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可持续性利用的目标出发,在探讨城市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从资源环境合理性、城市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持续性、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四个方面出发,共选取22个指标,建立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乌鲁木齐市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研究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构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指标体系,选取2007~2016年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GRA),实证分析了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为进一步分析二者协调性,采用极值变换法、熵值赋权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二者协同发展水平较高,表明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取的有效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0年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为契机, 对宁波市中小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深入分析. 按《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填写说明及技术规范》测试要求进行肺活量测试, 并进行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计算和等级评价. 结果显示, 小学和初中年龄段城市学生肺活量水平均明显优于乡村学生, 高中阶段则城乡均无显著性差异; 并且, 肺活量体重指数评价显示乡村学生好于城市学生, 女生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偏离-份额模型,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研究改革开放后新疆区域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其类型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新疆绝大部分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低于全疆平均水平;由产业结构特征和区位因素所确定的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区域在空间分布上呈相对集聚趋势;接近80%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区位因素限制,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充分体现了区位因素对新疆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带头作用的县市都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势,说明在恶劣的区位条件大背景下,合理的产业结构组织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养殖区水域富营养化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用足够多的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模拟学习,给出了区分养殖区富营养化程度的分界值,能够直观地进行不同等级富营养化程度的划分.所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预测能力,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该模型有一定的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实例分析表明,湖州地区养殖区外荡水域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处于富营养化和重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工程评标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广泛应用于建筑市场的投标方法通常具有主观性外,还忽略了评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一问题,该文给出一个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的工程评标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计算,最终得出评标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说明该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车尔臣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为研究对象,以流域生态环境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为核心,针对典型干旱区流域的特点,科学提取车尔臣河中下游流域地理空间信息,建立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体系与单因子、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利用1980、1995、2000年三期遥感影像及1km×1km格网水土资源空间数据,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在空间上表现出来,并依据研究结果将车尔臣河中下游流域划分为车尔臣河三角洲水土保持与防护区、中游平原风沙控制区、下游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流域沙漠自然生态区、南部山前平原戈壁荒漠自然生态区5大功能区,针对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和功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生态安全工作的有效性,该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水田乡大塘村、石郎村、水田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压力一状态一响应(简称PSR)框架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垦殖率、人均耕地面积等18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区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物元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计算各指标的关联度,最终确定土地整理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区土地整理前生态安全级别为临界安全,整理后,上升为较安全级别;18个单项指标与整体水平都处于由不安全、临界安全向较安全和安全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交替方向隐式有限差分法(ADI)来研究条带状覆盖情况下二维土壤水热流动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使用土壤表面能量平衡方程来确定热和水流的土壤表面的边界条件,讨论了模型中所需要输入的参数,并且经ChungS-O等人试验进行了验证,为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结构是决定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相较于传统用水评价,基于水足迹的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水资源的过程消耗。在对嘉兴市农业蓝水、绿水及灰水足迹核算基础上,用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AWSI)评估区域农业用水压力,构建了基于水足迹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分析了节水型、均衡型和发展型3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景。结果表明,嘉兴市农业水足迹以绿水为主,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的占比分别为11.6%,51.7%和36.8%,AWSI为0.45,存在较高的水资源压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3种目标情景下的农业水足迹及经济效益均实现了不同程度优化,AWSI分别降低4.54%,3.89%和0.74%,有效减轻区域水资源压力。研究表明,通过基于水足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提高了区域集约化用水效率,减轻了用水压力。研究可为农业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安全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五水共治"决策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评估方法,对浙江省治水前后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估与预警.结果显示:自2014年治水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水环境安全趋于好转,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2014年、2015年较2013年分别提高了7.38%和16.85%,水环境安全从预警状态转为较安全状态.按照"五水共治"分阶段规划要求,浙江省2017和2020年水环境安全度值分别达到0.754 5和0.798 9,较2015年分别提高7.63%和13.97%,水环境将维持在较安全状态,接近于安全状态的临界值,水环境的明显改善反映了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成效.结合具体指标分析可知,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低等因素是水环境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浙江省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环保投入,以降低水资源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测度模型, 并借助GIS空间表达工具, 研究了2000~2013年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1)河南省人口相对于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 自然与经济两种资源承载力协调性较差, 自然资源承载力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 (2)各地市间资源承载力差异显著, 郑州、黄淮及南阳地区自然资源承载力强; 郑州、南阳、洛阳及豫中、黄淮地区人口大市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强; 仅有郑州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盈余状态, 南阳及黄淮4市人口严重超载.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勒泰地区水土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本文针对因水资源利用无统筹规划和灌溉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壤次生盐渍化、沼泽化及乌伦古湖缩小、水质咸化、湖周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阿勒泰地区的水资源,北水南调,引额济克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浙中地区遥感、土壤、气象、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多源数据, 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5期的产水量、碳储量、土壤保持3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特征, 使用相关性分析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ESTD), 探析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 结果表明: (1)40年间, 浙中地区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趋于下降, 林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趋于增加. (2)浙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多年间波动趋势各异, 产水量空间上的高值区集中在中部, 碳储量与土壤保持空间上的高值区主要在周边. (3)林地、草地的碳储能力和土壤保持能力较强, 未利用土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产水能力较强. (4)在空间区域上, 浙中地区产水量与其他2项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呈现负相关关 系, 土壤保持与碳储量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 (5)在时间跨度上, 产水量与碳储量、土壤保持与碳储量在40年间的变化主要呈现权衡关系, 土壤保持与产水量在40年间的变化主要呈现协同关 系. 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 更有可能达成人与自然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宗教发展历史悠久,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宗教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青海省区域旅游格局有重要影响.对青海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分别从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性、密度等方面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核密度方法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其分布与海拔、坡度、交通、水系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呈"东多西少"的集聚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显著,旅游资源集中在青海省11%地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由东向西辐射(型)的分布趋势;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地区宗教场所旅游资源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伊犁河南岸滩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河南岸滩地面积广大,水土资源丰富,稍加投资改造即可利用,因此研究伊犁河滩地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阐明了滩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研究地下水的资源量,可开采量、排水问题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乌拉泊尔均衡场,新疆化肥厂试验站及昌吉地下水综合试验场资料求得的非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水力传导度和土壤扩散率为依据,建立了适合乌鲁本齐地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运用的数学模型.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观实测值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今后试验场在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动态的预报.  相似文献   

20.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外试验及野外实测动态资料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参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导水率和扩散度),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