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维生素B族4组分同时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采用Levenberg-Marquardt BP算法,对于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维生素B1,B2,B6和烟酰胺4组分同时进行含量测定。四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8%,96%,100%。该方法用于复合维生素B片剂中B1,B2,B6和烟酰胺的同时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具有训练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有望能成为多组分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双酚A(BPA)与1,1-二咪唑磷酸苯酚酯(DIPP)的溶液缩聚.与BPA和二氯磷酸苯酚酯(DCPP)的缩聚反应相比,聚合反应速度和产物的分子量明显提高.并初步研究了咪唑对缩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在给定的浓度范围内,吲熟酯(Ethychlozate)和吲哚乙酸(IAA)对水稻及小麦幼苗根长、根数、芽长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吲熟酯对植物的生理特性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或H_2O_2系统中HO~·对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维生素C或H2O2体系对DNA的作用,发现DNA在260nm处吸光值下降,检测到DNA的脱氧核糖损伤,观察到DNA链降解.痕量的过渡金属离子Fe2+等能加速上述反应的进行,各种HO·清除剂可抑制上述反应.表明在上述两类反应体系中产生了HO·,是HO·破坏DNA的碱基和脱氧核糖,降解DNA链  相似文献   

5.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库克Noni果汁中游离态水溶性维生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HPLC法测定Noni果汁中游离态的抗坏血酸(Vc)、硫胺素(VB1)和烟酰胺(VB5),其测定条件为:色谱柱为Alhima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1%磷酸(3:7,V/V),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室温,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1nm下检测。在上述色谱测定条件下三种维生素能得到良好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昕测Noni果汁中三种维生素的含量分别为:Vc0.354mg/mL,VB10.0663mg/mL,VB50.131mg/mL。说明Noni果汁中三种必需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作为维生素缺乏的营养补充剂;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可作为一种Noni果汁生产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生黑加仑与马林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野生黑加仑和野生马林的脂肪油,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黑加仑脂肪油含量为17.9%,马林的脂肪油含量为22.3%,其中,黑加仑脂肪油中,r-亚麻酸的含量为19.02%,而马林中,其含量为9.40%,黑加仑中K,Na,Ca,Cu,Zn,Fe的含量比马林中的含量高,而Mn,Mg元素的含量却比马林含量低;马林的维生素C含量为16.22mg/g,黑加仑的含量为108mg/g,黑加仑的氨基酸的总量为1.63%,马林为1.14%。  相似文献   

8.
通过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VM)共聚树脂的碱解,制备了水溶性的碱解VM树脂(AVM).用CaCl2将AVM水溶与蒙脱石水悬浮体共凝胶,制备了AVM/蒙脱石复合材料.吸水性和保水性测试结果证示:当CaCl2用量为10%,蒙脱石用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最好.粒度测试结果表示蒙脱石在水中的粒径为0.75μm,属于超微细分散.SEM照片显示,AVM/蒙脱石复合材料具有疏松的凝胶结构.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10个新吲唑氧衍生物在指定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根长,根数,芽长的影响,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吲熟酯(Ethychlozate)和吲哚乙酸(IAA)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吲唑氧衍生物的生理特性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荧光淬灭法研究了博莱霉素A5与小牛胸腺DNA及DNA类似物多聚dGC、多聚dAT的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及氢键,结合常数分别为0.57×105,1.07×105,0.47×105mol-1L,每结合一个博莱霉素A5所需碱基对数分别为22~23,5~6,27~28,上述结果表明博莱霉素A5与DNA的结合具有GC序列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维生素B2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维生素B2还原铬(Ⅵ)产生的铬(Ⅲ)催化Luminol-H2O2发光体系的研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2的新方法.该方法在1.0×10-10~1.0×10-5 mol*L-1之间分段回归,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各段分别测定6个溶液,检测限达到3.0×10-11 mol*L-1.对6.0×10-9 mol*L-1的维生素B2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8%.平均回收率为101.3%.方法准确可靠,用于维生素B2片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丙醇氧化法制酯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铬酸氧化丙醇制酯法,研究在硫酸-乙酸体系中,乙酸丙酯及丙酸丙酯的形成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A.G.滤环上holonomic模的特征簇刻划,推广了微分算子环和A.R.滤环中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4.
β-环糊精包合维生素D_2的稳定性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β环糊精(β C D)在60% 乙醇水溶液中与维生素 D2( V D2 )形成包合物在光照、高温、高湿度加速实验条件下测定包合物(β C D V D2 )中 V D2 含量变化3 个月的加速实验表明二年后包合物中 V D2 保持 85% ~95% ,而未包合的 V D2 量仅剩17% ~22% 因此“龙牡”壮骨冲剂使用包合物不仅可节约大量昂贵的 V D2,而且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用红外光谱( I R)、 Xray 衍射、差热分析( D T A)、 U V 光谱研究了包合物的结构 结果表明该包合物形成了分子间氢键和新晶型,从而提高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改进和优化保健品及特殊膳食食品中维生素B6的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条件。样品经10g·L-1偏磷酸溶液提取等前处理后,C18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维生素B6(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粒径5μm,150mm×4.6mm);流动相:乙腈50mL,庚烷磺酸钠2.0g,三乙胺2.5mL,用水溶解并定容到1000mL(冰乙酸调pH至3.1);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激发波长293nm,发射波长395nm。维生素B6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维生素B6的3个组分出峰时间缩短为10min以内,线性范围是0.012.00μg·mL-1,最低检出限2.5μg/100g。方法的回收率为93.1%105.6%,RSD小于5.0%。此方法适用于保健品及特殊膳食中维生素B6的检测,同时简化了前处理过程,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省了检测试剂,对环境污染减轻,且分离效果很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用停止-流动ESR实验技术研究了在近中性条件下,1-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硫酸钠(SUDS)负离子胶束的形成及在此胶束中,维生素C还原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HO-TEMPO)及其亲脂性衍生物4-己酰氧基-TEMPO(C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鸡纵菌的小白球阶段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小白球菌除需要低 p H值 (4.0一4.5) 和低浓度有机氮外,还需要多种维生素和一定的糖类,小白球菌在实验 室条件下生长良好,液体培养已获得成功,为人工利用和栽培鸡纵菌提供了一 条 可能的 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苯甲酸与环氧乙炕在酸催化下合成聚氧乙烯双苯甲酸酯 ( Polyoxyethylene Diben-zoate,简写为POEDB ) 的反应可能存在以下历程:(1)环氧乙皖被苯甲酸开环加成为单苯甲酸酯,进而单酯再和苯甲酸酯化;(2)环氧乙炕被苯甲酸开环加成为单苯甲酸酯 ,进而单酯间的羟基进行醚化;(3) 环氧乙烷和苯甲酸分别生成缩乙二醇和单苯甲酸酯 ,而后中间产物进行酯交换. 本文通过对 POEDB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对酯含量和分子量的测定 ,以及对合成条件和催化剂活性的分析 ,认为该化学反应历程应为第 ( 2 )种而不是其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活性酯中间体合成大环酰胺的简便方法徐汉生徐伟刘秀芳(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活性酯,合成,大环酰胺分类号O623.626由于结构与性能的特殊,氮杂冠醚与穴醚广泛受到重视.其合成方法有新的综述[1].通常使用的二酯氨解生成大环酰胺再...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植物油中维生素E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VE)含量.以甲醇:水=98:2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用荧光检测仪在λexc=295nm,λem=325nm处检测,VE浓度在12.10~96.80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3),此方法操简便.分离效果满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