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保贵 《应用光学》1992,13(6):12-13
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对光学系统成像影响极大,如折射率对球差等单色像差的影响极为敏感,而色散系数则对色差有直接影响。本文将以具体产品为例.分析光学常数对折射物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强西林 《应用光学》1992,13(1):54-59,62
本文对自聚焦棒透镜的成像特性进行了分析,简单介绍了该种透镜的制作工艺及折射率分布测试手段,并叙述了该透镜的应用及国内外对自聚焦棒透镜的研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新型光学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光电仪器中开始使用的新型光学元件,它们是衍射元件与衍射折射混合元件,溶胶- 凝胶法高纯度特殊元件和微光学元件,轴向梯度元件以及玻璃- 液体组合元件等。介绍了它们的应用和制造方法。这些元件给光学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并大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和减小了系统的尺寸。  相似文献   

5.
张红鑫  卢振武  李凤有  刘华  孙强 《光子学报》2007,36(6):1106-1109
与并列型复眼相比,重叠复眼有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该文从梯度折射率(GRIN)介质的光学特性出发,分析了GRIN介质在重叠复眼中的作用;参考生物解剖学中的测算结果,首次建立了重叠复眼的光学模型;通过对九个小眼进行光线追迹,分析了光接收器上的光线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小入射角条件下气动光学成像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士杰  李俊山  孙李辉  胡双演 《光学学报》2012,32(10):1001002-21
针对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由于气动光学效应产生的成像偏移,推导了光线偏折角和流场折射率梯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小入射角情况下,离散折射率场光线偏折角的一种计算方法;利用不同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数据计算出对应的折射率场;使用光线追迹法得到光线通过不同流场后的偏折角和传播路径上的折射率梯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新的偏折角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在入射角小于30°时与Runge-Kutta和Snell光线追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一高度下小入射角时,光线的偏折角并不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基本保持稳定;光线通过流场的偏折是正负折射率梯度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负的折射率梯度区域可以减少光线偏折,起到部分"校正"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光学模式转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洪舟  石顺祥  李家立 《光子学报》2005,34(11):1677-1680
提出了一种梯度折射率分布介质为基质的单体光学模式转换器,可以将两正交截面内瑞利长度相同、光腰重合的厄米-高斯光束转换为拉盖尔-高斯光束.这种转换器具有一体化且只有两个反射面的特点,因此易于调整、光能反射损耗小;对于两正交截面内瑞利长度不同、光腰不重合的厄米-高斯光束,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其瑞利长度和光腰位置的光腰调节器,将光腰调节器与单体光学模式转换器组合使用,也可以将这种厄米-高斯光束转换为拉盖尔-高斯光束.  相似文献   

8.
廖廷俤 《光学学报》1993,13(4):351-355
把梯度折射率激光准直系统视为一个整体,采用矩阵光学的方法,研究了高斯光束经锥形梯度折射率激光准直系统的传输特性.讨论了多级密接锥形梯度折射率激光准直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折射率界面厚度的描述建立了一种高折射率梯度门限的数学模型,在此梯度门限下,研究了高超声速流场中高折射率梯度区域的气动光学传输效应.提出了一种用折射率梯度的调和平均值描述高折射率梯度门限的方法.采用高超声速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结果作为分析折射率梯度和进行气动光学传输仿真的源数据,忽略绝对值低于该门限的梯度值重构折射率场,并采用变折射率介质中光线追迹算法仿真其气动光学传输畸变.不同流场状况、不同位置截面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门限,重构折射率场和原折射率场的相关性达0.9以上,仿真光程差均方根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该高折射率梯度门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从数值角度证实了高超声速湍流流场中高折射率梯度区域是气动光学传输畸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流场界面厚度(Interfacial—Fluid—Thickness,IFT)理论,建立了高折射率梯度门限模型来研究气动光学窗口光传输畸变。首先在光学窗口折射率梯度场基础上,提出高折射率梯度门限,忽略绝对值低于该门限的折射率梯度值,重构折射率场,并对其气动光学传输效应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58.37%的梯度值被忽略时,得到的重构折射率场与原折射率场仿真光程差(OPD)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验证了气动光学窗口高折射率梯度区域是产生光传输畸变的主要原因,也证实了该门限模型对气动光学窗口光传输效应进行仿真的可行性,对气动光学失真的机理、预测及校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彭汉俊  朱秋东 《光学学报》1989,9(12):098-1102
本文针对梯度折射率分布的透镜(以后简称梯析透镜)与光纤在折射率分布上的不同点,对用于光纤及其预制棒测量的聚焦法的原理公式,计算测量方法等进行了重要改进,从而使聚焦法可适用于梯折透镜的测量.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对原理公式及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同时给出了这一测量方法的精度,最后给出了测量实例及其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于近场集成光学头的面阵平面微透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采用常规的光刻热熔法及灰度掩模技术制作非梯度折射率型平面折射和平面衍射微透镜的情况。定性地分析了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平面端面微光学器件的种类和形貌特征。给出了在石英衬底表面通过光刻热熔工艺和氢离子束蚀刻所得到的球面及圆弧轮廓特征的凹形掩模的SEM照片 ,并对用于近场集成光学头的平面微透镜和半导体激光器的集成结构作了初步分析。利用这一技术所制成的平面折射微透镜可以很方便地与半导体光源等器件匹配耦合及集成固联  相似文献   

13.
失调分数傅里叶变换及其光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道木  王绍民 《物理学报》2001,50(10):1935-1938
利用失调光学系统的衍射积分公式,分析了失调的Lohmann分数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和准非对称非均匀介质的衍射特性,得到了两者具有相同的失调衍射积分表达式,表明两者具有等效性,从中提出了失调分数傅里叶变换新概念. 关键词: 分数傅里叶变换 失调光学系统 衍射积分 梯度折射率介质  相似文献   

14.
光学相干性综合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频光栅剪切干涉法,CCD摄像机采集剪切干涉条纹图,用自行设计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可定量测量光场的时空相干性以及梯度折射率透镜的像差。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梯度折射率(GRIN)球对平面波前向散射的几何光学近似(GOA),推导出GRIN球对在轴高斯波束散射的GOA.详细推导高斯波束在GRIN球中的散射角和相位公式,给出了算法实现步骤.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后的GOA计算了粒子的散射强度分布,并与广义洛伦兹一米理论(GLMT)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由于表面波的影响,当波束的束腰半径大于等于粒子半径时散射强度分布与GLMT计算所得的结果相比存在误差.比较结果表明扩展后的GOA方法适用于束腰小于粒子半径的情况.对比GOA方法和GLMT的计算速度,结果表明GOA方法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二维椭圆柱形光学黑洞的红外辐射特性。并且采用几何光学近似(GOA)对椭圆柱形的光学黑洞的光线入射轨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DTD计算的光学黑洞内的能流分布结果与GOA计算的光学黑洞内的光线入射轨迹结果相吻合,椭圆柱形光学黑洞的红外辐射特性主要受折射率梯度和入射波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吴也文  许华 《大学物理》2003,22(11):23-24
从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方向引出等光程问题,为求薄膜干涉光程差、棱镜折射率等开拓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光在类锥形梯度折射率纤维中的传播——波动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廷弟 《光子学报》1993,22(3):256-264
本文从近轴波动方程出发,寻求光在类锥梯度折射率纤维中传播的解析解。研究了在纤维中传播的高斯光束光斑半径、波面曲率半径、光束强度分市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准锥形近似及准几何光学传播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