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砚田 《物理通报》2007,(12):35-36
“静电场”一章的突出特点是概念多而抽象,综合性较强,许多知识跟力学知识关系紧密,是电磁学的基础.因此本章无论从教学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角度是非常重要并有着较大难度的一章.其中“电势能和电势”一节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工科学校物理课的静电场,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要想掌握电势能与电势的基本知识,在有限的课时内,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使学生感到知识有用、有趣、有条理,能使学生思路清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势能和电势是电学中两个重要概念,比较抽象难懂.用类比法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既理解了电势能、电势这两个新物理概念,又加深了对重力势能和电场强度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场强和电势是静电场教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由于概念的抽象,加上与相关内容的关系繁杂,学生不易把握.本文通过几个途径,归纳出其规律.以帮助学生,理请它们的关系.1掌握场强与场内检验电荷无关的规律1.1从物理量的本质来分析场强是描述电场的性质方面的物...  相似文献   

5.
朱琛  程敏熙 《物理通报》2017,36(12):51-55
将SOLO评价引入翻转课堂, 致力于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并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 运用SOLO 评价的“ 翻转课堂”形式进行了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在推导出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B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和电势差的关系WAB=qUAB之后得出下面两个结论:结论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结论2:电场力作正功时,正电荷是从电势高的地方移向电势低的地方;负电行是从电势低的地方移向电势高的地方.反之,只要正、负电荷这样移动,电场力一定做正功.学生对这样的结论只是记忆而难以理解,教学中如能举一反三,并加以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并加强记忆·下面分别从四种情况加以说明.①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正功.U在减小.②在…  相似文献   

7.
直流电路中电势差和电势的计算吴家琳(云南省交通学校昆明650101)1应用学生已有概念建立电势升降方程在直流电路中,当电流I通过电阻R(外电阻或电源的内电阻)时,顺着电流的方向,电势要降低,逆着电流的方向,电势要升高,其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等于IR.对于...  相似文献   

8.
何勇  姜懿恒 《物理通报》2012,(11):66+71
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是教学和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通常考查等量同号或等量异号电荷,连线和连线中垂线上各点电场力、场强、电势能、电势等知识.但在"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中,一道考查学生关于非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的选择题,引起了笔者的许多思考,现将学生的几种解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专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物理教学中方法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1 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1.1 物理模型法此法又名理想化方法,即将具体的物理对象经思维抽象,关注事物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方面,简化为一种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1.2 比值定义法物理学中的很多物理量通常是用两个物理量或多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如速度、加速度、电流、电场强度、电势等等.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通常…  相似文献   

10.
徐正海 《物理通报》2007,(12):56-57
在静电场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平行板电容器一极板接地的情境.老师解释时一般只是说“为了让接地极板保持和大地一样的零电势”,学生对此仍然比较困惑.原来,一方面我们能取大地的电势为零,且凡接地的导体电势皆为零,是缘于地球可以看作一个极大的(对通常的带电体来说是无限大的)导体球,  相似文献   

11.
谈中专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的作用李青(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贵阳550025)在物理教学中,有选择地介绍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可以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1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积极的作用1.1可以...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电势零点是否可以完全任意选取昵?其实,它必须受一定条件的限制,这个条件是:电势零点一旦选定以后,必须使电场中各点的电势都具有确定的值,即:∫P0PEdl(1)必须收敛.否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现就几种情况进行讨论如下.1电荷分布在有限范...  相似文献   

13.
物理课中的表格教学陈玲,刘强(郑州水利学校450045)表格在教学中应用较广,充分发挥表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表格教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用好课本中的表格内容,做到:讲清表格编制过程;如何使用表格;弄清表格外延的含义如对自由落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中等医学教育在形式、结构、教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在学习非专业物理课时心理特点的研究,是搞好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1对卫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研究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方面看,主要内容是:(1)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5.
袁振奇 《物理实验》2004,24(12):15-16
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势差是电场中重要物理概念.理解它们物理意义的同时,还必须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其联系.电场强度是从力的角度研究电场而引入的,电势和电势差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场而引入的.两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电场这一特殊物质的两种属性,它们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电场线可以形象化的描述电场,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在某一区域的密疏分布可以表示场强的大小.因此,电场线与电势也有密切联系.电场线、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势差之间联系可归纳如下:1)电场强度跟等势面垂直,电场线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稳定涡旋电场中导体上的电压,并把该情况及似稳条件下导体上的"电势""电势差"与静电场中的电势、电势差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只存在静电场时,空间任一点有电势,两点间有电势差;存在涡旋电场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稳定电流和似稳电流时)在导体上任一点有"电势",只在由导体连接着的两点间有"电势差"。当电场为只由静止电荷激发的静电场,此时一点的电势值与零点的选择有关,电势差与积分路径无关;当电场为全部电场中的保守场部分时,一点的"电势"值与零点的选择有关,"电势差"也与积分路径无关。两点间电势差是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经任意路径移到另一点时外力克服静电力做功而增加的能量,即静电势能的增量;两点间"电势差"是单位正电荷从导体上任一点经导体中的任意路径移到另一点时获得的(净)能量,是外力所做的功除去发热剩余的能量,数值上恰等于静电势能的增量。  相似文献   

17.
孙维元 《大学物理》1990,9(10):42-43,44
本文根据国内外资料,讨论了地球电场、电荷和电势的状况.指出:地球与大气层间组成了一个球壳“电容器”,其电容为 1.67F,地面带负电 3.0 × 105C,大气层带正电3.0×105C,以大气层为零电势的话,地面电势则为- 5.0 × 105V.地面平均场强为- 120V/m.分析了地面与大气层间电势差稳定的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电荷交换,但始终维持电荷分布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人员记录了一次能够产生约13亿伏特电势的雷暴,比以往测得的最大数据高出10倍。这一研究团队采用新的雷暴云监测方法,即利用宇宙射线轰击大气产生并沉降到地球上的μ介子。雷雨云的电势能够减少带电粒子的能量,从而降低它们在雷暴条件下被监测到的可能性。这一新的测量结果表明,雷暴可能具有数十亿伏特的电势,这么高的电势足以解释一个困扰科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推导了单电势跃计时吸收光谱实验中,在扩散控制条件下,平行入射电极上吸光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研究了橙黄Ⅱ在二氧化锡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采用单电势跃计时吸收谱法和单电势跃开路弛豫计时吸收谱法测定了橙黄Ⅱ的扩散系数和其中间产物1.2-萘醌的随后化学反应表观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电动力学中的镜像法,利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了当导体球的球心在带电细圆环的轴线上时,在均匀带电细圆环作用下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球外空间的电势,同时绘出导体球外空间的电势分布图像;再运用电势能与电场力的关系求出带电细圆环与导体球的相互作用力,并绘出电场力随距离变化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