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第六章教材系统性的体会“氧化物、硷、酸、盐”一章教材的重要性:通过这章的教学,给学生树立无机物质分类的概念,认识各类化合物的通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对高中进一步学习各类元素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知识如何教给学生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这章教材编写系统如何,对教学起着很大的作用。新课本第六章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是每一类化合物都分两次提出。分两次提出,绝不是单纯的重复。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提到某一类化合物必要牵涉到另一类化合物,如提到酸的性质,就要牵涉到硷和盐;提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也必须要联系到酸和硷。所以不能一次便把某类化合物的知识全部讲完。第二,旧课本,难点比较集中,一次把酸类,硷类,盐类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缺少在这方面知识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2.
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周期律与周期表一章的教材与教学法,有以下几点体会与意见: (1)周期律与周期表一章的中心内容,贯穿在全部化学教材中。因此,教师在全部化学教学中,都应当考虑到这一问题,使学生在未学这一章以前,即对各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一点,有某些概念;而在学过这一章以后,能自觉的运用这一规律来推断所学各类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未学周期律一章以  相似文献   

3.
通过前五章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原子-分子论的基本原理、重要的化学定律、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关于物质的初步知识,但学生对这些原理、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仅仅是初步的,教师还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来加深和巩固,以期达到使学生自觉的牢固的掌握系统的化学基本知识的目的。一、本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对几类典型化合物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初中化学“氧化物、碱、酸、盐”一章主要的教学任务是: 通过介绍几种在国民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化合物,根据原子-分子学说使学生正确的形成关于氧化物、碱、酸、盐各类物质的概念以及了解其相互反应关系。在形成这些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如何进行科学上的概括,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这些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全是新的,要想先了解其中一类物质,必然要牵涉到另一类甚至于另外几类物质。因此氧化物、碱、酸、盐不论哪一类物质的完整概念也不可能一次就建立起来。所以在编写和讲授这部分教材时,除去概念本身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外,对讲授的顺序即如何使学生形成这些概念的方法的逻辑系统还必须予以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学生避免片面理解,孤立现象和死背定义等毛病,而能透澈地、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已获得的科学知识,经常地进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现在我把复习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几种酸、碱、氧化物和盐”这一章的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得到指正,而能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一、教材分析酸、碱、盐、氧化物这一章是无机物基本概念的基础,通过酸、碱、盐、氧化物的组成,深入地贯澈了原子——分子理论,从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基础上了解到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这一章里应对前几章所讲的定组成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化学课本第七章讨论到“重要的几种酸、硷、氧化物和盐”。通过前面六章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课程。根据物质构成的变化,去判定物质的转变;由分子及原子观点说明物质的结构;又对分子原子学说,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定律等予以适当的讨论,也就是让学生把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首先由感性到理性地建立起来。初中化学课本前六章的教材内容,还包括了空气、氧、氢、水和溶液,这是具有两种意义的;一方面因为这些教材是属于应用最广的物质,在初中化学中必须讲述,另一方面的意义是通过这  相似文献   

7.
顾润瑛 《化学教育》1988,9(6):19-21
人们对物质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的。一是宏观的角度;二是微观的角度。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五节“原子”以及第二章第四—七节“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内容就是为了使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微观认识。这里首先是原子如何形成分子。  相似文献   

8.
酸、碱、盐、氧化物的一系列知识,是明确无机物的基本概念的基础。而初中化学课进行到这一章,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是比较旧课本有明显的提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章教材深入体会,做到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一定要掌握住教材的精神与实质,才能达到这章的教学目的。一.深入教材的体会1.掌握原子—分子论,发挥教材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根据化学教学大纲的指示:“初中全部化学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从一、二两章开始教物质及其性质与化学反应中,阐明原子—分子论的意义,并以原子—分子论观点解释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基本上是可以使学生获得原子—分子  相似文献   

9.
本章教材内容比较多,而且是理论性问题较为集中的一章,通过本章学习是要使同学初步地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即:①化合与分解反应的概念;②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它是组成分子的微粒,并得到关于原子量和分子量的知识;③理解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④在掌握化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子式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这就是本章的讲授任务,这个任务的确是繁重的,但是由于本章的系统性很强,各节间有机地联系着,所以学生在接受上尚无多大困难。本章从分解反应一节揭露了分子结构的本质。通过氧化汞分解一例,明显地说明了物质是可分的。由于在第一章中认识了物质由分子构成,所以就可从此建立起分子可  相似文献   

10.
1.通过初中化学第七章最重要的几种酸、硷、氧化物和盐的教学使学生形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硷、盐的正确概念,对物质的分类有个初步轮廓。奠立更进一步学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碳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化合物种类很多。它与呼吸、燃烧、营养及日常生活的很多现象有紧密的关联,而这些现象又是学生们所常见的。讲授起来要比其他非金属元素(如硫、磷、矽等)容易接受。所以初中教材中出“碳”为非金属元素的代表是很恰当的。学生在前几章中曾学习过:碳在氧中燃烧、空  相似文献   

11.
Ⅰ第一章一、本章的教学法 [1]苏联中学七年级化学教学法简明指南,杜宾宁著,68~8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本章的教导任务是根据学生早在自然课程和物理课程里获得的一些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使他们从化学上获得初步的物质概念,还要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界里发生着这样一些现象,发生这些现象以后生成了在成分上和特征上完全不同的另一些物质。此后还应当使学生知道,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常常是互相伴随着进行的。在这一章里,应根据学生已知的事实(物体的热胀冷缩,各种物质会扩散和互相混和等等)来讲授分子论,而在后面的各个章节里,应该利用原子——分子论来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以便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有关原子——分子论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这学期我在讲授初中化学第六章的时候,采取了在边讲边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对照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把各类物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因而使学生对各类物质理解得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巩固。兹以我对硷类的教学法为例来加以说明:在讲“几种重要的硷”这一节时,我就利用边讲边实验积极地指导学生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同时依次的进行观察和实验,接着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对照,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能够彻底地理解和掌握。为了保证讲课的顺利,所以我在上课前先在小黑板上画下了为讲该节所需要的空白图表(见表1),并  相似文献   

13.
在讲授配位化合物一章时,可以利用之前学过的物质结构理论和化学平衡的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配位平衡的知识;同时,可以对大学化学所学的主要知识进行总结,做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从而对大学化学的学习做一个整体的总结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振林 《化学教育》1987,8(6):37-38
前面我们学习的热力学、化学平衡等章节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化学反应中的某些规律,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这两章中,我们将从物质的微观结构来探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从物质的内部构造来探索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活动是我们目前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呢?下面谈一下我的—些不成熟的体会。一、首要的问题是教师熟悉教材要从钻研教材中掌握概念体系与概念间的联系,才能有准备地、有诸创地提出逻辑性的思维问题;为学生思维活动指出道路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力的目的。如初中化学课本第一章,讲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运动快慢产生物质的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个概念是与第三章中氧气、空气都可以用加大压力与降低温度方法使之变为液体的概念(不仅氧、空气、一切气体变成液体都如此)成为体系而有内在联系的。因而教师在讲述氧、空气的上述物理性质时,应该避免直接了当地说明。而是要把这两个概念联  相似文献   

16.
大纲指出:“门捷列夫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各种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使学生能够通过元素周期表总结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并能应用元素周期表解答一些实际问题(象由元素的位置推测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由此可见,门捷列夫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这一章教材是为高中三年级教材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章教材的内容如果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去学习,那是不容易掌握和巩固的。因此我为了帮助学生系统的,有重点的复习这一章的全部教材内容,特编写下面的复习提纲印发给他们,并指导他  相似文献   

17.
孙夕礼 《化学教育》2010,31(10):13-15
人教版 5化学.(必修)“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浓缩了Si、P、N 、Cl 等主要非金属元素 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 反应这些理论, 加上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这章教材是向学生介绍几种酸、硷和盐。在这些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各种物质——酸、硷、盐的定义。从盐类连系到和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的矿物肥料。最后用图表表示物质的分类和各类物质间的关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我们提出这章的教学目的、进度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章教学的基本精神,根据我们对教学大纲的体会,有下列几点: 1.本章教材,和前一章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本章内各类化合物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如:醇被氧化生成醛,醛再被氧化生成酸,醇和酸相互作用生成酯。所以在讲解各类烃的衍生物时,必须有系统地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自然界物质间密切的关系。 2.有机化合物是按照它们的化学特性分类的,这些特性是由于分子中的某种结构、官能团的存在而产生的。当我们了解了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时,可以说基本上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所以这一章在整个有机化学部分中是主要的一章。通过本章教材的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分子中原子或基的相互影响。本章共分14课时,包括1课时的复习和1课时的测验,分配情形参看教学大纲。第一课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基和官能团醇类本课目的: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是根据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分类的。重点说明有机化合物主要的两大类——链状化合物的环状化合物;说明基和官能团的区别,并解释醇类含有羟基(OH)官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关于各类无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更清晰的形成氧化物、硷、酸、盐的概念,学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使用简单仪器、药品进行实验的方法和溶解、过滤、加热、蒸发等操作的技能技巧,能够独立的进行系统的实验工作。我在讲过初中化学第六章“氧化物、硷、酸、盐”之后进行了一次两节课时的实习作业。在这一章的总结复习之后先布置了下列题目作为家庭作业:“根据你学过的关于氧化物、硷、酸、盐的知识,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从二氧化硅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氧化铜?写出主要的操作手续,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说明: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钠盐、钾盐均能溶于水]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完成上项作业,让教师详细批改并给予评分。由于学生对这一章各类物质的性质掌握得较好,又经过教师适当的提示说明,在作业上发生理论性错误的为数极少。仅从个别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有先用碱与二氧化硅作用或应用三氧化硫与氧化铜作用等,但另一方面从作业中也发现了学生对溶液的知识和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