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及拉压不等特性,对双层和多层厚壁圆筒进行弹塑性分析,分别建立了材料相同双层厚壁圆筒最佳分层半径、套装压力和套装过盈量的基本解,以及组合厚壁圆筒的弹塑性统一解,得出统一强度理论参数、拉压比、半径比和组合筒体层数对统一解的影响特性。该结果具有通用性,适用于拉压异性组合厚壁圆筒压力容器的相关问题;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能充分发挥组合筒体的强度潜能,为组合厚壁筒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厚壁圆筒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若能精确计算出极限内压,对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有重要意义.工程中存在许多材料,其拉压强度和拉压模量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极限内压的大小有显著影响.以往研究表明,仅考虑拉压强度与拉压模量的一个方面,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及材料拉压强度和拉压模量的不同,推导了内压作用下厚壁圆筒的弹、塑性状态的应力分布及弹性极限内压、塑性极限内压与安定极限内压的统一解,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分析了半径比、统一强度理论参数、拉压强度比与拉压模量系数对弹性极限内压、塑性极限内压及安定极限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统一解均随半径比和统一强度理论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弹性极限内压随材料拉压模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壁厚增加到一定值后,安定极限内压随材料拉压模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材料的拉压模量不同、拉压强度差异对厚壁圆筒的安定性影响显著,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使材料的潜能得到更充分发挥,极限内压随半径比的变化规律可为选择合理壁厚提供参考,该结论可为厚壁圆筒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采用更符合脆性岩石峰后强度特性的弹-脆-塑性模型,推导了考虑第二主应力和脆性软化共同影响的隧道围岩应力解,并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主应力、围岩材料模型、脆性软化均对围岩应力大小及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准则参数b=0时的应力解析解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应力解的峰值和分布规律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应力解的合理性;当岩体强度具有明显的第二主应力效应时,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已不再适用,但本文准则参数b>0时的应力解则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同时,理想弹-塑性模型低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在准则参数b分别为0、0.05、0.1的情况下,弹-脆-塑性模型的围岩塑性区半径R相比理想弹-塑性模型平均可以增大45.5%;考虑第二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岩石材料的强度潜能,随着准则参数b的增大,即第二主应力σ2效应的增大,围岩塑性区半径R和临界支护力py均不断减小,相比准则参数b=0时最大值分别减小了18.9%和10.8%。峰后粘聚力cr对围岩应力的影响也很显著,随着峰后粘聚力cr的增加,塑性区半径R不断减小,cr=0.11 MPa时的塑性区厚度比cr=0.055 MPa时减小43.3%。  相似文献   

4.
运用统一强度理论对承受内压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的线性强化材料的厚壁圆筒进行了极限载荷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厚壁圆筒极限载荷的统一解析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有限元仿真给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并用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散体材料SHPB被动围压试验中,试样厚度远小于厚壁圆筒长度时,端部效应会导致厚壁圆筒不均匀凸出变形,计算材料的体应力-应变关系不能将厚壁圆筒应力状态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厚壁圆筒处于弹性状态下,通过厚壁圆筒理论计算出的径向力与真实径向力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折算系数与试样实时厚度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考虑拉压强度差效应的厚壁圆筒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材料的拉压异性和同性,推导了在内压力和轴力联合作用下的厚壁圆筒的塑性极限载荷表达式.在该表达式中,当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的系数取不同的值时,就能得到按Tresca屈服准则、线性逼近的Mises屈服准则和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计算结果,并且绘制了在相应准则下的极限应力线图.从而可知:在三维应力状态下,应用该理论,可以获得极限载荷分析的精确解;极限载荷线图与三种屈服准则的屈服曲线是相吻合的;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拉压异性和同性的材料,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厚壁圆筒塑性极限载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材料的拉压异性和同性,推导了在内压和轴力联合作用下的厚壁圆筒的塑性极限载荷表达式.在该表达式中,当其系数取不同的值时,就能得到按Tresca屈服准则、线性逼近的Mises屈服准则和双剪应力屈服准则进行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弹性约束的概念,分析了受内压厚壁圆筒产生塑性变形的条件。发现厚壁圆筒发生脆性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圆筒内壁高应力区因受到外壁低应力区的弹性约束,在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条件时不能产生塑性变形。通过计算给出了受内压管道避免脆性断裂的壁厚设计和选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径2b=300mm的不同管线钢,随屈强比从0.51增大到0.91,其临界壁厚由62.2mm降低至12.9mm,极限内压由225.2MPa降低至69.0MPa,即选用材料的屈强比越低,设计管道不发生脆断的壁厚尺寸范围越大,在临界壁厚尺寸范围内管道的极限承载能力也越高。因此使用较低屈强比的材料并控制合理的管道壁厚,能使管道在承受意外的冲击内压时,出现全面塑性变形,以吸收冲击能量,避免管道脆性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考虑材料损伤时厚壁圆筒的承载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摩尔-库仑屈服条件,考虑材料损伤后的应变软化特性,对岩土类介质的厚壁圆筒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软化材料厚壁筒的解析解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简化为三线性模型(弹性-线性软化-残余理想塑性),并假设材料服从Tresca屈服准则和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受内压厚壁筒的解析解.在这个解析解的基础上,讨论了厚壁筒的平衡稳定性问题,内压达到临界载荷时,厚壁筒丧失稳定性,其临界载荷就是软化塑性材料厚壁筒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拉压异性线性等向强化材料厚壁球壳极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Mohr屈服准则对承受内压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的线性等向强化材料的厚壁球壳进行了极限载荷分析,得到了依赖于拉压比和强化模量的厚壁球壳极限载荷解析式和依赖于拉压比和强化模量的厚壁球壳极限载荷分析式。结果表明,材料拉压屈服强度的不同和强化特性对厚壁球壳极限载荷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plan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ick composite tubes. Thick composite tubes are commonly used in marine industry and in deep-water offshore applications. Two kinds of interlaminar delamination type defect in a thick walled cylinder subjected to external pressure were confronted; an annular or ring like delamination and a strip delamination. Two finite elem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strain energy release rate at the delamination fronts. In these models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ing histor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 uniform thermal load were also included to simulate the state of the residual stress in the composite. The considered defect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effect of buckling, investigating the annular and the strip delamination buckling, and the subsequent loss of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delaminated region.  相似文献   

13.
非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叠层厚壁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抛弃任何有关位移或应力模式的人为假设,在轴对称情况下,导出正交异性厚壁筒的状态方程。在沿筒轴方向任意分布的轴对称荷载下,给出叠层厚壁筒静力问题的精确解。此解满足所有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包含了全部弹性常数,可满足任意精度要求。数值结果和SAP5有限元解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史庆轩  戎翀  任浩  张婷 《力学季刊》2015,36(4):690-696
从Von Mises屈服准则和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出发,对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从核心区混凝土所受侧向压应力的角度出发,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到核心区混凝土约束系数计算公式.从而完善了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使公式的精确性和适用性有所提高.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与目前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所提出公式的合理性.从尺寸大小和材料强度两个方面,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将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简化为三线性模型(弹性-线性软化-残余理想塑性), 并 假设材料服从Tresca屈服准则和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受内压厚壁筒的解析解. 在这个解析解 的基础上,讨论了厚壁筒的平衡稳定性问题,内压达到临界载荷时,厚壁筒丧失稳定性,其 临界载荷就是软化塑性材料厚壁筒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拉压屈服强度不同材料的厚壁筒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拉压屈服强度不同(简称具有S-D效应)的材料的最壁筒进行了极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随着材料的压拉比K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到材料具有不同拉压性能的观点,文中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般性。所给出的极限荷载公式可供结构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