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无限递降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即假如已知问题有一个整数解,并且可以作出一个更小的正整数解,而且新问题的形式,“酷似”原来的,宛如原来问题的一个“翻版”,再用同样的论证方法,以这个更小的解出发,又可以推到再小一些的解,这个过程可以无限重复下去,但因为问题的解全都是正整数.于是不可能无限地下推来求越来越小的解,因此,此问题无解.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中点弦问题,即已知一点和一圆锥曲线,求以这点为中点的圆锥曲线的弦的方程.此问题按习惯解法是:设点斜式方程代入圆锥曲线,由韦达定理求中点,从而求出斜率得直线方程.此法运算量大,特别带参数时运算更繁,下面给出较简单的方法及证明.二、引理...  相似文献   

3.
戴龙祥 《数学通报》2007,46(10):53-54
数学问题解答栏中许多数学问题的解答,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引人入胜,颇有创意.但也有个别问题,原作者给出的解答,过程曲折迂回,过度繁琐,不够自然.当然,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也许是件好事,它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去研究更简单,更自然的解题方法,因为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贵刊读刊随笔栏目大量刊出这方面的文章也正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竺欢乐 《数学通讯》2005,(12):13-15
“极端性”原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极端情形(最大值、最小值、极端有利、极端不利、边界情形、极端位置等)入手分析,往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法不仅在解竞赛问题中用途广泛.事实上,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为了寻求更清晰的解题思路,更简洁的运算方法,我们也会不经意地去“走极端”,本文例举说明.  相似文献   

5.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解题时,我们总是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获得原问题之解答.转化目标一般是一个与原问题不同的问题。但也可以是规模更小的同一个问题。此即为递归法.  相似文献   

6.
一个数学模型的教学设计肖德凡(湖北咸宁教育学院437100)模型是关于对象的一种整体认识,模型化方法是研究问题的经典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模型化方法更能显示其价值与活力.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选择典型材料,渗透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交汇是高考命题的六大交汇点之一,是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潜能的良好素材.近年来,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问题为高考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思路,代数推理、组合不等式、导数的应用、行列式与矩阵、数论、图论等具有高等数学倾向的问题逐步走进高考,虽然它们对解题方法的逻辑依据要求不高,但通过直观化,试题却更注重对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的考查,更注重对信息迁移能力的考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文结合近年高考及各地模拟试题,对高观点下高考新题设计线索作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8.
白伟雄 《数学通报》2006,45(12):48-50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的变化特点是:数学语言更为抽象、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从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上更接近于高等数学,更为重视数学思想.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一直是高中学生所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对高中数学的反思性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能为高中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应加强函数图象解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开金 《数学通报》2004,(12):21-24
较之于列表法和解析式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更形象直观.正确解读函数图象,借助图象研究函数性质,了解函数变化趋势及规律,是学生学好函数知识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各地中考也逐步加强了对学生解读函数图象能力的考查,笔者试着结合三类相关题目作一大致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一些解读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冲突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为此引入了势函数.用势函数代替偏好值进行冲突分析,所得结论更合理更精确.  相似文献   

11.
极大熵方法与非单调曲线搜索可行方向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引言逼近方法是解决复杂的最优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工作【‘一句.己有的工作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逼近问题和原问题的最优解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寻求具体而有效的逼近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实用价值.近年来出现的求解非线性规划(minimaxfbi题)的极大滴方法I‘-‘]就是一种具体而有效的逼近方法.[1-3]中的有关结果可以用于这种方法.[7]则从另一途径给出了强凸规划的极大嫡方法的收敛性质.已有的极大滴方法的收敛性结果均是在最优解意义下得到的.由于一般情况下只能求得优化问题的Kuhn-T…  相似文献   

12.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以实例的形式,从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性质,展示函数对称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集合问题,看似细小,实则关系甚大.它不仅是高一新生学习的第一道门槛,同时,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和数学思想方法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也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许多创新型试题以它为载体,可以编制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创新题.如何正确地解决集合问题以及以集合为载体的数学其他问题,关键是读懂叙述该问题的集合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三维调和问题的自然积分方程及其数值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邬吉明  余德浩 《计算数学》1998,20(4):419-430
1.引言许多椭圆型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归化为边界积分方程,由此发展出各种边界元方法.由我国学者冯康和余德浩首创并发展的自然边界元方法便是其中之一山.这一方法与经典边界元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它有着较高的数值稳定性,能与传统的有限元方法基于同一变分原理自然而直接地耦合[2].近年来,无界区域问题倍受关注[2-71,其中,基于自然边界归化的耦合算法及区域分解算法是处理无界区域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自然边界归化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二维问题.而三维问题显然更需要发展相应方法且其结果…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对流扩散问题的差分-流线扩散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强  孙澈 《计算数学》1998,20(2):213-224
1.引言流线扩散法(简称SD方法)是由Huzhes和Brooks在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数值求解对流占优扩散问题的新型有限元算法.随后,Johnson和N8vert将SD方法推广到发展型对流扩散问题([1],[2],[3]).熟知,对于对流扩散问题,标准有限元法虽具有高阶精度,但常产生数值振荡;古典人工粘性Galerkin法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仅具有一阶精度.而(SD方法兼具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和高阶精度,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发展型对流扩散问题,传统的SD方法均采用时空有限元.这样做,虽然可使时间和空间方向上的精度很好的协调起…  相似文献   

16.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的A.D.I.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霞 《应用数学学报》1999,22(4):628-633
广义神经传播方程是神经传播方程的更一般形式,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发展方程,在生物、力学诸领域有实际背景.有关其解的性质,已有许多讨论I‘-‘],但数值计算和数值分析方面,还没有研究.而实际当中,研究模型的数值方法和定量计算,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一类具有非线性边值条件的广义神经传播方程的交替方向有限元方法及其数值分析.算法上,采用交替方向有限元,化高维问题为低维问题,在缩减计算量的同时,保持高精确度.分析上,采用Sobolev投影,简化论证,得到理想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结果.1方程模型及有限元数值…  相似文献   

17.
唐永  徐秀 《数学通讯》2005,(10):24-26
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考查,新考纲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因此空间图形中求动点轨迹的一类题型便应运而生.由于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几何体,以正方体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更受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问题考查的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提法非常新颖,而且需要空间和平面知识的结合,所以学生很不适应.笔者在此特举几例,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赵春祥 《数学通讯》2013,(10):50-52
信息迁移题是指以考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并给出一定容量的新信息,通过阅读,从中获取相关信息,捕捉解题资料,发现问题规律,找出解决方法,并应用于新问题解答的一类题目.这类问题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考查考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以函数信息迁移题为例,介绍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归纳法中实施过渡的技巧与策略410007长沙市雅礼中学李再湘教学归纳法是教学思维方法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其中大量的问题都与自然数有关,更重要的是它贯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加深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  相似文献   

20.
分类讨论是一种数学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但在重视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同时。应防止见参数就讨论.对于某些含参代数问题,若对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题目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分类讨论,使解题更简单.下面谈谈避免分类讨论巧解含参代数问题的七种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