的制定和实施”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并于 1 99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基地的称号 ,  1 999年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基地挂牌验收。在戴安邦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将本院十年来的人才培养及基地建设的成果作一总结 ,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1.
《物理化学学报》2000,16(8):673
2000年5月4日下午,黄子卿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化学楼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十余个单位的三十多位来宾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领导、中老年教师及研究生近五十人参加了座谈会。核工业部肖伦、化学所黄志镗、北大化学学院邢其毅、冯新德、张滂、唐有祺、徐光宪和周其凤等八位院士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北大化学学院院长林建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领导张学书同志、物理化学研究所溶液室代表李芝芬教授、黄子卿教授生前的学生代表辽宁大学化学系杨家振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薛芳谕教授、九三学社…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化学教科书系统《化学元素周期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安邦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 ,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哀思。戴老师在生前最重视基础课教学 ,他领衔四教授专著的教科书《无机化学教程》 ,为我国化学教育和无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先期基础。他老人家长期担任基础课教学 ,重视课堂直观教学效果 ,重视有效教学辅助手段上课堂 ,教学效果优异 ,永远垂范后人 ,我们无限怀念他老人家。际此新的一轮教学改革高潮的来临 ,我们把戴老师留传给我们的丰富辅助教学手段集中表达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 ,藉此增强教学效果 ,作为我们纪念戴老师丰功伟业的实际行动 ,把他遗留下来的教学经验永远延续推广。我们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科的部分师生 ,从 1 996年开始学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并萌发了创新思想 ,用三年时间 ,完成了一套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化学元素周期系》 ,两张光盘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获得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教育部高教司在 1 999年 8月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 ,鉴定结论是 :“《化学元素周期系》教科书软件的成果 ,是我国化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项重大改革成就 ,属国内领先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将该项教学研究成果汇总成文 ,借以纪念我们尊敬的戴安邦老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傅鹰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 精益求精的治学之风, 别具一格的教学之道和光风霁月的品德之尊。结合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傅鹰的主要教学思想, 包括注重基础教学、化学史实和化学实验, 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物理化学学报》1988,4(4):400-400
《黄子卿选集》是《中国现代自然科学家选集丛书》中的一本。黄子卿教授(1900~1982)是我国现代化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黄子卿选集》选编了寅子卿教授在化学热力学、生物化学、电化学,统计力学和溶液理论等方面的代表性论文18篇,并节选了《物理化学》、《非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于1982年7月23日病逝,终年82岁。黄子卿教授是广东梅县人,1922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即去美国,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康乃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化学系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6.
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1 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必要性  化学是 1门实验科学 ,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化学系的学生在低年级做各基础课实验 ,高年级做专门化实验和毕业论文。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基础理论、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在这些实验课中是分别学习的 ,各门课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分别学习和掌握的 ,学生缺乏大量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 ,缺乏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而高年级的专门化实验又由于专业划分过细 ,知识分割过窄 ,使学生学得的知识过窄 ,实验方法和技能也较单一 ,尽管基础扎实 ,但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 …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11月7日,"无机和稀土化学前沿学术研讨会暨徐光宪先生九十华诞庆祝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  相似文献   

18.
大一无机化学中引进热力学内容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廿多年前,傅鹰先生就已将热力学引进无机化学教学。现就其作用及引进方法,谈谈我们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著名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时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张滂先生1917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张滂先生的父亲张子高教授是著名化学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教务长、  相似文献   

20.
叶青 《大学化学》2013,28(1):85-85
"一种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作为科学的继承者,我们应当知道前辈的成就,前辈的成就不但是后辈的榜样,而且也是路标。明白了发展的途径,常常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弯路"。著名化学家傅鹰的这段话似乎是专为这本书而说。王治浩先生撰写的《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于2012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多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