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旅游业现状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古悠的丝路大漠,干旱的奇观异景,内陆的山体水景,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新疆旅游资源的基本特色,基于海外游客分布和旅游业创汇连续十五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新疆旅游业发展状况,并据此指出新疆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从法规建设、客源市场、资金筹集、宣传促销及旅游路线等几个方面提出新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经济优势互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体育优势及双向互动利益取向分析,阐述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新疆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的分析、归纳,应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资源)的生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自然环境、人工建筑、人造景观、特殊活动等不同旅游产品(资源)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中具有不同的生命力曲线分布.得出:新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现阶段必须以政府主导开发,资源的规划、开发除因地制宜外,要从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特征上进行合理配置,开发是为了保护,保护重于开发.准确地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受冬奥会拉动影响,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对新疆冰雪旅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新疆为实现冬季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而达到协调区域经济的目的,需要精准施策,深挖产品核心竞争力.本文选取新疆37家S级滑雪场为研究主体,利用ArcGis10.3等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S级滑雪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性特征,滑雪场在各地州内分布不均衡;2)S级滑雪场空间分布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3)2015―2018年间新疆S级滑雪场总体呈现扩散趋势,由东向西略有迁移;4)S级滑雪场空间分布受旅游资源禀赋、高程禀赋、城市经济及交通通达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地质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 I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空间信息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能够对具有空间结构的信息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分析和成果输出.在过去的10年包括G IS在内的信息系统有了重大进展.随着G IS浪潮的推进,地质领域中也开始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信息化.建立和发展基于G IS地质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矿产战略和国民经济,尤其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把G IS的应用引向了地质学领域,以伊朗地质勘查为例主要讲述了国内外基于G IS的面向对象的地质信息系统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改善宁波地铁企业信息系统中各个信息系统间信息的有效互通、数据共享、统一管理等问题, 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开发“四位一体”战略, 设计了面向智慧地铁的信息系统架构, 整个架构的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平台、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平台、信息门户及网站、微信、移动APP等公众服务平台, 并设计配置了信息化管理体系, 进而实现异构、分散的应用系统之间的有效集成, 提升信息化系统资源协同工作和业务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ArcGIS10.3和SPSS19.0软件,以新疆391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景区分布特征、类型、集中度、密度等方面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新疆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北疆多,南疆少;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为0.424,泰森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为284.84%,地理集中指数为32.29,在空间上呈凝聚集中分布;核密度高值区集中在乌鲁木齐市西南―昌吉回族自治州西部交汇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直)西部和喀什地区西北部,中值区成条带状分布在天山以北,低值区连成一片,分布在北疆的西北部;景区分布规模差异明显,北疆A级旅游景区分布规模优于南疆;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受到地形地貌、湖泊水系、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的实际工作和野外考察,提出新疆旅游区划的五条原则和指标.依照这些原则和指标,将新疆划分为九个旅游功能区,并对每个旅游区的开发主题、开发方式和建设途径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兴技术WebGIS和虚拟现实(VR)的日益成熟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分析了WebGIS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营销决策、旅游引导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现实旅游中的应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实验成果.最后预测了两者在旅游业发展中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新疆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资源是否匹配,本文以新疆391家A级景区与371家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算法、局域关联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A级景区与星级酒店在空间上均为凝聚型分布;二者空间分布不均衡,星级酒店的集中程度高于A级景区;A级景区是以伊宁市、塔城市、喀什市、乌鲁木齐市为主的高密度分布区,呈"大分散-小集聚"格局分布,星级酒店是以乌鲁木齐市为最高密度区的碎片状分布;二者均以次热点区分布为主,整体发展较为活跃,冷热点区空间差异明显;A级景区受地形地貌、社会经济、交通条件的影响显著,星级酒店受旅游资源、城市商圈、社会经济、交通条件的影响显著.整体而言,旅游接待能力匹配旅游资源稍显欠缺,除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外,其它地区接待能力有待提升;就匹配度而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的旅游资源与接待能力最为匹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内外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发展,论述了新疆医学期刊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为了达到这种资源的共享,可以建设专家审稿库、作者库、网上投稿中心和网上信息发布及网上联合征订.这种资源的共享方式,不仅为新疆各医学期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利用与发展空间,也可以使作者的利益得到极大的体现,具有社会与经济双项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且具特色,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脚步的加快,新疆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又能在大力开放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寻求可持续发展,对上问题,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的现状利弊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将面临的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新疆马先蒿属(PedicularisL.)植物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编写“新疆植物志”(第四卷)的过程中,资产对新疆马先蒿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查阅了新疆大学生物系标本室,中科院新疆生土所植物标本馆、石河子大学农学分院植物标本室标本近千粉,参阅了有关文献,对本属植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鉴定分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像学理论进一步阐释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和形成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概念,以及形象清晰度测评指标体系,并以老牌旅游城市西安为案例地,对不同群体旅游者心目中的西安旅游形象清晰度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1)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主动或被动地接收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信息,并在大脑已有的认知水平下,对所获取的旅游信息进行组合、拼接以及评价形成的目的地心理认知“图像”.(2)旅游者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均存在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差异.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信息类型越多样、内容越丰富,目的地形象清晰度越高.反之,则清晰度越低.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可划分为要素清晰度、维度清晰度和整体清晰度3种类型.(3)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与O-D对距离有关.(4)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可以用旅游目的地形象描述词汇的频率、多样性指数及词汇网络中心性指标等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