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多卡因对四种惊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外周给药法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四种惊厥发作的影响。利多卡因静脉注射(iv)0.4,0.8,1.6mg.kg^-1可显著地和剂量相关地减弱或消除大鼠听源性惊厥。腹腔注射利多卡因也有同样效应。在AS反应阴性大鼠上,利用多卡因可对抗士的宁所诱发的AAS,但对大鼠士的宁惊厥却略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β(rhIL-1β)对小鼠玻璃化冷冻桑椹胚体外生长发育和移植存活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浓度为50IU/mL时,对小鼠玻璃化冷冻胚胎的体外生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当浓度为5,500,5000IU/mL时,对胚胎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玻璃化冷冻胚胎解冻后,经过5,5,50,500I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3-4h的短期处理后,胚胎妊娠率明显提高,其中50IU/mL处理组(100%)与对照组(56.2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5000IU/mL处理组(33.33%)的胚胎妊娠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56.25%)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50I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β的短期处理可能提高母体对冷冻胚胎的接受能力,高浓度重组人白细胞介素-β对小鼠胚胎可能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洋饵料微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为观测指标,研究了氯霉素、遗传霉素(G418)、青霉素对3种海洋饵料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Beij.),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Parke 8701)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Ehr.)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100 mg.L-1的氯霉素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00mg.L-1时抑制作用显著;低于25 mg.L-1的氯霉素促进金藻8701的生长,大于100 mg.L-1时显著抑制;小新月菱形藻的生长随着氯霉素浓度的增高而不断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不同浓度的G418对3种藻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于100 mg.L-1的青霉素能够促进3种藻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对增长率逐渐下降.实验结果可为3种海洋饵料微藻的无菌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α—萘酚胁迫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α-萘酚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光合色素的MDA含量及抗氧化酶9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萘酚浓度的升高,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a与类胡萝卡素的含量,SOD、CAT、P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除POD活性在5.00mg.L^-1时达到最大值外,其余均在2.00mg.L^-1达到最大,而在α-萘酚浓度低于2.00mg.L^-1时,MDA含量变化不大,只有当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不同的下降后,MDA含量才急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剧,说明α-萘酚导致普通小球藻膜脂过氧化是其致毒机制之一,而抗氧化酶在一定污染物浓度范围内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料及体重对大黄鱼排氨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黄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饲料和体重对其氨氮排泄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的排氨率受饲料影响显著,投喂配合饲料的排氨率约为投喂杂鱼饲料的2倍,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投喂配合饲料的平均排氨率分别达到5.82±0.94mg·(h·kg)^-1(116.7g)、4.80±0.48mg·(h·kg)^-1(204.9g)、3.43±0.53mg·(h·kg)^-1(313.5g),而投喂杂鱼饲料的平均排氨率分别只有3.16±0.20mg·(h·kg)^-1(116.7g)、2.41±0.18mg·(h·kg)^-1(204.9g)、1.93±0.11mg·(h·kg)^-1(313.5g);大黄鱼排氨率同样受体重影响,并且随着体重的增加排氨率减少,二者的关系式分别为线性方程:U=-0.006 1W+3.798(R^2=0.8963)(杂鱼饲料)和U=-0.012 1W+7.251(R^2=0.7527)(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钙素检测和Von kossa基质矿化染色法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增殖、分化、基质矿化作用.以实验牙位龈正中注射脂多糖建立的SD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作为体内药效试验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形态学骨密度观察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价上述药物对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疗效.结果发现:1 mg·L-1 水提液,0.01 mg·L-1 和1 mg*L-1醇提液能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各浓度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使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0.01 mg*L-1水提液和1 mg·L-1 醇提液作用于细胞的第1~3 d内、100 mg·L-1醇提液作用第7~9 d内、100 mg·L-1水提液作用第10~12 d内可显著提高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0.01 mg·L-1水提液和醇提液,1 mg·L-1水提液可显著促进细胞体外基质矿化.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组的骨密度均有显著增高,破骨细胞数显著降低.阴性对照组至第30 d时牙槽骨仍可见大量破骨细胞.结果表明:地龙水相和醇相提取物中均存在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物质,且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抑制其牙槽骨吸收,促进成骨活动使其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7.
采用Blumlein脉冲形成网络(BPFN)型窄脉冲高压电源,在线筒式反应器中对甲硫醚进行降解.利用平推流式反应器模型,推导出脉冲电晕降解污染物的动力学方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甲硫醚的降解符合无明显自由基终止反应模型,甲硫醚的去除量与能量密度成正比,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初始浓度从510 mg.m-3增大到1 145 mg.m-3,速率常数k1仅从0.824 4升高到0.963 2,对能量利用率提高不大;流量从1 L.min-1增加到1.5 L.min-1时,速率常数k1从0.963 2升高到1.337 5,显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贯叶金丝桃提取物抗大鼠抑郁症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皮下利血平造模,造模前分别给大鼠口服金丝桃提取物7天,观察药物对大鼠开野实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大鼠体温下降,眼睑下垂情况等实验指标.结果:开野实验中,金丝桃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大鼠的修饰次数;金丝桃提取物320 mg/kg能显著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作用和眼睑下垂作用,80 mg/kg和160 mg/kg 2个剂量组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论:金丝桃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了冰岛刺参(Cucumaria frondosa)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采用灌胃高脂乳剂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肝脏TC、TG含量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terase-1,CPT-1)、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酶系(peroxisomal β-oxidation enzymes,POE)、磷脂酸磷酸酶(Phosphatidic acid phophyhydrolase,PAP)活力;粪便总脂质、TC和胆汁酸排出量.实验结果显示,冰岛刺参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p<0.05)、LDL-C(p<0.05)含量及LDL-C/HDL-C(p<0.05);显著降低肝脏TC(p<0.01)、TG(p<0.01)含量,提高CPT-1(p<0.01)和POE(p<0.05)活力;显著提高粪便总脂质(p<0.01)、胆固醇(p<0.01)和胆汁酸(p<0.01)的排出量.冰岛刺参能有效调节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脂质在体内的氧化和异化,同时抑制其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基托布津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甲基托布津与Cu^2 在氨水中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沉淀,再经离心分离后,移取上清液,通过与显色剂5-Br-PADAP在乳化剂OP增敏作用下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建立了测定甲基托布津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检出范围为(0-3.1mg/25mL),并做了回收率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氮、磷、铁对原绿球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N、P、Fe对原绿球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不同形态N、P、Fe及最佳形态N、P、Fe的不同浓度对原绿球藻生长的影响显著,原绿球藻生长的最佳N盐是NH4Cl,其最佳浓度为20mg·L^-1;最佳P盐是Na2HPO4,其最佳浓度为1.0mg·L^-1;最佳Fe盐是FeCl3,其最佳浓度为0.1mg·L^-1.在正交试验中,当N的浓度为35mg·L^-1、P的浓度为1mg·L^-1、Fe的浓度为0.5mg·L^-1时,原绿球藻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2.
UV/H2O2氧化降解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UV/H2O2技术对污染水体中的MTBE进行了氧化降解试验,考察了不同MTBE初始浓度,不同H2O2浓度,不同pH值,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Cl^-、HCO3^-浓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紫外光波长为254nm,H2O2为15mmol/L,pH为3.0时对起始浓度为1mmol/L的MTBE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反应60min,MTBE去除率可达97.6%.实验证明,UV/H2O2氧化技术是降解MTBE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种新型噻吩基卟啉-5,15-二(2-噻吩基)-2,8,12,18-四乙基-3,7,13,17-四甲基卟啉7a(45.1%)和5,15-二(2-联噻吩基)-2,8,12,18-四乙基-3,7,13,17-四甲基卟啉7b(61.2%),并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其中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蜂都在631nm处,量子产率分别为4.1%(7a)和1.4%(7b)。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细巧华哲水蚤24h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适温范围1-27度,最适温度为15-20度,适盐范围0-29.3‰,最适盐度为12.4-18.9方差分析显示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存活率均有极显著影响,依贡献大小为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当培养条件接近自然海区的温度或盐度时,细巧华哲水蚤具有最大的适盐,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15.
养殖泥螺生态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3—5月在舟山市、宁波市的泥螺养殖津面观察研究养殖泥螺的生态习性。并进行几种环境因子对泥螺生存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泥螺的生存温度为0—30℃;适宜比重为1.000—1.020;幼螺的适宜比重为1.010—1.025;泥螺适宜海水酸碱度为3.74—9.09;干露死亡时的体重消耗率为68.5%—69.7%。幼螺干露死亡时的平均体重消耗率为74.6%;底质条件对泥螺的个体活力无明显影响,本文还细述了泥螺的生活习性,讨论了泥螺幼螺比重适宜范围与泥螺养殖、底质条件与泥螺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趋磁细菌WD-1琥珀酸脱氢酶、呼吸抑制剂NaN3、解偶联剂DNP对磁小体合成的影响.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高,磁小体合成能力强,每个细胞所含磁小体数量多;1mmolL-1NaN3或1mmolL-1DNP能抑制WD-1的好氧生长,10mmolL-1NaN3不抑制WD-1的微好氧生长,但1mmolL-1DNP明显地影响微好氧生长,即生长缓慢.WD-1在微好氧、好氧、好氧与0.01~0.10mmolL-1NaN3(或DNP)的培养条件下生长时,磁小体合成能力依次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氟化辅助电热蒸发ETW-ICP-AES测定难熔元素时分析物的传输过程.通过对载气流速、传输管长和升温速率对分析物信号影响的考察,得出了相应的规律性.提出了相对沉积损失率的新概念,并用来定量地评价有/无氟化剂存在时分析物的传输效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ETV-ICP-AES中分析物的传输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血淋巴对人的A、B、O型红细胞有同等的凝集活性,对兔、小白鼠、豚鼠、蟾蜍、鲫鱼、鸡红细胞有不同的凝集活性,对山羊红细胞无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能被D-半乳糖明显地抑制.对Ca2+无依赖性.70℃处理15min凝集活性趋于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诱导使其活性明显增加.化蛹早期及蛹期凝集活性下降.血淋巴凝集素通过盐析、凝胶过滤和纤维素层析得到分离.它在SDS-PAGE中表现为单一带,为糖蛋白,分子量为7.08×104.其蛋白质含量为98.74%,糖含量为1.26%.  相似文献   

19.
百可得对温州蜜柑的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百可得对温州蜜柑在常温下(温度8-20度,相对湿度41-90%)进行贮藏保鲜,经过140d的贮藏,用100mg/kg百可得混合200mg/kg2,4-D处理的柑桔好果率达94.1%,有效地抑制了柑桔贮藏病害,延长了柑桔的采后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20.
以陆地棉(冀棉20)下胚轴为外植体,在含KT0.3mg/L和2,4-D0.08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不需要添加激素,胚性愈伤组织即分化为胚状体,并萌发出小芽,胚状体萌发过程与合子胚相似,但出现了一些畸形胚,解剖学方法观察发现,这些畸形胚的维管束系统不明显或形态异常,以农杆菌介导法对冀棉20胚状体及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遗传转化条件探索,并以GUS基域瞬间进行检测加以证实,得出农杆菌的浓度为O.D600=0.8时,浸染时间为5min,共培养时间为3d,筛选培养基中卡那霉素浓度为75mg/L,对冀棉20胚状体及胚性愈伤组织转化是较为适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