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配合教科版高中物理教材在北京地区的大面积使用,笔者应约就教科版《物理·必修1》这个模块(以下简称《物理1》)的编写作些介绍,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正在北京地区试用.现对<物理·必修2>(以下简称<物理2>)这一模块的编写意图与教学说明,谈谈个人的认识,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1 教材介绍 美国教材种类繁多,为使研究更具代表性,笔者选用由Paul W.Zitzewitz等人编写的[1](2005年版)作为研究范本.这部物理教材在美国占有接近50%的选用率①.我国教材笔者选用人教版<物理·必修1>(2006年版)作为研究范本.对这两种教材部分章节进行了认真比较.  相似文献   

4.
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物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分析,以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2006年版、以下称旧版)为例,得出新版教材的习题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同时新版教材新增的章末习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2007年北京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注意到不少同学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的能力比较差,因此笔者对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教材和教科版物理教材进行了研究,注意到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方面渗透着物理知识;了解这些,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19页演示驻波的实验,稍加改进,可增加新的演示内容.  相似文献   

7.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1>(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这是第二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学习,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该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一课时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教育版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按照问题教学法的原则和要求,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激活物理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实现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邓明富 《物理通报》2001,(10):44-45
在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透镜成像公式"一节中,课本上直接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透镜成像图.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课标给出了科学探究的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是高中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达到的要求.笔者在新实验教科书<物理·共同必修1>(山东科技出版社)中第28页看到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11.
《物理通报》2006,(4):F0004-F0004
4月8日到9日,唐山市举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150多位一线教师出席大会,4月8日,教科版物理教科书主编吴祖仁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深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实验的几个问题》的报告,3位教师在第54中学现场作课,课后组织了点评,4月9日举行大会交流,教科版教科书第1、3分册主编刘锋最后就“物理教学设计评价原则”作了理性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雪莹  高嵩 《物理通报》2017,36(5):127-129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依据, 充分解读比较不同版本教材, 有助于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从而优化教与学. 以中美物理教材( 中: 人教版必修1; 美: 物理: 原理与问题上册)中“ 自由落体”一节内容为例, 深 入比较两版教材的编排设置, 为我国新课标物理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高二物理教材中,学生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在使用等势线描绘实验仪时,要用到导电纸.做此实验的关键就是看导电纸上涂的碳粉是否均匀,是否有良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参加了教科版初、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值此《物理通报》出刊30周年之际,应《物理通报》之约,就中学物理教科书谈点看法.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了一种称做"无知思考"的思维方式.所谓无知思考,是指无论你拥有多少文献、资料,当你面对一个问题时,权当那些东西都不存在,而是直面事物的本身,结合自己在实践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关于教科书编写的建议的第三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教科书本身就是一个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例.”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应当以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展示教学过程.笔者参加物理通报主持编写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简称《必修1》),在编写过程中就十分重视《课标》的这个精神,教材的每一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该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本文力图通过对该教材的整体分析,谈谈对它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教科版新课标物理教材中,课后练习有多种形式,其中家庭实验室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计划于1998年5月出版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是由北师大物理系著名物理教学法专家阎金铎教授等3人在<中学物理教材教法>1981年版和1984年版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上海市物理教育教学基地(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上海高中物理非统编教材进行了正式使用前的试教试用活动,此教材是在上海高中物理“二期课改”教材的基础上全面改写而成的.单元教学设计已成为当前教学设计的焦点问题,以《物理·必修》(第三册)静电场单元为例,详细阐述了“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理念,希望与广大一线教师交流试教试用的心得与反思,推动新课改课堂转型.  相似文献   

20.
李银 《物理通报》2020,(3):126-129
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理念出发,简述了历史次序、逻辑次序、认知次序在教学设计中的协调关系,提出了对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十二章第2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修订建议,给出了简化版教学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