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压力传感器频率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瞬态压力测量的精度,必须设法提高传感器的频响特性。本文利用流体阻抗法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压力传感器的固有频率表达式,并详细讨论了测压孔、传压管与终端腔室的几何尺寸对传感器固有频率的影响情况,为压力传感器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这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PVDF压力传感器的冲击压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安跃  唐志平  郑航 《实验力学》2009,24(3):244-250
PVDF薄膜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压电材料.为了研究PVDF薄膜在低压和一维应变下的压电特性,利用立式Hopkinson压杆和一级轻气炮标定了自研制PVDF压力传感器的压电曲线,实验表明该应力传感器频响高,波形稳定,线性度良好,拟合灵敏度系数K值在0~20MPa和100~450MPa压力范围分别为14.96pC/N和11.9pC/N,可以基本满足动态冲击应力测试的要求.但由于PVDF薄膜的系数K受多方面的影响,定量分析有相当难度,建议使用跟实际工作状况相近的标定K值.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靶体计及压实效应的球腔动态膨胀模型和侵彻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混凝土靶体的球腔动态膨胀的侵彻模型。靶体的静水压力一体积应变关系考虑了不同的密实混凝土模型。也研究了混凝土作为多孔材料在高压下的压实效应。混凝土有拉伸强度极限值,其剪切强度与压力相关为Mohr—Coulomb定律。球腔动态膨胀模型考虑球对称空腔在无限介质里从零半径开始以常速度膨胀,产生一塑性区和一弹性区。当膨胀速度足够小时,由于介质的低拉伸强度,塑性区和弹性区之间可存在一径向裂纹区。可由解析方法获得空腔表面压力和弹塑性区界面传播速度随空腔表面扩张速度变化的曲线,再由球腔动态膨胀模型所得的空腔表面压力分布用于计算混凝土靶体的刚性杆弹侵彻深度。本文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不可压缩和线性可压缩混凝土模型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密闭空间内爆燃泄放过程进行微分,假设各微分时段内爆燃泄放过程均按照先燃烧、再泄放、最后压力平衡的过程独立分步进行,最终得到泄爆压力分步计算模型。同时,在尺寸为2 m×1.2 m×0.6 m的爆炸腔体一端安装击穿压力相同、泄放面积不同的泄爆构件进行泄爆实验,对分步压力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发现:大面积泄放条件下,2个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曲线基本重合,均为单峰值曲线,此时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小面积泄放条件下,腔体内压力曲线均为双峰值曲线,由于泄放截面改变加剧口部湍流扰动,使得腔体内部产生压力梯度,近泄爆口处传感器测得的第2个压力峰值要大于腔体内部传感器相应的测量值,经湍流速度修正后的压力计算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近泄爆口处的压力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泄压膜约束条件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压力特性的影响,在方形火焰燃烧传播测试管道中布置压力传感器,开展不同泄压膜材料、泄压膜层数及泄压口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牛皮纸和聚丙烯薄膜约束泄爆过程中,每增加一层泄压膜,管道内最大泄爆压力平均上升11.2%和12.3%。各强度泄压膜约束条件下,管道内最大泄爆压力随着泄压口位置接近点火端,均呈现Z形规律,当泄压口设置在距尾部端面0.25 m时,各曲线达到最小值,当泄压口设置在距尾部端面0.50 m时,各曲线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筒仓动态侧压力增大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膜传感器和土压力传感器进行模型筒仓压力试验研究,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测试精度,探索动态侧压力计算方法与增大机理。结果表明:试验静态侧压力与深仓规范值吻合较好;卸料过程中动态侧压力增大,最大超压系数为2.107;薄膜传感器相对于土压力传感器测试结果更加精确。最后,通过观察卸料过程中物料流态变化,分析了流态变化对动态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VDF压电薄膜在应力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综合介绍了PVDF压力传感器的测试原理、动态标定实验,并采用定制的PVDF压力传感器测量了不同类型分层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压力衰减,说明了PVDF压力传感器在压力测量中有着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洋  朱建芳  朱锴 《爆炸与冲击》2016,36(3):340-346
为了获得在典型空腔内发生爆炸后,结构壁面上爆炸载荷的分布规律和空腔结构的破坏形式,以国防工事和人防工事的等级设计规范为依据,设计了长方体单腔室空腔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药量逐渐递增直至可使结构破坏的内爆炸实验。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了单腔室壁面上爆炸载荷的压力时程曲线和结构壁面振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分析了壁面上爆炸载荷的分布规律以及模型结构的破坏形式,并将首个峰值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3种研究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畸变信号的反演修正在同步测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说明了同步测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一套实用的同步测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通过传压管道传递的压力信号产生畸变的原因,指出对畸变信号进行反演修正是同步测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利用频域修正的方法可以对压力分布同步测量中的畸变信号进行反演,以消除输出信号的幅值误差和相位差,保证各个测压通道得到的信号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对脉动压力分布进行面积加权积分,得到脉动气动力的时间历程。在对畸变信号进行反演修正时,得到测压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是关键,本文介绍了利用比较法来标定频响曲线的装置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了反演修正的效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同步测压装置具有非常好的同步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薄膜式的光纤压力传感技术,用于测量冲击波的反射超压峰值。该技术通过建立待测压力与薄膜加速度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来获取压力。结合Fabry-Perot腔光学干涉测量技术,设计并加工实现了一种光纤压力传感器。开展数值模拟和激波管实验,结果证明,该压力获取技术可行,且该技术具有无须标定、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超临界CO_2气爆致裂煤岩体过程中爆生气体压力沿破裂面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超临界压力对爆生气体压力分布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超临界CO_2气爆实验系统进行爆生气体压力分布测试实验。采用气爆孔周预制弱层的方法,解决了气爆实验传感器难以捕捉裂纹位置的问题。得到了破裂面爆生气体压力与到气爆孔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气爆过程中破裂面任一点处的爆生气体压力随时间衰减曲线,与气爆孔底爆生气体压力衰减曲线的变化特征相似,服从负指数曲线变化规律,随时间增加,衰减曲线斜率逐渐减小;破裂面任一时刻爆生气体压力,满足近气爆孔处气体压力大于远孔位置的气体压力的规律;随着超临界压力增大,各监测点爆生气体压力峰值增大,相邻监测点压力峰值差增大,监测点达到压力峰值对应时间减小,相邻监测点达到压力峰值的时间间隔变短。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药柱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的衰减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装药量微型药柱 有限水域爆炸固定距离的压力曲线, 得到装药量与峰值压力间的关系, 通过数值模拟方式验 证了实验的正确性. 在同一装药量情况下研究了药柱水下爆炸径向压力的衰减规律, 通过曲 线拟合, 得到径向峰值压力随爆心距离的衰减曲线和方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锰铜压力传感器法测量了约束条件和装药直径对传爆药HMX/F2641爆压的影响,传爆药密度为90%的理论密度。装药直径小于5mm时,小型化传爆序列爆压随装药直径和约束条件阻抗的减小而降低,装药直径3~5mm范围内,约束条件及装药直径对传爆药爆压的影响较小;在装药直径1.5~3mm范围内,小型化传爆序列约束条件和装药直径对传爆药爆压的影响较大。在装药密度一定时,通过装药尺寸及约束条件的匹配,可以控制并调整传爆药的爆压输出来满足不同主装药起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火炮膛压作为火炮和弹药的内弹道重要参数,在研制、生产、交付、存储校验等环节都需要测量。针对当前同时采用放入式铜柱测压器和电子测压器测量某一批弹药时,电子测压器峰值出现散布较大,而铜柱测压法一致性好的问题,在分析两种测压法测压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铜柱动态校准数据作用到其ANSYS模型上修正了铜柱的Johnson-Cook模型参数;分析发现出现差异时电子测压器测量的压力变化率时程曲线不同,铜柱实际测试形变量与施加压力时程曲线作用于模型得到的形变量一致。研究表明:同时测量某一批弹药时,电子测压器比铜柱测压器出现压力峰值散布大的原因是由膛压上升过程变化率不同导致铜柱的应变率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B138压力传感器对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的远场压力进行测量,得到水中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和衰减时间常数,据此计算得到CB-01传爆药水中爆炸冲击波的相似常数k和α。初步掌握了水中爆炸冲击波的实验方法,对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某铁路特大桥声屏障试验段,布置超低压压力传感器阵列,采用自主研发的压力采集系统,测试获得了CRH3动车组以时速300km/h~350km/h往返行驶进出声屏障时的压力时程曲线。采用双线性插值方式,得到了压力传感器阵列布置区域的动态压力场。通过测试得到了压力场高低压区的形状、相对于声屏障的位置、高低压区的距离间隔等。分析了头波和尾波最大正、负压力值的差异。基于头波和尾波的压力场,得到压力场的最大正、负压力值与车速的平方近似成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声屏障的结构设计提供基础载荷数据。  相似文献   

17.
进行基于铜柱测压和实测压力时间曲线的石油井射孔压裂实验,建立铜柱测压计的数学模型,并 采用交互式计算方法得出其作用过程的解析解。分析结果表明,井下射孔压裂过程中,压力上升沿很陡,活塞 在外部压力达到峰值时,速度很大,会继续压缩铜柱直到速度为零。活塞的运动可以分为加速和减速撞击2 个过程。活塞的最大速度决定了铜柱测压计最终测试值,且与速度成正比。射孔脉冲压力加载过程中铜柱测 压计的误差取决于压力上升时间、脉冲宽度、峰值压力等影响因素。火炮膛压加载下铜柱测压计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在室电场的作用下,常人都有感应50周工频交流电的能力,从而使本身带电。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人体对室电场感应能力的差异,特设计如图1的实验装置。在阻抗变换器的输入端接上一个由压电晶体作敏感元件的压力传感器。它和一般压力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约束端面下甲烷的爆炸特性,利用自行搭建的实验平台完成了多种约束端面下不同浓度甲烷的爆炸实验。研究表明:约束端面的性质对甲烷的爆炸特性有显著影响,约束端面的承压强度越高,甲烷的爆炸超压越大。单层PVC薄膜作用下,薄膜破裂,不会引起火焰与超压的振荡;而纸膜破裂后,管道内外气流的高速泄放和回流则会引起超压振荡,使火焰前锋波动并发生扭曲变形;两者共同作用时,PVC薄膜会阻碍气流的泄放与回流,加速超压衰减,抑制火焰和超压的振荡。然而,随着纸膜层数增加,破膜时管道内外形成的巨大压差会使约束端面完全破裂,降低PVC薄膜的抑制作用。当破膜难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约束端面作用下的泄压峰值成为不同浓度甲烷爆炸的最大超压峰值,且泄爆压力并不随甲烷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不同浓度甲烷的爆炸超压在较高的泄爆压力下相同;此时,相同约束端面下不同浓度甲烷的压力振荡曲线在压力衰减的前半个周期内完全重合,管道内外的压差成为主导超压振荡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浓度甲烷的燃烧速率对超压振荡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TC材料的低压Hugoniot参数实验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金虎  汤文辉 《实验力学》2007,22(6):593-597
采用高阻值锰铜压阻传感器,并通过一级轻气炮实验对TC材料的低压Hugoniot参数C0,λ进行了测量,实验得到的压力曲线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并对压力曲线与密实材料的理论波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该材料低压冲击时的Hugoniot压缩线以及低压Hugoniot参数C0,λ。拟合结果表明:该多孔材料的低压D-u线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