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承瑞 《物理学报》1962,18(9):443-448
本文计算了μ-介子和原子核Li6在不同超精细结构状态上,μ-+Li6→He6+ν的跃迁几率。指出在5%的误差范围以内,在两种超精细结构状态上俘获几率的比值和原子核矩阵元无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考虑到重正化效果的普适V-A理论,本文计算了μ_-被Be~7俘获后跃迁到Li~7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的俘获几率,Li~7核第一激发态的极化,以及由此跃迁到其基态时放出γ光的偏振度,其中对于不同的超精细结构态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过程中,采用了壳层模型的原子核波函数。并假定忽略二次效应下,S态的四个核子没有参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掺杂Yb~(3+)、Tm~(3+)的硅酸盐玻璃样品,玻璃样品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下能够产生477 nm的蓝光和654 nm的红光。由上转换的荧光强度和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拟合直线得到,添加Li~+能够增加上转换过程中Tm~(3+)向上跃迁的几率,Tm~(3+)的3F2和1G4能级的粒子数布居增加,从而提高辐射跃迁的几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明Li~+的添加对玻璃基质的声子能量影响不大,却使得声子态密度减小,使上转换效率提高,从而提高Yb~(3+)、Tm~(3+)在硅酸盐玻璃中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线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方法测量了143,145Nd+ 6K\-9/2→(23229.991)o\-9/2跃迁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得到了上、下能级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常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共线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方法测量了143,145Nd+6K9/2→(23229.991)o9/2跃迁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得到了上、下能级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常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共线快离子束 激光光谱学方法测量了1 4 3 ,1 4 5Nd+6K9/ 2 → (2 32 2 9.991 ) o9/ 2 跃迁的超精细结构光谱 ,得到了上、下能级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常数 .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Li~+掺杂的SrLu_2O_4∶Ho~(3+)/Yb~(3+)荧光粉。Li~+掺杂并没有改变样品原有的斜方晶系结构,Li~+离子能够以替代掺杂和间隙掺杂的方式进入主晶格。适当的Li~+掺杂可以改善样品的团聚现象,颗粒粒径约为3μm。Li~+的引入还可减少高声子能量杂质基团(OH~-,CO_3~(2-)),从而减少荧光猝灭中心,增强发光。在980nm激光照射下,样品发出强烈的绿光和很弱的红光,分别归因于Ho~(3+)的~5F_4,~5S_2→~5I_8和~5F_5→~5I_8跃迁。与SrLu_2O_4∶Ho~(3+)/Yb~(3+)样品相比,Li~+的掺杂使得上转换发光强度明显增强,其原因是Li~+可以修饰Ho~(3+)周围局域晶体场的对称性。与其他碱金属离子掺杂相比,Li~+半径最小、电负性最强,导致发光强度增强最多。抽运依赖分析结果表明,绿光与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计算了μ介子在He~3核上俘获的几率、末态H~3核的角分布和极化。所采用的理论是带有重正化效应(包含弱磁矩及赝标项)的V-A普适弱作用理论。在计算中考虑了μ和He~3核在始态有极化及处于不同超精细态上的情况。在计算中假定了He~3核的基态是纯S态,这时忽略了由张量力以及其他自旋轨道耦合力引起的其他态。介子交换电流的效应也没有考虑。在以上这两个假定下,我们证明了俘获几率中只包含一个未知的原子核矩阵元,这个矩阵元恰好是原子核密度函数的富氏分量。利用μ介子(或电子)与He~3(或H~3)原子核的散射可以确定这个未知矩阵元。  相似文献   

9.
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同步稳相加速器上,研究了高能π~+、K~+介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利用角度式气体契连科夫速度选择器,选择出纯度约达99%的K~+介子束。测量了C,Al,Cu,Sn,Pb等原子核对动量为2.72,3.70,4.75Бэв/с的π~+介子的吸收截面;C,Al,Cu等原子核对动量为4.75Бэв/с的K~+介子的吸收截面;C,Sn,Pb等原子核对动量为2.72Бэв/с的质子的吸收截面。 利用光学模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π~+介子数据得到的原子核半径公式,与T.Bowen根据π~-介子的测量数据所得结果不同,而和由低能中子散射工作所得结果(R==1.37A~(1/3)×10~(-13)厘米)相符。根据K~+介子数据得到,高能K~+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全截面的平均值应为 _(KN)=16.5毫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原子核的集团情况,我们建立了多中心变分的轻核模型。本文计算了Be~8和Li~6的结合能,分析了这两个核的集团结构,得到和实验所揭示出的现象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刘华兵  袁丽  李秋梅  谌晓洪  杜泉  金蓉  陈雪连  王玲 《物理学报》2016,65(3):33101-033101
在aug-cc-pV5Z/CASSCF/MRCI水平上讨论了~6Li~(32)S双原子分子的9个较低能量电子态(X~2∏,a~4△,B~2△,b~4△,A~2∑~+,C~2∏,F~2∑~-,E~2∑~+和D~2∏)的势能函数和光谱常数;其中基态平衡核间距、谐振频率、转动常数等均与实验值相符;b~4∏,C~2∏,D~2∏态的平衡核间距均超过了0.4 nm,并且离解能较小,不稳定.D~2∏态是离子对态,离解极限为Li~+(~1S_g)+S~-(~1S_g).预测了最低激发态A~2∑~+跃迁到基态X~2∏的电子跃迁偶极矩、爱因斯坦自发发射系数、弗兰克-康登因子和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在水溶液中不同结构冠醚对Li~+的选择性.通过对几何结构、结合能和热力学的计算,发现15-冠-5(15C5)对Li~+的选择性强于12-冠-4(12C4)和18-冠-6(18C6).苯并15-冠-5(B15C5)与Li~+的结合能小于15C5,但在溶液巾结合Li~+时具有更低的自山能.研究了B15C5和Li、Co、Ni水合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表明B15C5与水合锂离子之间的反应占据优势.上述结果表明采用B15C5从废旧钾离子电池浸出液中回收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在水溶液中不同结构冠醚对Li~+的选择性.通过对几何结构、结合能和热力学的计算,发现15-冠-5(15C5)对Li~+的选择性强于12-冠-4(12C4)和18-冠-6(18C6).苯并15-冠-5(B15C5)与Li~+的结合能小于15C5,但在溶液巾结合Li~+时具有更低的自山能.研究了B15C5和Li、Co、Ni水合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表明B15C5与水合锂离子之间的反应占据优势.上述结果表明采用B15C5从废旧钾离子电池浸出液中回收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计算了μ介子在He3核上俘获的几率、末态H3核的角分布和极化。所采用的理论是带有重正化效应(包含弱磁矩及赝标项)的V-A普适弱作用理论。在计算中考虑了μ和He3核在始态有极化及处于不同超精细态上的情况。在计算中假定了He3核的基态是纯S态,这时忽略了由张量力以及其他自旋轨道耦合力引起的其他态。介子交换电流的效应也没有考虑。在以上这两个假定下,我们证明了俘获几率中只包含一个未知的原子核矩阵元,这个矩阵元恰好是原子核密度函数的富氏分量。利用μ介子(或电子)与He3(或H3)原子核的散射可以确定这个未知矩阵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考虑到重正化效果的普适V-A理论,本文计算了μ-被Be7俘获后跃迁到Li7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的俘获几率,Li7核第一激发态的极化,以及由此跃迁到其基态时放出γ光的偏振度,其中对于不同的超精细结构态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过程中,采用了壳层模型的原子核波函数。并假定忽略二次效应下,S态的四个核子没有参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洪良  陆江  王春涛 《物理学报》2003,52(3):566-569
利用共线快离子束-激光高分辨光谱学测量了141Pr+波长为56908nm谱线的超精细结构光谱,由此得到超精细相互作用常数和参与跃迁激发态、亚稳态能级的超精细能级分裂-与已有的数据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一致,但测量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关键词: 超精细结构 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 磁偶极矩和电四极矩超精细作用常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金属离子Li~+、Na~+、Al~(3+)掺杂的BaF_2∶Eu~(3+)荧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分别对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266 nm激发下,与单掺23% Eu~(3+)样品相比,掺杂摩尔浓度为9% 的Li~+、Na~+、Al~(3+)样品的611 nm处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4.71倍、1.51倍及1.35倍.掺入Li~+或Al~(3+)后Eu~(3+)的~5D_0能级的寿命变长,Na~+的掺入使Eu~(3+)的能级寿命变短.相比BaF_2∶23% Eu~(3+)样品,9% Li~+、6% Na~+、23% Eu~(3+)共掺BaF_2样品及9% Li~+、12% Al~(3+)、23% Eu~(3+)共掺BaF_2样品的发光分别提高1.73倍和3.05倍,相应的能级寿命均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0-3/2)电磁束缚系统相对论协变的近似B-S波函数和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微扰展开理论,分别计算了(π~+(?)~-)原子的库仑裂解截面与衰变几率.高能(π~+(?)~-)原子在原子核屏蔽库仑场中的裂解截面为б=Z~(4/3)×2.9×10~(-18)cm~2,衰变几率的计算结果为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演示了一种光泵预选态的原子光谱测量方法,并对Ba原子的6s5d3 D态与6p5d3 F态的超精细结构及该跃迁的同位素移动进行了直接测量。首先利用791nm的激光激发Ba原子特定同位素及特定超精细结构的6s6s 1 S0→6s6p3 P1跃迁,并利用6s6p3 P1→6s5d3 D2的自发辐射有选择地分别将这些同位素制备到6s5d3 D2态不同的超精细能级上,再用778nm的激光扫出对应的6s5d3 D2→6p5d3 F2跃迁的荧光光谱,通过这几组光谱之间的对比直接实现了对22条超精细谱线的认定和归属,从而得到了135 Ba和137 Ba的6s5d3 D2能级与6p5d3 F2能级的超精细结构常数及该跃迁的同位素移动。  相似文献   

20.
原子光谱中,同位素移位和超精细结构光谱是少数几个能够将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这两个不同的物理分支联系起来的课题之一.利用共线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方法测量了单电荷态钕离子4f45d6G3/2→(26041)°5/2跃迁(波长577.21 nm)的共振光谱,得到了所有7个稳定同位素(A=142~146,148,150)之间的能量移位和2个奇同位素(A=143,145)的超精细结构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