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范缜(约公元450-515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法家唯物主义恩想家.他同儒佛联盟展开的以“神灭”还是“神不灭”为中心议题的大论战,是先秦以来法家反天命同儒家尊天命的长期斗争的继续,是庶族地主革新、统一路线同士族地主倒退、分裂路线的激烈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著名的《神灭论》,就是范缜在两条路线的激战中写成的。一 范缜战斗的年代,处于南朝的齐(公元479—502)、梁(公元502-557)王朝之际,是一个南北对峙、朝代频换、战火连绵的动乱时期.南方汉族士族地主和北方门阀化鲜卑贵族的长期的割据战争和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中华民…  相似文献   

2.
彗星在我国古代叫“妖星”、“■星”、“孛星”、“蓬星”、“发星”,而通常又叫“扫帚星”.它主要是由水、甲烷、氨、氰、氮、二氧化碳、尘埃、岩石等物质组成的一类天体.明亮彗星包含彗核、彗发、彗尾3部分. 一、哈雷彗星的记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彗星的国家.从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1910年,我国史书上关于卷星的记载亦有545次.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我国二千三百多年前,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绘出的29幅彗星图像.我国《春秋》一书中记载了“鲁文公14年(公无前613年)秋7月,有…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常有发现“雷斧”或“雷楔”的传说和记载.迷信者说这是雷神用后抛弃的东西.民间庙堂中的雷神,其右手高举着象斧头似的雷斧,左手则拿着尖头的“雷楔”或“雷公凿”.“雷神弃斧”虽是无稽之谈,但古今却的确有人在落雷之处发现一种一头成尖端状的雷斧或雷楔. 这类事古籍记载颇多.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雷州……,每大雷雨后,多于野中得■石,叩之■然有声,光莹如漆.又有于霹雳处得楔如斧者,谓之霹雳楔,小儿佩带,皆辟惊邪”.《旧唐书·肃宗纪》说上元二年楚州刺史崔■献上珍宝十三件,后作为宫中“定国宝”,内有“雷公石斧,长四寸,阔二…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137页指出:“叶企孙是中国物理学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60年后的今天,中、青年物理工作者已不太清楚他创业的情况和影响.90多岁高龄的顾毓来得■老最近为叶企孙纪念册题辞“典范永存”四字,对当今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故略举几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人才就不会有这种生产力,而科技人才是靠名师选拔培养的,叶企孙老师在这方面是杰出的典范.这一显而易见的道理常被忽视.有些著述称颂法拉第的伟大,认为他由学徒工变为大科学家是由于个人的勤奋和实验上过人的天才,却忽视了戴维这位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破格提拔并…  相似文献   

5.
邹伯奇对光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邹伯奇的生平邹伯奇(公元1819—1869年)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省南海县人.他的一生主要在家乡不卷地从事经史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科学领域做出了贡献.1840年,也就是邹伯奇二十一岁的时候,鸦片战争引起我国社会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自此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我国一步一步地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明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明朝以后,由于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相形之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就随同政治、经济一起显得落后了.特别是1840年以后,由于“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1],…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部物理学著作──《远西奇器图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征(1571—1644),明末陕西科学家,在引进西方经典力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译绘的《远西奇器图说》和所著的《新制诸器图说》是我国在物理学的主体学科──力学方面最早的有系统,有定量计算的一部专著,彼誉为“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1]和“我国第一部物理学及机械工程学书”[2]。 王征,字良甫,号葵心,又号了一道人、支离叟.因信仰天主教,故又有领洗圣名Philippus公元1571年生(明隆庆五年)生于陕西省泾阳县鲁桥镇.父应选,字浒北,乡村教师,著有《算数歌 诀》及《浒北山翁训子歌》各一卷.舅张鉴,字湛川,曾任河东督运使,精通古籍,旁及于…  相似文献   

7.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桐城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翰林院简讨.明亡后,他南走两广,改名吴石公,以卖药为生.南明永历王朝要任命他为馆阁大臣,他没有接受,隐居在广西的平乐.清兵人平乐,他逃到梧州出了家,僧名弘智,字无可,号愚者,别号药地.后来,他离开了广西来到江西庐山,又转到吉安的青原山.清康熙十年(1671),他为“他事牵累”,“人粤竟卒道中”1),终年六十岁. 他的学问渊博,著作很多,在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医药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但他主要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的一部重要著作就是《物理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双光子激发和时间分辨的光电子成像技术研究了水分子■态的超快动力学.这是首次对水分子■态进行时间分辨的实验研究.水(重水)分子■和■态的寿命分别为1.0±0.3(1.9±0.4)和10±3(30±10)皮秒.我们提出■态主要通过非绝热耦合内转换到■态,而■态通过科里奥利相互作用耦合到■态.  相似文献   

9.
阿维森纳(Avicenna),阿拉伯文名阿布·阿里·阿尔-侯赛因·伊本·阿达拉·伊本·西那,一般简称为伊本·西那,公元980年出生在布哈拉附近的阿夫沙那镇(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的一个中等官吏之家.他在萨马尼德王朝的首都布哈拉受教育,十六、七岁时,已经学贯古今.他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非均匀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平面载流线圈在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通常教科书给出的公式为F=Pm·■B,此公式显然只适用于小线圈.本文通过对一道习题的分析,总结了载流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并用虚位移法推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公式:F=I■Φm,即处于非均匀磁场中的载流线圈所受合力 F的大小与线圈所载电流I成正比,与线圈磁通量的梯度■Φm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在质量和能量问题的讨论中,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有些同志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对我启发帮助很大,下面再就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是能量?这个问题,恩格斯已有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正如列宁所说:“他掌握了能量这个对他说来是新的名词,并在1885年(《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和1888年(《费尔巴哈论》开始使用它,然而是把它和‘力’、‘运动’这些概念同等使用的,掺杂在一起使用的.”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象“运动(所谓能)”、“运动(能)”和“运动或所谓能”2) 之类的说法,使用的最多.恩格斯所以把“能”看成运动,…  相似文献   

12.
勒纳和光电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邺  庄国策 《物理》1992,21(5):301-306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A. Einstein)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是“因为对理论物理学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因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的这一决定,使德国另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勒纳(P. Lenard,1862—1947)大为恼火,因为正是他对光电效应作了系统而有成就的研究.他不仅和汤姆孙(J.J.Thomson)同时证明光电效应是由下述事实造成,即从金属表面发射了带负电的微粒(即电子),而且他还在一篇较长的论文中,报道了他在光电效应研究中得出的两个重要发现。劳厄(M.von Laue)曾称这两个重要发现为“两个惊人的规律”.勒纳一直坚持认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近代物理学史上,最早的物理学论文是什么内容,作者是谁,早在什么时候?本文对此作一简略介绍,以飨读者. 一、1881年徐寿的声学短文 最早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有关物理学内容的文章,大概要算1881年徐寿(1818—1884)在英国《自然》(Nature)周刊上发表的声学短文. 管口校正问题是中国历史上音乐家和数学家争论的一大难题.两支成倍半关系的律管能否八度和谐,历代有关著述汗牛充栋.明代王子朱载■提出,两支成八度和谐的律管,其长度不能成倍半关系,而必需将半长管缩短长度或减少内径.徐寿对此作了实验验证,并且发现成八度和谐的同径律管,其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长期的封建社会束缚了我国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苏州地区文化发达、商业活跃,钟表、■玉各种手工业的基础都较好,与西方的文化也有接触,在近代数百年间光学方面人才辈出,创造了比较优异的成就,光学工业成为地方特色,这在国内是很突出的. 我国古代光学史上著名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1031-1095年)祖籍钱塘,但他随母许氏入吴县籍.沈对虹的起因、凹面镜成象和“透光镜”的原理均有认识,这已众所周知,本文不拟多谈. 光学史上从认识平面镜,凹面镜及…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求解载流导线所产生的磁场分布是电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载流圆线圈上的所取的电流元■在轴线上某点处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取向是三维空间的取向,导致学生对此普遍认为比较抽象,对计算结果难以理解。本文以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场分布为例,通过电磁感应法测量磁场的实验方法测量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的磁场,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图表能够将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分布特点形象的描绘出来,并且实验结果很好的验证了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求解得到的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感应强度公式,此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将新的实验技术与电磁学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略论“论衡”中的有关物理学知识与记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王充与“論衡”在公元开始后的不久,我国的学术界出現了一位天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王充。他以无神論和唯物主义的学說向封建統治的思想支柱——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他的大胆反对封建統治思想的行动是值得后世唯物主义者学习的。王充字仲任,东  相似文献   

17.
<正>在曲照军等的文章中[1]作者声称他们能够解决腔场影响原子问题.在此我们显示出既然他们用于得到相互作用表象的哈密顿的变换不完备所以他们没有解决该问题.我们知道此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可表示为(h=1)H=ωa■a+ωmb■b+ω0/2σz+g1(a■σ_+σ+a)+g2a■a(b■+b),(1)这里a和a■是单模量子化场的产生与湮灭算符,而b和b■为量子谐振子的产生与湮灭算符,g1是单模辐射场与原子的乡耦合系数,g2是单模辐射场与振动边界的耦合常数.曲照军等人把哈密顿量(1)分解成自由和相互作用两个哈密顿量H=H0+HI.这里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考工记”“考工记”是我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科学技术典籍。这部文献自汉代以后补入“周礼”,成为“周礼”的一篇--“冬官”篇。其实“考工记”和“周礼”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汉朝的河■献王因为传至当时的“周礼”  相似文献   

19.
Gary M.Hieftje教授是现任美国化学协会分析部主任,当今美国和世界上颇享盛名的中年原子光谱化学家。他于1969年在依里诺伊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即以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的身份就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1973年9月提升为副教授(associate prof),1977年6月荣升为正教授(full prof.)。近几年来,Hieftje教授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其中包括美国化学协会颁发的1985年“化学仪器奖”(Chemical Instrumentation Award)和1986年为表彰他在火焰和等离子体化学和物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匹兹堡分析化学及应用光谱学讨沦会”授予的“匹兹堡分析化学奖”(Pittsburgh Analytical Chemistry Award)。Hieftjs教授是最近两年来在“匹兹堡讨论会”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位与会者,(1985年12篇,1986年17篇)。当前,他的工作兴趣集中在对原子发射、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机理的研究及原子光谱分析方法的改进上。他还在化学仪器和实验的计算机控制,应用于分析上的时间分辨发光过程的研究,信息理论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近红外反射分析及随机过程在提取基本和动态化学信息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是分析化学学报(Analyhca Chimtea Acta)。光谱化学学报第二分册(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等多种国际性专业杂志的编委成员。在今年新创刊的“分析原子光谱学杂志(JAAS)的组委中,他兼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和“原子光谱法最新情报”专栏的编委成员二职。今年又应英国皇家化学协会的邀请,赴英作“索非拉斯·雷伍德讲学”(Theoplilus Rewood Lecture)。这篇文章是Hieftje教授1985年春访英时与JAAS的代表J.M.Ottaway教授谈话的记录。文内对与分析原子光谱学有关,内容广泛的问题发表了他自己的看法。读后颇有所感。现将其译出,以供《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现行中专物理教材提到:“(磁场)作用在通电导线上的安培力,只不过是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力(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甲种本上说“安培力可以看成是这一段通电导体中所有定向运动的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总和”.那么定向运动的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是怎样成为载流导体的安培力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磁场中静止的载流导体如图所示的载流导体,电流强度为I,处在方向向左的匀强磁场B中,因为载流导体中每个定向运动的电子,都要受到一个洛伦兹力f_L的作用,其大小F_L=evB,方向沿 Z,这导致导体A侧出现负电荷的堆积,B侧出现正电荷的堆积,结果在载流导体上下两侧产生一个U_(BA)的电位差,形成一个沿 Z的横向电场E,故每个定向运动的电子受到一个沿—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