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脉管制冷与气波制冷耦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耦合脉管制冷与气波制冷技术的新型制冷机脉管式气波制冷机。分析了脉管式气波制冷机的制冷原理 ,对脉管制冷与气波制冷的耦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 ,对振荡管长度、气体分配器的转速等影响脉管式气波制冷机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试验。通过研究 ,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并给出了各种因素对制冷机等熵效率的影响曲线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线性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批量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分析与控制研究,归结了影响线性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的一些重要因素,阐述了批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低温与超导》2021,49(5):14-18,24
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广泛应用于空间红外遥感探测器中,由于制冷机存在运动部件,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输出,是影响探测器正常工作的主要振动源之一。为保证探测器正常工作,制冷机微振动必须足够小。从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微振动控制和隔振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制冷机微振动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整机隔振理论进行了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降低制冷机的微振动,满足探测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频脉冲管制冷机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冷机的性能,需要对制冷机内部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脉冲管制冷机进行仿真模拟,能够有效直观地研究脉冲管制冷机的内部工作机理.本文采用CFD软件(FLUENT(?)),建立了回热器的多孔介质模型对不同工况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机进行全三维模拟计算,得到了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内部的流动分布,并通过计算得到了频率和平均压力对制冷机的内部参数和性能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制冷机的优化结合起来,为实验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优化并得到了一种高效率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其80 K的COP达到4%以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等温模型分析法,建立了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的控制方程和数学模型,并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到Simulink平台上,采用Matlab/Simulink的动态模拟特性模拟了制冷机内部的压力、容积、质量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仿真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巨永林  王超  周远 《计算物理》1998,15(4):419-428
针对脉冲管制冷机内部交变流动及多孔介质蓄冷机的特点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脉冲管制冷机内部气流的交变流动、换热以及制冷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数值研究,得到了脉冲管制冷机内各参数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各动态参数变化对制冷机整机性能的影响,并从提高数值方程的计算精度和收敛性方面给出了改进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该模拟方法的特点从基本流动换热微分方程出发,尽可能多的考虑实际制冷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逆因素,包括实际气体的物性变化,各部件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损失。  相似文献   

7.
冷箱是G-M/J-T氦制冷机系统的核心装置,氦制冷机冷箱由真空杜瓦、热防护屏组件、低温阀门和换热器组等构成,工作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冷箱的漏热是影响G-M/J-T氦制冷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G-M/J-T氦制冷机冷箱各主要部件的漏热计算,得出了冷箱内部主要部件漏热量分布,并进行了冷箱漏热实验验证,为G-M/J-T氦制冷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实验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充气压力对分置斯特林制冷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力是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中重要的运行参数,是连接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平衡的纽带,而充气压力则是影响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充气压力对制冷机的制冷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调试制冷机运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某型斯特林制冷机的膨胀机弹簧断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某型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膨胀机弹簧断裂的原因主要是所采用的弹簧材料内部存在较多的I元素和Cl元素夹杂,根据故障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40W/20K单级G-M制冷机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商用G-M制冷机在20K时的制冷量一般小于10W,然而工业界对20K时具有更大制冷量的制冷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文中对影响单级G-M制冷机制冷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针对高温超导应用技术和一些低温系统工程项目的需求,设计了40W/20K单级G-M制冷机样机。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脉冲管制冷机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低温中心建立的脉冲管制冷机动态参数实验系统。通过对一典型脉冲管制冷机的动态参数的实验数据测量 ,分析了动态压力和质量流量之间的振幅和相位关系 ,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存在于脉冲管制冷机内部的直流现象 (DC-Flow)。指出该直流分量是脉冲管制冷机的一种损失 ,揭示了多路旁通进气方式可减小直流损失 ,提高脉冲管制冷机的效率。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直流现象的根本原因 ,给出了直流分量的具体数值和大小。  相似文献   

12.
多路旁通脉冲管制冷机动态实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脉管制冷机无常规回热式制冷机中的冷腔运动部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冷腔振动、磨损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冷腔振动小、运转可靠、寿命长等优势,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小型低温技术中一大研究热门。在经历了基本型、小孔型、双向进气型和双活塞型等重大革新后,最新资料表明脉管制冷机的制冷能力和效率已经接近Stirling和G-M制冷机。为了进一步提高了脉冲管制冷能力,1992年周远等提出了多路旁通脉管制冷方式。文献*验证了中间旁通的效果,制作的单级脉冲管制冷机获得了23.SK的低温…  相似文献   

13.
1前言脉冲管制冷机发明于1963年。因为无常规回热式制冷机中的冷腔运动部件,解决了冷腔振动、磨损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脉管制冷机的研究无论从实验上和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述的文献可见[1].在实验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脉冲管制冷机的整机结构参数的改进,运行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制冷性能以及外部热力参数的测量方面(如制冷量和制冷温度)。对制冷机的内部动态参数的测量很少。直到1992年法国的David才研究了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动态流速的方法[2]。随后日本的Tanaka等采用冷丝,测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数值方法对热端温度对微型高频同轴脉冲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随着热端温度的升高,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单调升高,制冷量单调减少,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定性相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频微型同轴脉冲管制冷机和辐射制冷器相结合在空间飞行器中的应用,提出了两种应用模式,用数值方法对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双级脉管制冷机的效率是脉管制冷机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已有实验证明,使用阶梯推移活塞作为调相机构可以得到高于采用双向进气时的效率,这证明阶梯推移活塞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提出了用于分析双级脉管制冷机的节点分析法,该节点分析法是基于双向进气脉管制冷机数值计算的一种改进。该方法有助于从热力学角度更深刻地理解阶梯推移活塞双级脉管制冷机。本文利用该方法讨论了第一级脉管和第二级脉管的匹配问题,以及第二级回热器填充率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缝隙回热器式脉管制冷机,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热力分析,着重讨论了一些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变截面脉管制冷机──一种新型结构的脉管制冷机许名尧,何雅玲,陈钟颀(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关键词脉管制冷机;制冷机;低温工程1引言自从脉管制冷机发明以来,由于其结构简单,没有低温下的运动部件,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已引起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开发了二维可压缩交变流动的SIMPLEC计算程序,对渐缩型锥形脉管制冷机进行了二维数值研究,研究了锥度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渐缩型锥形脉管,存在一最佳锥度,此时的制冷效果最好,当锥度大于最佳锥度时,制冷效果反而变差。另外本文还从脉管内流场的分布及二次流的角度揭示了锥形脉管能提高制冷机性能的原因及内在机理。一定锥度下的锥形脉管不但可以改变脉管内二次流的大小,还改变了脉管内二次流的分布情况,使脉管冷热端的二次流分布变得不均匀。这是一定锥度下的锥形脉管可以改善脉管制冷机制冷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工质气体热力学循环是理解脉冲管制冷机制冷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对制冷机蓄冷器内部气体微团热力学循环进行了数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变频率和充气压力工况,蓄冷器内单位质量气体单位时间内循环换热量和制冷机能达到的最低制冷温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