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过程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气体传感器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一些小分子与氧化物的作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SnO2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质,是适合用于催化有机物的光催化剂,同时由于SnO2在易燃易爆危险气体和有机物的检测等方面有着特殊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1-3].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研究了吸附剂、催化剂等固体添加物混入微孔聚砜膜中对C_1化学用原料气-H_2和CO的选择透气性的影响,普遍的结果是显著地提高了膜对气体的分离因子,且与吸附剂、催化剂的化学、物理性质有一定关系。因此,气体的渗透过程除了有诺森流和粘性流外,还可能生成吸附态过渡络合物,影响气体的吸附-脱附能力而提高了分离因子,提出了过渡吸附态的气体促进输送机理。  相似文献   

3.
何法信  王至堂 《化学通报》1997,(5):61-64,47
气体研究在化学理论发展史中的作用何法信王至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273165)(内蒙古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1)在化学发展的早期,人类曾被朴朔迷离的气体困扰了数千年。由于气体具有不同于液体和固体的诸多特性,如明显的可压缩性、扩散性、稀薄性、大多...  相似文献   

4.
<正>"第三届国家气体标准物质研制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顺利召开。会议主要介绍了化学计量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互认情况,总结了我国化学计量溯源体系的建设情况,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本次研讨会由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发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会议从环境和能源两大重点领域出发,提出了气体标准物质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5.
近代德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青川 《大学化学》1999,14(1):60-63
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最初始于17世纪[1]。英国科学家波义耳首先建立的化学元素的概念,为日后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期,英国的化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布拉克、卡文迪许、普里斯特利等人的气体化学研究,戴维的电化...  相似文献   

6.
沈旭东 《化学教育》2005,26(5):58-60
化学实验中利用装置内外气压差进行的气密性检查、性质的验证、气体成分的测定及相应的实验设计,是常用的化学基本操作,也是设置化学问题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曹存启 《化学教育》2001,22(11):46-48
燃素说对燃烧现象的理解是错误的 ,它本身既没有科学意义 ,也没有研究的价值 ,但是燃素说把当时的化学家引导到研究燃烧现象的方向是正确的。因为燃烧现象成为当时化学家研究的主要目标 ,而使与燃烧有关的一些气体如氧、氢和二氧化碳等被发现。由于这些气体的发现 ,拉瓦锡才能创立了氧化理论 ,推翻错误的燃素说 ,完成化学革命 ,崭新的科学的化学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 ,因袭陈旧观念 ,缺乏批判精神 ,就会阻碍科学的前进 ,限制人们在科学发展上可能达到的高度 ,普利斯特里、舍勒、卡文迪许和布拉克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虽然发现了可导致氧化理论产生的气体 ,由于他们笃信燃素说 ,而未能创立氧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正《化学通报》(1934年创刊)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工作者及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其任务是:反映国内外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研究成果,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提供各类信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化学通报》设有"进展评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知识介绍"、"计算机应用"、"实验技术"、"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刘建祥 《化学教育》2009,30(11):46-49
在学生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在太阳光下不同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和在红外灯照射下不同浓度CO2温度随时间变化,得出CO2是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以及CO2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大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152名高三选修化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探查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有关常见的知识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总体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检测研究中心从事研制标准物质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共研制出具有航空材料特色的标准物质90余种,标准物质种类涉及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高温合金等。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各行业,深受用户好评。自产的标准物质主要有:镍基、铁镍基高温合金化学、光谱、痕量、气体标准物质;铝合金化学、光谱、气体标准物质;钛合金化学、光谱、气体标准物质;稀土镁合金化学标准物质等。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还销售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合金的化学、光谱、气体标准物质、各种单元素和复  相似文献   

11.
关广鹏  侯跃平 《化学教育》2009,30(8):45-46,60
1 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化学教育研究与研究方法就是"事"与"器"的关系.因为,化学教育研究方法既是化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也是化学教育研究得以成功的保障,它对规范和指导化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炎  彭荣坤 《有机化学》1985,5(3):254-260
甲烷和二氯甲烷混合反应气体的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对多肽和核苷等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能提供有关[M+Cl]-离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并可减轻单纯使用二氯甲烷作反应气体时对灯丝的损害程度。本文研究了该方法的实验条件、分析结果和局限性。化学电离源质谱法,甲烷,二氯甲烷,寡肽。  相似文献   

13.
正《化学通报》(1934年创刊)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工作者及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其任务是:反映国内外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研究成果,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提供各类信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化学通报》设有"进展评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知识介绍"、"计算机应用"、"实验技术"、"化学教学"、"获奖介绍"和"中国化学会通讯"等栏目。各类论文不宜过长,除由编辑部约、组的稿件之外,"进展评述"和"研究论文"栏目  相似文献   

14.
前言等离子化学讨论的是在部分离子化了的气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部分离子化了的气体是由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这种状态的物质可借助高温、强电场或强磁场获得。在化学中常通过低压放电来产生。在低压放电时,气体中存在的少量的自由电子从外加电场得到能量。由于是在低压下,分子间距离比常压下  相似文献   

15.
金属卟啉化学是现代化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在自然界,金属卟啉(类似物)配合物构成了叶绿素、血红蛋白、及细胞色素等生物大分子的核心部分,参与生物体内信使气体分子的体内传输过程。本文综述了不同的金属卟啉配合物(MP)与气体小分子(O2,COx,NOx,H2S等)的相互作用,此类作用对于气体小分子在体内的结合及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工业过程的设计及生物模拟提供了依据。随着在生物医学、能源、分析化学、合成催化、材料科学,以及气体的传输及固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新型MP的设计合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研究将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6):59-60
凡是不和溶剂起化学作用的气体的溶解度,是由这种气体在液面上的压强来决定的,溶解度和气体的分压成正比。例如,氢、氧、氮、甲烷等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是这样的。因为这种现象是由一位姓亨利的人发现的,所以在化学书上称之为亨利定律。这是学过一点化学的人都知道的。至于这位亨利先生是一位什么人,知道的人就不很多了。  相似文献   

17.
化学的定义一直颇有争议。廖正衡指出有"20几种不同提法",并"试分为五大类":l.笼统式定义,例如"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鲍林);2.具体式定义,例如化学是"关于物质及其组成、结构、属性和相互转化的科学"(原苏联《综合技术辞典》);3.微观式定义,例如"建议把化学定义为'分子的科学",;4.扩张式定义,例如化学是研究"实物粒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少的微观基和它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5.哲学式定义,例如"化学是研究以原子间的化分和化合为基础的物质运动形式,以及这种运动形式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关系的一门科学"等。作者的定义是:"化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分子转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陆玲玮  孙小琴  汪亚威  姜璐  徐晓翔 《应用化学》2017,34(11):1221-1239
由于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以及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有害气体,所以寻找新的、干净的能源体系迫在眉睫。氢能具有高燃烧值和高效率的优点,成为了目前最有前景的新能源之一,而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产氢是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方法之一。根据目前所探究的光催化剂,钙钛矿型光催化剂因其多样性、特征性以及可变性成为了热门的研究体系。钛基钙钛矿材料及其衍生物表现出了许多优异的光催化活性,是太阳能光催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详细综述了钛基钙钛矿材料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改性方式以及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气体量变化的精确测量问题。例如,加氢、脱氢、氧化、歧化、聚合、分解等反应,需要观察气体量的变化作为监控反应进程的一种手段。在化学动力学的实验中,当涉及气体反应时,尤其需要能快速读数、  相似文献   

20.
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以及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化学侦检等领域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现场实时检测。敏感膜材料的特性是决定SAW传感器性能(如灵敏度、选择性、响应时间、寿命等)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SAW气体传感器的响应原理和对敏感膜材料的要求,然后重点阐述了用于SAW气体传感器的有机聚合物敏感膜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研究趋势做出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